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资讯
  • 正文内容

从法律事务到地理科学,湖大女生跨考读研发表SCI

阅读:911 次 作者: 来源:极目新闻 发布日期:2021-10-04 12:58:00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网分享的学术人物报道。

  从法律事务跨界地理科学,从懵懵懂懂到走入学术大门,从“论文小白”到发表第一篇SCI期刊论文……近日,在导师魏立飞副教授和卢其楷老师的指导下,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19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司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Remote Sensing(影响因子4.848的SCI二区刊物)上发表论文《Retrieval of Water Quality from UAV-Borne Hyperspectral Imager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这也是她硕士学业生涯中的第一篇全英论文。

  跨专业攻读,兴趣与挑战并存

  司维此前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读法律事务专业,毕业后曾在武汉某银行从业近一年时间,“工作后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希望能够回学校继续深造。”司维说,当时受在湖大读研的朋友影响,对地理科学很感兴趣,一鼓作气便走上了跨考之路。

  了解新专业考研信息,辞掉工作专心备考……从零开始的司维充满斗志,8个月的时间里居家钻研,沉浸在遥感概论和地理信息系统两门专业课的学习中。

  得知自己被湖大资源环境学院录取后,司维与相关专业方向的导师魏立飞取得联系,并顺利加入老师科研团队。“到现在还清楚记得老师第一天说的话,研究生期间,我们需要发表SCI二区及以上的英文论文。”作为一名零实验基础、英语水平并不太好的文科生,司维感到压力山大。

  由于缺乏地理科学、计算机代码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基础,大量地理、物理、数学领域的陌生概念让司维感到非常痛苦,每一堂课都听得一知半解,地理制图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一些小任务也总是让她手忙脚乱。“专业课程很多,一直在认真听讲做笔记,却总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挫败感非常强。”司维说,作为当时团队中唯一一个文科跨考的学生,她课后也总是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做实验研究。失眠、加班加点补习成为开学那两个月的常态。

  以勤补拙,积累点滴进步

  “当时我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只能一点一点地学下去。”司维说。地理科学方向的顶级研究成果多半是英文文献,因此从研一开始,她在导师的要求下每周精读SCI文献,仔细将文章的背景、框架、内容、讨论点标注下来,整理成文档,并与导师和同学们反复讨论文章的内容。

  经过不断积累,司维桌前的文献资料已有不少,阅读速度也越来越快,从最初一篇文献要读三四天到现在平均每周保持20篇以上的阅读量。此外,为了填补实验基础,司维总是最早来到实验室,常常一待就是一天。去年疫情期间,有大半年时间无法来到学校学习,但司维不敢松懈,即使在家也能保持每天12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长,自己买书、看网课,建立起该领域的研究框架。

  司维的努力,导师魏立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司维很灵活,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能够将新颖的研究理念运用于自己的研究当中。”魏立飞评价,作为一名文科生,司维也很善于交流,愿意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日常工作中执行力很强,常常提前完成他交代的任务。

  厚积薄发,感触学术乐趣

  研二开学后,司维开始全身心投入科研项目。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尝试利用九种机器学习模型对城市湿地污染进行无人机遥感监测,每天不断地写代码、做实验和分析,一次一次被否定,一次次又重新拿出新的结论。

  从今年3月反复与老师讨论确定论文方向,到建立文章框架、写初稿,再到9月份将论文投出,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因论文内容设计、英语语法和逻辑语言等问题,司维反复修改完善论文30余遍,也成为导师办公室的常客。

  “终于及格了。”这是司维现在对自己的评价。在司维看来,科学研究就像她所喜欢的羽毛球运动一样,球跌落了,捡起来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除了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更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这篇高水平SCI论文的发表,对她而言是从0到1的突破,但又是一个全新的起点。目前,她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二篇论文,继续在遥感原理与应用领域上深入研究。

  新学期开始,很多学弟学妹新加入了团队,面对高强度的实验任务和高难度的学习任务,不少人表示压力很大,没有信心,这时司维便会拿自己的故事安慰和鼓励他们,“不要焦虑,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走下去,一切都会水到渠成。”(记者 邹浩 通讯员 张若扬 左盈)


标签:学术,论文发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