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教育论文
  • 正文内容

传承经典 ,创新儿歌教学方法

阅读:3705 次 作者:黄丽霞 黄雪萍 来源:河池网 发布日期:2019-09-18 11:41:05
基本介绍:

  摘要:本次大会以“让孩子唱好儿歌,让好儿歌永流传”为宗旨,以实现“让孩子能听到和唱到好的儿歌作品”、“让老师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学习儿歌,学习文化传承”为目标任务。通过草原儿歌节,实现老歌有所传承,新歌有所内涵,创作结合实际教学,让孩子们爱唱儿歌、唱“好”儿歌 ,扩大各地域传统儿歌的传唱率,提升孩子们的歌唱技能。本文将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唱儿歌。

  关键字:儿歌;传唱经典;创新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是人民在时代文明之下走过的印记,是时代的记忆,是经典。但是传统文化需要创新,需要结合新的理论创新出新的时代印记。文化是需要被传承和被创新的。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新儿歌,其内容也大多是浅显易懂,风趣活泼的形式,是在单纯的集中描摹、叙述事件中表明道理。儿歌的篇幅一般都是短小精巧的,结构不复杂,适合低龄儿童进行演唱。所以教师在整个儿歌的教学环节应当是以儿童为主体,让儿童感受音乐中的乐趣,培养儿童音乐学习的兴趣和音乐的基本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的同时,让儿童养成音乐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一、现阶段儿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儿童理解能力不足。幼儿阶段的儿童情感及知识还处在感知的阶段,儿童无法对歌曲中歌词的表达内容进行完全的理解,所以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情绪的表达可能会不到位,歌曲表达显得生硬,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更为耐心的指导[1]。第二、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儿歌教学针对的是幼儿,是把儿歌作为一种媒介,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一种教学。很多幼儿教师都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对儿童儿歌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到位,教学法方式错误,导致儿童无法正确学唱儿歌。第三、正确设计儿歌活动目标,是儿歌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并非所有教师在制定儿歌教学活动目标时都能考虑认知技能、情感态度、能力培养等三个维度。 第四、儿歌教学活动的手段运用不恰当。教具、教学方法、电化教学以及幼儿操作活动的具体材料等统称为教学手段,它是有效展开活动的重要因素。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生活经验不足,必须借助于具体事物才能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事物。教师正确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开展儿歌教学活动。

  二、儿歌对幼儿智力和艺术感知力的影响的具体体现

  儿歌的教学对幼儿智力及艺术感知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具体表现在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幼儿思维能力的拓展,帮助幼儿在听觉及记忆能力方面不断地得到训练;同时还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思想教育方面也起到一定的影响,其中歌词的表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2]。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儿歌能够在幼儿智力及艺术感知力等多方面受到正面的影响,以不同的角度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和艺术感知力进行培养,让儿童能够更加健康积极地成长。

  (一)培养儿童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别林斯基说过:“音乐能以它那世界的谐音充实儿童的幼小心灵,培养起他们对已经脱去了偶然性的奥秘的预感”。音乐之所以能够悦耳动听,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富有节奏感及韵律感,在幼儿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的过程中都一定要遵循在固定的节拍中进行演唱[3]。幼儿阶段,是开发孩子节奏感知力最有效的时期,同时在音乐演唱中最重要的也是音乐节奏感知和音准感知两个部分。如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这首儿歌主要是以三字句的节奏为主,在进行演唱教学法过程中要将重音放在第一和第三两个字,停顿两拍;音乐中虽是在用念唱的形式感受重音停顿节拍,但是依然有非常鲜明的节奏韵律,儿童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依然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并且歌词富有童趣。这首儿歌同时又很押韵,其目的就是使音韵听起来更加和谐,富有韵律感,增强音乐性。乐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儿童长期的培养,在幼儿时期,孩子还处在知识的积累阶段,并且儿童时期的记忆能力都非常的强,能够帮助儿童在以后的音乐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积累,能够为日后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是儿童智力和艺术感知力的重要体现。儿童的想象力是幼儿智力发展和艺术感知力培养中对事物过程的感官认识,同时也是儿童对事物进行艺术感知的一种重要过程,创造力是幼儿智力发展和艺术感知力培养中对事物的一种加工和制作,在幼儿阶段是主要的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儿歌的教学,可以促使幼儿在事物的感知上发挥充分的想象,从而进行思维改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不停地运转和进行创作加工。音乐能够不断地培养及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智力的发展以对艺术的感知力。

  (三)开发幼儿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

  在歌谣教学的过程中,因其独特的韵律感及短小的歌词内容,所以对幼儿的听、记能力都有一定促进和帮助作用。同时,听觉能力、记忆能力的这两方面能力的开发,对幼儿智力和艺术感知力的培养和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幼儿的听觉敏锐能力和记忆能力,才可以提高幼儿对儿歌的欣赏及演唱能力。在幼儿进行儿歌欣赏和演唱的过程中,幼儿会对儿歌中欢快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感所吸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用更加饱满的精神进行教学工作,让儿童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儿歌,通过趣味的教学不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升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力[4]。幼儿在儿歌的学习中,其实是能够对简短歌词通过听觉进行记忆的,所以这样的方式是能够加速幼儿的记忆能力并且听觉也会变得更加的敏锐,所以是开发了幼儿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

