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教育论文
  • 正文内容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现状及其改革对策的探讨

阅读:587 次 作者: 来源:学术研究 发布日期:2018-03-23 19:27:48
基本介绍:

  摘要: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已经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认同,并且开始应用到本科教学实践当中,但总的来说还处于尝试发展阶段。在通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比例、通识教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调整、完善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推动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现状   问题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2)12-0043-03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叫普通教育,从字面意义上看,通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通常的、全面的、总体的、整体的、常规的”教育之意。虽然通识教育的踪迹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典时期,但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概念是由美国德博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于1829年提出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高深学问,能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帕卡德教授最初赋予通识教育的涵义为:“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1]在哈佛大学“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通识教育是指学生整个教育中“首先关注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那一部分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还被赋予了其它的涵义:通识教育是除专业教育之外的普通教育,它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以及文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渗透性和通融性,它除了专注于某一个学科领域做深入研究又广泛涉猎多门学科;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领域为手段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关联性思维和想象思维,并且配以批判性思考作为学习内容之一来综合提升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通识教育以关注公共利益为基础,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文道德情怀的全面发展的人。

  一、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开阔视野、启迪心智、强化能力、升华境界的过程。它旨在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沟通融合,造就文理兼备、情操高尚、能力高强、人格健全的博学多识之才。完整、高效的通识教育能够教会学生○1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进行清楚有效的表达和沟通。○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3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以及自身所处的环境和世界,并且有能力地选择吸收、判断、分析和综合各种信息。○4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找到正确有效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将来职业做好准备。○5养成主动学习且有能力终身学习的习惯。

  现代学界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本科教育在美国。而通识教育在美国本科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跟专业教育一起共同构成了本科教育体系中相互补充、互不替代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通识教育被不断地补充与完善,时刻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有资料显示,美国本科课程内容基本上每二十二年就会被完全重构一次[2]。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大学本科课程改革即是针对当时许多大学过分的职业追求、知识分割零碎、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不够、通识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本科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而进行的一次重要的课改。通过改革,通识教育的地位在美国大学本科教育中得到了空前的巩固与加强。反观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则还处于尝试发展阶段,在思想认识、制度环境、教学管理、方法内容、课程设置等环节上都存在着不利于充分实施通识教育的因素,找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然后对之进行改革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目前在通识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偏重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

  由于通识教育在历史上经常被用来抗衡过分专业化的狭隘的大学教育,所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经常陷于“孰轻孰重”的争执之中。上世纪后半页的美国社会就曾饱受了高等教育急功近利、大学片面追求招生数量和职业化而导致出现诸多弊端的困扰。人们对当时偏重专业教育的美国大学有这么几方面的不满:高等教育已经失去激励智力发展的目的,变得与工厂的合格证一样,不能为学生的工作世界做充足的准备,学生带着一张使他们在复杂和变化着的世界中失败的学位证书离开学院;课程无法帮助学生整合他们的学问;高等教育应该为民族的道德水平下降负责,应为国家的经济衰退负责;高等教育没有培养学生胜任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3]。好在美国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历来有对本科教育质量高度重视的传统,所以这种迷失和混乱很快得到了纠正与改革。现在的学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教育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做好准备,但为未来所做的最好准备不是为某一具体特定的职业而进行的狭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也曾指出:“如果专家受过广泛的教育,那么,必要时他就能通过自学来掌握新的科学而无需学习新课程。所以大学应反对过于专业化的倾向。” [5]

  可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构成本科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密切相关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我们不应把两者割裂开来、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要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它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各自独立又互为一体的作用。

  (二)通选课数量不足,成分单调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由公共基础课(或者叫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由国家教育部规定所学的科目,通常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体育、军事理论等。公共选修课一般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特色设定。而问题也主要存在于公共选修课(通选课)方面。因为受学校规模、师资力量、教育经费不足、课时量和学制时长等等方面的限制,公共选修课(通选课)普遍存在课程数量少、内容老套、知识陈旧、信息量少、科技知识更新慢、与社会发展脱节、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等问题。

