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资讯 学术会议
  • 正文内容

“汉中天坑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阅读:921 次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发布日期:2018-03-16 14:04:26
基本介绍:“汉中天坑群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3月13日在古都西安召开。

  “汉中天坑群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Hanzhong Tiankeng group)于2018年3月13日在古都西安召开。会议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协办。来自英国、乌克兰、澳大利亚、斯洛文尼亚等国家及中国科学院袁道先院士、中国科学院张国伟院士、中国工程院王双明院士和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地调局及其直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南京大学、省政协、省科技厅、省林业厅、省国土厅、省旅发委、省地质调查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省和谐控股集团以及汉中市人民政府及市直单位和相关区县人民政府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及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陕西省广播电视台、陕西日报社等媒体参加了会议。

  会前, 3月5—11日,国内外专家在汉中对镇巴圈子崖天坑、天悬天坑,南郑伯牛天坑、宁强地洞河天坑等具代表性的天坑和洞穴进行了7天的实地深入考察。3月13日,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进行集中研讨,中外知名专家紧紧围绕汉中天坑群形态特征、岩溶环境、成因机理、探测技术、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利用、国内外对比等一系列问题,深入探讨了汉中天坑群的发现价值及基本特征和生成机理,交流了汉中地区的岩溶演化与天坑形态研究—深部岩溶作用和汉中岩溶宇宙成因核素26AI/10Be埋藏年龄及石笋古环境记录,特别讨论了汉中天坑群的保护利用及价值,进一步挖掘其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十余位中外知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研讨会达成多项共识,取得了诸多成果。

  3月13日召开了“汉中天坑群基本特征生成机理及保护开发研究鉴审会”,汉中天坑群因其自身具有完整的岩溶系统、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景观价值,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认同。会议认为,一是首次科学研究和鉴定了汉中天坑群,该天坑群是迄今在北纬32~33°亚热带最北端和我国扬子地块北缘发现的天坑群,填补了世界同纬度区天坑地貌的空白,对全球岩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二是勘测天坑达54处,占目前全球已发现天坑数量的1/4,其中超级天坑2个、大型天坑7个。揭示了汉中天坑群集中分布于宁强县禅家岩、南郑区小南海、西乡县骆家坝、镇巴县三元镇四个区域,查明了各天坑群的基本特征,并建立了以小南海为案例的“内源水窗式”岩溶演化模式,论证了汉中天坑群及相关岩溶地貌类型特色,确定了其典型性。三是在汉中天坑群区域内,鉴定了国家Ⅰ级保护动植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0种,并发现了三个珍稀物种在陕西的分布,对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具重要意义。四是建立了基于智能化遥感、无人机航测、宇宙核素测年、岩溶水专利示踪剂示踪试验等新技术应用的天坑地质遗迹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在全国地质遗迹调查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五是提出了汉中天坑群保护的原则、分区和科学开发利用建议,为申报国家乃至世界级地质公园提供了基础。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会议为关心汉中天坑地貌研究及保护利用的科学家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和交流平台,并确立了进一步深入多学科开展天坑地貌研究,有效保护天坑地貌环境,有序开发天坑地貌旅游资源等目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