  (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时期的孩子都是善于表达的,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会有一定的肢体语言表达形式,所以在进行儿歌教唱的该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的特点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儿童的语言及肢体表达能力。在幼儿智力的发展阶段需要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培养,其中语言表达能力就是重要的培养方向,是提高艺术感知力培养的重要体现。通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够不断的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掌握力度,同时也能够提升幼儿在音乐的演唱中情绪的表达,提高幼儿对儿歌的演唱水平,幼儿对音乐的演唱水平的提高是幼儿智力发展和艺术感知力培养的重要体现。所以在儿歌的教学过程中,儿歌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吸引幼儿在学习儿歌后,进行传唱,儿童通过不断的传唱,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

  (五)培养幼儿初步感知社会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

  儿童的教学中,应当更多地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展开情感上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情感的表述感受事物的正确与否,并能够从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儿童思想素质是幼儿智力和艺术感知力的升华,在幼儿智力的提高和艺术感知力的重要体现。儿童思想素质的提高,是幼儿对事物进行辩证关系的重要体现[5]。所以教师在进行儿歌的教唱环节中,教师本人首先要树立正确观点,因为教师是儿童的一面镜子,教师只有做好了自己,才能更好地折射给儿童。并且幼儿时期的儿童处在模仿能力非常强的阶段,所以更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让幼儿能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例如儿歌《我的好妈妈》,教师在教唱过程中一定要正面积极地引导儿童,告知其父母工作的不易,并且要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时刻对父母好、关心父母、懂得体谅父母。所以音乐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能够让儿童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清楚地知道一些简单的道理,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儿歌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思想素质[6]。

  (六)利用儿歌开展单词、句型、对话教学

  第一、单词教学。幼儿时期儿童的知识积累量是有限的,幼儿通过儿歌的学习能够积累一定的词汇量,通过对儿歌歌词反复的朗读及演唱之后,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词语的固定搭配,通过日常生活的对话训练可以也能够及时有效地正确运用,形成词语记忆。虽然儿歌篇幅短,但是其中包含的词汇量还是比较丰富的,能使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丰富的单词。此外,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幼儿通过在儿歌中学习,会不断感受成功学习带来的乐趣,能有效增强幼儿的学习自信[7]。

  第二、句型教学。幼儿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由单词再到句型,由简单到困难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幼儿对句型有所了解与学习,因此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将句段以更生动的形式把难懂的单词进行生动趣味的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儿歌的教学就是最有效的句型教学形式,其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重复性较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朗读、歌曲动画播放、舞蹈创编等多种形式将歌曲中的句段对儿童进行引导式的教学,对句段中的句意进行了解,并且歌曲中的反复记号也能够让学生对歌词进行反复地记忆,对其句型结构的构成进行了解,让幼儿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轻松掌握句型结构,为儿童日后语言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三、对话教学。借助儿歌开展完单词和句型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儿歌展开对话教学。和之前单词、句型教学有所不同的是,对话教学对语调、语速、用词等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8]。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有效地帮助儿童形成思想意识。如洗澡歌、礼貌歌等,以此来开展交际练习,既能培养幼儿的思想品质,还能取得良好的对话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儿歌对话内容创编成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问答式儿歌,或者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在情景演唱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的记忆力。长此以往,儿童会形成基本的对话意识,语言学习也会越来越轻松,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后续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儿歌教学的方法

  儿歌,也被称为童谣,是儿童的主要歌曲。在幼儿阶段的儿歌教学中,七个区大多都和节奏一样的押韵,也很受小朋友喜欢。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教师都是将儿歌教学作为教学的目标来完成,而不是作为幼儿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幼儿的儿歌学习也大多都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到儿歌的具体展开学习中。目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我们更多地关注儿童学习的过程和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

  (一)情境表演法。

  情境表演主要是教师根据歌曲中的歌词部分展开舞蹈或是剧情的创编,让学生能够一边唱一边感受音乐的乐趣,在视觉感染的同时,听觉上也能同样受到感染,最终形成对歌曲的理解,并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演唱表达。使用情境表现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欢快的学习氛围。设置情境一般可以按以下两个方式:(1)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情境创设;(2)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模拟情境。在游戏活动中传授儿歌,伴随着幼儿的活动游戏而吟唱,能够激发和加强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愉悦感。儿童边唱边玩,使整个游戏富有节奏感,从而提高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的内容。在游戏活动中加入儿歌因素,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儿歌,在唱儿歌中开展游戏,极大丰富游戏内容,调动儿童学习儿歌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儿歌的潜能,促进幼儿园儿歌教学。