  (三)课程结构比例不当,框架体系缺少逻辑性与系统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照搬前苏联而来,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有: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专业课程多,通识课程少;专业划分过细,学科知识狭窄;灵活性不足,通识科目种类单调。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人们逐渐体会到了本科教育中知识结构不合理而招致的缺陷:学生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变通性不足,适应性差;创造性不足,工作能力低下;道德及法制观念薄弱,心智、个性发育不良。究其原因乃是,僵化、教条的体制或多或少阻碍了青少年身心发展成长的规律,违背了人性至美的原则,也违背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至于至善”的古训,它偏离了教育的直接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智力、体力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人的道德品质、美的情操的高度发展,而只有通识教育才是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的真正体现[6]。所幸的是,近年来我国各界已认识到诸类弊端,于是在一片教育改革呼声中,各大院校纷纷增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但需要注意的是,选修课科目并非越多越好,那种拼盘式的、大杂烩式的科目只会增加不必要的课时工作量,增加学生选择的困惑和难度,浪费教育资源。我们应该根据学校主体专业教学特点和学校特色来对通识教育课程整体乃至整个本科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性的整体规划。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和熏陶,要重视文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联系,体现学科之间的融通性与互补性,要开设研究方法、实验及研讨、科研入门之类的课程,旨在训练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沟通与写作能力、逻辑思维与推理归纳能力、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价值判断能力和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这方面,世界其它著名大学已经比较成熟的做法或许可以提供些许借鉴,如哈佛大学在上世纪80、90年代把全校学生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精心编排成涉猎于7大领域的“核心课程”,各领域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1文学与艺术领域25.00%、○2科学19.44%、○3历史研究16.67%、○4外国文化15.74%、○5社会分析9.26%、○6道德推理7.41%、○7定量推理6.48%。要求学生必须用整个本科学习时间的1/4左右来选修每个领域里的至少1门课程,否则将得不到学位。

  (四)缺少通识教育配套教材

  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较完备的课程体系,甚至连在通识科目和通识教材的确定上也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看法。现行的本科课程体系除去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可以看作通识必修科目)以外,我们急需在通识选修科目(或者叫做公共选修科目)的教学内容上进行一番详细的思考与选择。笔者认为各学校在通识科目的裁定上应该有一个总体指导思想,而不应是某些科目的简单相加,如只在文、理、工等现成科目中各挑选出一些课程组合成通识选修课程体系。通选课程应该是一个自成一体又与各科相连的有机综合体,是专业学习的前期准备,为将来的学习提供动力支持,它是通往各专业进一步学习、研究的桥梁,所以应该开设“桥”类或者“媒介”类的课程,以完美连接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从而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综合一体化学习的目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我们紧缺这种“桥”类或者“媒介”类的课程与教材。

  三、整合优化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推动本科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历史证明,对教育进行的改革主要是通过对课程进行改革来完成实现的。针对目前通识教育力量薄弱、专业教育后力乏继的现状,我们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定新时期、新情况下的本科教学计划,全面整合、优化本科课程结构,强化通识教育,这是目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做好通、专教育衔接,构建连贯一致的本科课程体系

  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实现其基础平台作用,是我们在整合、完善本科课程体系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之一。通识课程的安排在内容上要注意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完整性,在课程结构上要注意系统性和学科兼容性,在整个本科课程框架体系内要注意通、专课程的整体性和衔接性,以促进通、专教育融合,构建连贯一致的课程体系,如芝加哥大学一年有三个学期,生物学课程三个学期连续开设,要求所有的理科学生修习前两个学期的生物学课程,第三个学期则只要求生物系和生命科学系的学生必修,其它系理科生不做要求;再比如“文明研究”是芝加哥大学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所有的文理科学生都要求上此课,“文明研究”课程同时也是历史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还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实现教育的多样化。如美国有的大学在设置自然科学类的通识课程时,根据难易程度同时开设三个种类的“普通化学”课程:A类是给那些高中时期没有学习过化学课程的学生开设的,B类是给那些有一定化学基础但不准备进入理科类专业学习的学生开设的,C类是为那些既有一定化学基础又准备进入理科类专业学习的学生开设的,一般情况下A类和B类不做实验课时要求,C类要开设一定量的实验课,以便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

