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正处于好奇最强烈的时候。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做题能力提高,但对于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激发与培养存在不足。作为教学工作者,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于二年级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加何让学生对数学真正感兴趣,是摆放在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二年级数学论文怎么写。
文笔与成文规范问题
编者审稿,一般先看文题,再看参考文献,然后看排版规范与文笔。
1、文题一般分题目和小标题,小标题应该是大题目的分析、递进或并列。题目字数不宜太多。
2、文中尽量少用“我们”、“笔者”、“因此”、“所以”,对这些字眼要有意识地回避。文章观点不要太武断与绝对化。书写要注意区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例如:“课本”与“教材”,“一个老师”与“一位教师”.
3、高层次的论文一般都有摘要与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书写,避免“本人”“本课题”“本文”“本研究”等字眼。摘要中体现的是文章的主要观点的核心,语言简练,内容精粹。
关键词:关键词可以提高文章的引用率,一般有3到5个不加修饰语的词语,是文章的核心概念,用中文表达。
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平时多动脑思考、多阅读学习、多动手练习。我们提出了关于提高研究、写作水平的建议:
一、选题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这个“题”决不只指文章的题目或标题,它应该包括论点、论据的宏观综合。为此,在选择与确定一个题目时,应该首先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这篇文章估计能给读者哪些启示?根据“有为而写”“有思而写”“有的而写”的总精神,我们认为选题时应优先考虑的原则是: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导向与针对性。
“有为而写”,即写作的必要性,所选的题目应该有实际的研究价值,能给教学带来促进;“有思而写”,即写作的可能性,对某个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才有写得素材;“有的而写”,即写作的针对性,写作要针对一定的读着,针对性越强,文章越有价值。
二、先学会撰写综述
综述,即在占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广征博引别人的观点,剖析问题的现状:广泛地研究了什么,深入地研究了什么,有哪些突破;分歧在哪里,薄弱环节在何处,研究中有哪些问题与不足等等。
三、撰写
怎样将一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好,怎样逐层地展开,这属于语文与写作方法方面的训练。
对于怎样防止写作中的常见弊病、努力提高论文的质量以及如何有的放矢地投稿,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1、从构成要素看
教育教学论文至少要满足这些要求:要有数学内容;要讲教育问题;要具备论文形态。何谓论文形态呢?参考文献格式要规范,如有本刊物上内容的引用,在本刊物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更好。论文语言不可抒情,一般不用感叹号,语言严谨、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2、从思维与行动看
论文撰写时,要态度专一,趁热打铁,最好能一蹴而就,尽快完成初稿。
但初稿写成后最好放在一边冷一冷,让自己冷静下来,几周后再回过头来以旁观者的角度,来个“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断地修改完善。或者请别人帮忙看看,听听别人的意见。
3、投稿要做到有的放矢
在投稿的过程中,很多作者在没有看过相关杂志的情况下就投出去,这种误打误撞式的投稿方法着实不可取。要想成为作者,首先应成为读者。如果你连所投杂志的内容都没有看过,那么投稿成功的概率也就会相应降低。原因有:
(1)不能只根据杂志的名称来判断其文章内容的归属,必须通过阅读其文章来了解杂志的属性。比如,《数学教育学报》是从不刊登解题类文章和纯数学类文章的,如果你将上述类型的文章投来,那么肯定是不适合的。而《人民教育》更愿意登贴近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与认识论文。
(2)要仔细研究杂志当年的选题计划。选题计划是杂志全年工作的重点,对于符合选题计划的文章,其当年录用的可能性就会相应增加。
(3)根据所投杂志的格式要求修改文章格式。不同杂志的文章格式不尽相同,虽然是共性多于个性,但作者在文章内容定稿的情况下,最好根据要投杂志的文章格式对自己的论文进行排版,原因是:
格式上符合该杂志的要求,有利于编辑在最短时间内审视文章在字数、格式方面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缺项等。
一篇在格式上符合要求的稿件首先会给杂志编辑留下好印象,同时也是作者对该杂志及其编辑人员的尊重,文章发表的概率自然就会升高。
(4)注意阅读所投杂志中与自己所写文章内容相关的文章,了解其研究方法,引用部分一定要以“对应注”形式予以标明。
如果作者能够做到这几点,那么投稿就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四、修回“不改不成文”可以作为写作的又一个诀窍。
伟人、名人都要不断修改自己的论着、诗词,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有人曾向郭沫若求教写作技巧,郭老一连写了七个字“改,改,改,改,改,改,改!”,意味深长。
但是确有一些人不愿意修改自己的文章。“忙”不过来是推托之辞,而那种以为“修回便是次等稿”的错误认识,更是影响自己写作水平提高的重大障碍。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1、要努力过好“退稿关”
既然数学教育确实有实习期、移植期、创新期之分,那么相应的数学教育写作也必然有一个从陌生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特别对于学数学出身、语文功底较差的数学教师来说,谁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被一篇又一篇的退稿吓退,而是从退稿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他的成长就必然是迅速的、健康的。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与许多“文学青年”在上百篇的稿件被“枪毙”之后,才在报刊上初见其名相比,大多数数学教师还是很幸运的。
2、相信好稿是改出来的
修改稿子像治病一样,需要先找出症状,然后再对症下药:认真研究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这是最直接、最可靠的信息源,一定要珍视这个机会。作者要学会“自己否定自己”,以弥补“当局者迷”造成的不足。一般来说,可以用修改意见中的“撰写注意”
当镜子照一照,也可以用古人为我们开的方子,针对“纷”“孤”“板”“直”“俗”“枯”几种病症用药。即对条理纷乱的,把它归整一番;对孤陋单薄的,使它充实;对过于死板的,让它活泼一些;对太直率的,让它委婉一点;对过于俗气的,使它雅致些;对枯燥乏味的,使它丰满起来??
如果问题出在文章太长,自己又实在舍不得“割爱”上,还有一种“笨办法”值得一试,请你用铅笔在文章中做出三种记号:
我的见解;别人的观点但我移植后有发展;基本上是众所周知的共识。
那么该删什么、留什么也就比较清楚了。
当然,能有同事、亲戚、知心朋友作参谋,听听他们的意见,也是十分有益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虽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平时多琢磨、多联想,天长日久是会见奇效的。
五、什么是理论
不要认为惟有加点洋人的一家之言,文章就有理论性了。理论应该是个人建构的,而非移植与抄袭、翻译国外的理论。慎防“西风吹,战鼓雷,现在教育战线谁怕谁”,中国教育研究不能成为西风吹动的浮萍。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国外的理论移植到中国的土壤,未必合适。最后,介绍一些常见的写作的类型。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有人把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结成五类:
教学研究;教育理论研究;解题研究;调查与实验;其它。
根据研究方法,可将教育研究的内容分为:
思维研究与实证研究。
思维研究包括:零次文献;现象研究;推论、推广研究;专题研究;争鸣研究;综述研究;评论研究。
实证研究包括: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质的研究;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