  (二)多媒体跟读法

  这种方法需要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和强烈节奏感的儿童歌曲,以便儿童在听歌时能够阅读。这种方法可以满足孩子的听觉需求,使孩子有愉悦感,并吸引孩子的兴趣。这类方法有两大优点:(1)允许幼儿练习正确的发音,纠正错误的发音;(2)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培养孩子的性格。

  四、儿歌内容的选择

  学习符合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儿歌。教师在选择儿童教唱时,歌曲的选择一定要是积极向上且能够对儿童的生活形成一定正面影响的,起到规范儿童良好行为的歌曲。由于幼儿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有限,可以用一个故事、一首歌、一张图片,来进行歌曲的创编,可能就能让孩子感到有趣。幽默的语言规定了幼儿某些活动的规则,加深对幼儿的了解,丰富幼儿的认知能力[9]。例如孩子们的歌曲《洗手》(取自幼儿生活书)“拧开水龙头,冲湿小小手,手心、手背、手指头,全让肥皂走个够,黑的脏的全不留。”这首歌曲的歌词表达内容就浅显易懂,生动的歌词内容,幼儿在每天洗手的时候都能够想起这首歌,运用拟人化的词汇也显得有趣,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认真做事的习惯。

  选择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儿歌。孩子们的歌曲是孩子们生活及趣味的感受。春天的时候,学校一般都会组织春游的活动,孩子们在郊外也更能够释放天性。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贴近生活,记住春天的风景。因此,可以根据孩子们所看到和讨论的内容,编成一首儿歌《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玉兰花开了。春天来了,小草钻出来了。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春天来了,小朋友郊游了。”教师将儿童经历中的所见创编于歌曲中,形成记忆,培养儿童爱唱歌的兴趣爱好,此后当我问他们什么是郊游时,或是引导唱这首歌曲时,他们就能够很自然地知道郊游就是出去散散步。这就是幼儿对儿歌的理解,通过感受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总结出来的含义。老师为孩子们创作的歌曲,他们学了两次就会了,因为这是他们理解的儿歌的语言。

  选择一些带有旋律的简单儿歌。简单的音乐对于儿童来说,不论是记忆还是学习培养儿童音乐意识,都是开始的重要环节,音乐和儿歌的整合使幼儿不容易遗忘。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来激发学习兴趣。为孩子们的歌曲添加音乐节奏,可以使孩子们的歌曲更加直观和有趣。

  五、儿歌需要创新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儿歌,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儿时的记忆。但是,今天的“00后”、“10后”的孩子,他们接受的音乐、或是童谣已经不再有年代的记忆了,儿歌好像已经远离了生活,乃至被爱情题材的流行歌曲所挤占。《学猫叫》《卡路里》《狂浪》等等这些歌词,成为儿童们喜欢的主流音乐。

  儿歌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是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首好的儿歌不但可以帮助孩子获得音乐、文学等艺术上的熏陶,还可以引导孩子向上向善向美。但是,看看近几年的儿童创作歌曲,除了作为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等少数几首儿歌外,能够被幼儿记住或是流传的儿歌几乎可以说是没有,而就是这几首具有一定传唱度的儿歌,也是靠在电视里天天播放动画片,才让孩子们记住的。

  新兴儿歌缺乏生命力,创编儿童歌曲的音乐人也为数不多,能够创作出佳作的实力音乐人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新儿歌内容枯燥乏味,有的以成人的思维对儿童进行说教,儿童自然不会感兴趣。我们如果不紧跟时代发展新儿歌,孩子们也会渐渐对儿歌失去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唱儿歌的过程中感受儿歌的魅力,并能够以正确的歌唱形式进行演唱表演;让学生不仅能够对传统的儿歌有所了解,同时又能在平时的生活中进行儿歌的传唱,不仅是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又能让文化在歌声中进行流传。

  参考文献

  [1]周蓉.浅析幼儿园儿歌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6,0(9)

  [2]王婷.论幼儿园儿歌教学方略[J].通俗歌曲,2015,0(8X)

  [3]任数元.幼儿园儿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永城市幼儿园为例[J].山西青年,2015,0(24):93-97

  [4]姜越.儿歌带来的精彩——论儿歌的教育功能及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4,0(100):191-191

  [5]吴燕.“感恩儿歌”随想集——幼儿“儿歌”教育的几点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中),2014,(3):32-33

  [6]戴海云,李欢.中小学歌唱教学也要“推陈出新”——由《踏雪寻梅》课例引发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0(2):28-31

  [7]闫晓宇.传承经典,共普祖国颂歌——记首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二周年音乐会[J].人民音乐:评论,2012(1):44-46

  [8]陈娟娟,孙洪.中国少数民族民歌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探究[J].四川戏剧,2016,0(5):110-112

  [9]章文,蔡新保,贾建平.新疆文明办想各族少年儿童赠送《新疆新童谣》[J].精神文明导刊,2005(8):32-33


  >>关注一起问道学术网,阅读更多教育论文http://www.17wendao.com/learning/list/c_501.html

标签:教育论文,教学论文,论文范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