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教育论文
  • 正文内容

历史故事中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阅读:695 次 作者:刘少新 来源:期刊网 发布日期:2018-05-31 10:39:53
基本介绍: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需要符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教学主旨以及紧扣课程内容的原则,而初中历史教学融入历史故事的具体策略包括导入教学、穿插故事、解决课程难点、运用故事语言以及丰富课后活动五个方面。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

  历史的构成主要为一个个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因此历史故事是史实的重要载体,历史故事不仅包括真实可考的内容,也包括很多流传的传说。教学过程中,在历史课程里引入历史故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同时也有助于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为教师构建一个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奠定基础。

  1.初中历史教学应用历史故事的原则

  1.1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故事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也是增强课堂趣味性及有效性的重要措施。选取的历史故事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以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1.2明确教学主题

  每一堂课,每一个历史故事,都存在不同的学习主题,教师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主题加以明确,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程中来,在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有助于为之后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

  1.3紧扣课程内容

  选取的历史故事必须符合课程内容,从而将历史故事辅助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历史故事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不仅要保证历史故事的合理性,还应保证历史故事的有效性,通过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本。

  2.初中历史教学融入历史故事的策略

  2.1采用导入教学

  好的开头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这对于任何事物而言都是正确的。所以,如果教师在正式开始课本内容教学之前,能够通过课程导入的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该课程接下来的工作相对就会变得更有效率[1]。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有关李世民的历史故事作为课程开头: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死,唐太宗对此十分难过,并说出了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也就是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教师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修饰性的语句,丰富故事内容,提升故事的生动性,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当学生被故事吸引之后,会想要了解李世民这个历史人物,并进一步对李世民所处时期进行深入了解,这就为教师进行本次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2.2采用穿插教学

  据研究,一堂课中,学生能够有效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体是在20分钟之前,当一堂课的时间过去一半之后,学生的注意力会出现明显下滑,此时可以借助历史故事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重新拉回课堂当中。以《夏、商、周的兴亡》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期设计一些关于夏桀、商纣、周幽王的历史故事,在叙述时尽量精简一下语言,抓住重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引用“烽火戏诸侯”这一故事时,应重点描述周幽王在为讨褒姒一笑后而多次戏弄诸侯后,遇到犬戎攻击后灭国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对故事进行进一步丰富,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自导自演的方式重现故事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故事的印象,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解决课程难点

  初中历史课程不乏一些具有概念性的、较为抽象的理论性内容,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一定困难[2]。通过融入故事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概念,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方面等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鸦片战争》为例,这里涉及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但学生不太容易直接理解这一概念的深刻含义。对此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反映当时租界区人民生活的影视资料,教师可以对影视内容进行复述,或者直接向学生播放影片,引起学生的感触,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历史故事当中,将自己代入到故事情境中,设身处地地感受当时民众的痛苦和艰难。学生在感受到历史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处境后,自然而然就能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有所理解。

  2.4运用故事语言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故事的灵活运用,除了对故事内容的叙述之外,运用故事语言以提升故事的趣味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明确自己在描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所存在的意义,作为讲述故事的人,教师应掌握叙述故事过程中语言的艺术性,不仅丰富故事内容,还应提升艺术魅力,通过引入具有积极色彩的语言,整体提升教学能量[3]。以《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为例,教师可以引用《水浒传》中某一小段的故事内容,使学生对明朝的文学以及其它文化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豹子头林冲的故事,将反抗权贵的孤胆英雄精神及反抗意志充分展现出来。教师通过引用明朝著名小说故事,并采用绘声绘色语言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明代的文化,并喜爱明朝的文化。

  2.5丰富课后活动

  课程结束后,教师也可以借助历史故事,开展课后活动,从而有效巩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一生中发明了无数的东西,他的刻苦钻研精神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晚年的爱迪生过于自负,自此也再无任何有价值的发明。教师借助这一故事,让学生们对爱迪生这个人物进行深入探讨,既要肯定他的优点,也要看到他的不足。教师要求学生据此在课后写一篇关于爱迪生的评价报告,报告中需要引用一些爱迪生的生平事迹,并且语言应具有生动性。最后通过演讲比赛的方式,评出最优秀的报告。结束语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借助历史故事以提升教学有效性,故事应保证符合课程内容,并且满足学生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和相关概念。通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强化初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素立.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5,(12):142-142,213.

  [2]尹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6,(13):98-99.

  [3]覃丽燕.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标签:历史教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