  (二)树立整体知识观,增设跨学科课程

  当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 E rnest L. Boyer)、德里克?博克(Derek Bok)、克拉克?克尔(Klark Kerr)等人认为,在社会分工愈来愈细和社会发展日趋专业化影响下,知识已经处于分散、零碎的状态,这严重违背了整体知识观原则,整体知识观认为全部知识应该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本科教育不应仅仅着眼于单个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超越相互独立的学科去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多种视角观察时刻变化的世界,用整体的方式去思考各种事情,以超越任何学科界限的知识和综合技能去处理更复杂的问题。所以,大学应该树立整体知识观思想,构建完整的本科课程体系。应该教会学生超越割裂的事实,在更广阔的背景中进行学习。要增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跨学科课程的设置,使学理、学工的学生懂得一些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学文的也懂得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促进文理知识的融合。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文理交叉学科的学习,突破专业教育的局限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学会应用“其它学科的视角、方法和语言”来看问题。要让学生在研究和探索各类现实性问题的过程中,从其它学科中吸取方法,培养起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7]。美国一项针对全国本科生调查表明,跨学科课程能够巩固特定领域及学科的知识,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考与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专业或技能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8]。

  (三)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实行灵活的选修制度,在教学管理层面上创造有利于实施通识教育的条件和措施

  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延伸和加强。要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使之为专业学习做好准备,还需从教学管理体制方面实行配套改革。

  中国大学的学生早在高考之时就已经选定了专业。其实他们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对将要修习的专业知之甚少,高考时选填的专业往往是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下选定的,所以很多人在进了大学校门之后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或者适合学什么专业。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当中,学生要想转专业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手续步骤才有可能转到别的专业当中去。由于我国大学基本上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体制,课程进度也是以整齐划一的年级制为标准,所以学生往往在一系列的转专业的过程步骤当中已经耽误了新系院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虽然可以通过重修的方式补修,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补上拉下的课程内容。科学、合理的通识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再加上灵活的选修制度完全可以帮助学生避免这种尴尬情况,而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相应的配套改革则是通识教育得以完全贯彻执行的制度保障。美国大学在这方面普遍的做法是新生入学后先不急于择定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两年时间里先集中修习通识课程,之后再进入专业阶段的学习。近年来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也采取了这种大学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的“大类培养”模式,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等学校。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前面1-2年通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认真思考个人和学科的关系,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有效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认识自己、认识学科的机会,培养自己更全面地看待知识、更正确地对待生活的观点,而这正是通识教育教会学生正确看待个人、看待世界的功能之一。高校要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实行多样化的培养模式,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当中去学习,当然具体操作还是要看其成绩来决定。我们可以实行学生、专业双向选择的制度,例如某学生在修习地理类的通识课程当中发现自己对地理学感兴趣,就可以在大三时选择进入地理学专业。但这个学生需要在地理类的课程中取得良好以上的成绩才准许其转进地理系。如果有20个可以转的名额但是有30个学生拿到了良好以上的成绩,那么就从地理类相关的课程中从高到低择优选录或者举行一次考试来做最后的取舍。这种做法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学习的作用。

  (四)开设世界文化和社会研究课程,加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人民在很多领域进行着日益频繁的交流和接触,“地球村”的概念正日益深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发达和交通工具的便利使得当今的大学生有很多机会参与到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劳动等事务中去,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社会共存所需面对的问题是对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为了让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使其远离愚昧,培养起社会责任感,各级各类高校除了要开设本土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外,很有必要开设世界其它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科学、人文传统、地理风貌等等方面的课程,以便于学生了解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和文化概况,增加学生的国际交流常识,扩大他们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作者简介:张昕(1964—),女,山东省青岛市人,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英语专业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研究(江苏省盐城市,224002)。

  [参考文献]

  [1]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18页.

  [2]Hefferlin, J. L. ynamics of Academic Refor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969年,第 55- 56页.

  [3]Gaff J. G. et al..Handbook of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Purposes, Structures, Practices, and Chan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 lisher, 1997年.

  [4] [8]郭德红.美国本科课程改革:追求完整的本科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08(5):35,37.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93页.

  [6]吴季松.知识经济[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7]刘凡丰.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04(5):28.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