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热点
  • 正文内容

以学术为本 开风气之先

阅读:986 次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日期:2018-06-13 11:31:50
基本介绍:

  1978年5月,北国春城乍暖还寒,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社会科学战线》呱呱坠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学术研究也硕果累累。植根于改革开放沃土的《战线》,始终秉持“以学术为本,开风气之先”的办刊宗旨,追求学术品位、突出问题意识、关注时代发展、注重理论深度,集聚国内外学术精英,以厚重的篇幅、开放的视野、鲜明的特色,成为引领、推动中国学术发展与创新的代表性刊物,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广受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好评。《战线》先后荣获第二届、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第一届至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期刊”“中国最美期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第一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海外发行十强社科期刊;近年来,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的转载量一直名列前茅。

  羯鼓频催新岁月能开风气足称雄

  《战线》经40年历练,能保持蓬勃的朝气、奋进的力量,在学术期刊界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始终坚持“以学术为本,开风气之先”的办刊宗旨。

  《战线》的创刊,目的明确,即通过创办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带动整个社会科学战线,带动学术研究,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战线》的创刊词明确提出:“编者愿与作者、读者共勉,做到两点:一曰放心——放开心怀,大胆探索;二曰放手——放开手脚,著书立说。”这是《战线》发表的思想解放的宣言,为社会科学开辟了一块新园地。《战线》的创刊,不仅推动了当时的学术研究,还催生、影响了许多同类期刊,可谓“一马先鸣万马来”。无论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期刊界,《战线》的创刊都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值得称道的创新之举。

  开风气之先,还指《战线》一直有巨大的理论勇气,敢于挑战旧说、发表新见,引领学术潮流。《战线》鼓励争鸣,先后开展了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关于新诗艺术形式的讨论、关于宋江是不是投降派的讨论、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讨论,等等。尤其是鼓励、支持“勇闯禁区”“翻旧案”的文章,发表了为“印象派”翻案的文章、正面介绍现代派艺术的文章、关于重新恢复社会学研究的文章。这种开风气之举,对学术发展影响深远。1978年,战线杂志社与历史研究杂志社在长春召开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学术讨论会,这是粉碎“四人帮”后历史学者第一次大聚会,在学术界产生了轰动效应,《光明日报》等媒体称之为“敢于冲破‘禁区’,敢于百家争鸣”的时代盛举。设置专题栏目、举办学术研讨会,是《战线》鼓励争鸣、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战线》先后开设了“抗日战争开端研究”“意图与阐释的讨论”等栏目,引导学者就某一议题进行争鸣,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1979年,《战线》编辑出版了由刘旦宅绘制的金陵十二钗图,茅盾、姚雪垠、吴世昌、周汝昌、张伯驹题诗的“红楼梦图咏”挂历。1980年,又编辑出版了西洋名画月历。这些虽非本业,却是当时引起热议的文化事件,确为解放思想之举,从中可见《战线》“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以学术为本,开风气之先”,已经深深渗透进《战线》历代编辑的血液中,成为《战线》的基因。从创刊时的季刊,到1993年改为双月刊,再到2008年改为月刊,直至今日,《战线》不忘初心,始终高举“学术”与“创新”的旗帜。正因为有这种坚持以学术为本、勇于创新的精神,《战线》才能始终与时偕行,引领和推动中国学术不断发展。

  樽开北海集群贤纂组英华成厚重

  《战线》创刊初期成绩斐然,并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实是得了“天时之利”。尔后学术刊物林立,《战线》地处东北一隅,仍能始终令人瞩目,就要归因于“人和”了。《战线》重视作者队伍建设,尊重各个学科的专家。强大的作者队伍,高质量的来稿,使得《战线》可以取精用宏,始终保持不竭的发展动力。

  《战线》的创办者、时任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在第一次编委会上指出,“要和全国社会科学战线建立联系”。首任主编佟冬也非常重视作者队伍建设,除了派编辑奔赴全国各地约稿,编辑部还赴北京、上海等学术重镇,举办作者座谈会,与学界专家就《战线》的特点、不足和发展方向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此外,《战线》还参与主办各种学术会议,加强同学界专家的联系,吸引了无数学人,发表了诸多名家的扛鼎之作。视作者为根本是《战线》不变的传统,近年来我们多次组织编委会和青年作者恳谈会,巩固原有作者队伍的同时,也不断为《战线》注入新鲜血液。新老作者齐聚一堂,努力把《战线》打造成“学者之家”。

  “沉稳、厚重、深刻、典雅”的风格,是《战线》吸引作者并长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

  所谓“沉稳”,就是要求有政治意识和质量意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术水准和质量放在第一位,不跟风、不浮躁。“篇篇皆精英,光焰冲霄汉”,是对《战线》学术质量的高度评价。较高的选稿用稿“门槛”,不但吸引了许多名家主动投稿,也使年轻学者把在《战线》发表文章视作学术达到一定水准的标志。据统计,《战线》各时期中青年作者的比例始终占80%以上。“老儒笔如椽,新秀角峥嵘”,有效地保证了刊物的质量,使《战线》始终处于学术前沿。

  所谓“厚重”,是指容量大,每期50余万字,可以刊登其他刊物不易发表的长文。1980年第1期,《战线》刊发了顾颉刚先生长达6万字的《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在学术界和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近年来,《战线》又相继刊发了王富仁的《“新国学”论纲》、杨义的《感悟通论》、钱中文和吴子林的《新中国文学理论六十年》、张宇燕和高程的《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任剑涛的《人民的两个身体与政治神性的现代转移》、林精华的《作为冷战产物的西方“文学理论”学科:后冷战时代的批评之声》等厚重而精深的长文。

  所谓“深刻”,是指不只求新,还要分析阐释透彻;不只讲求“大胆假设”,还得讲求“小心求证”。《战线》提倡学术创新,优先发表具有新角度、新材料、新观点、新高度、新深度的文章,同时要求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鼓励和支持创新的勇气,严格的选稿用稿标准,赢得了广大学者的信赖。

  所谓“典雅”,是以中外名画设计封面。276期刊物始终如一,与内容上的古今中外、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在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中独树一帜,形成了《战线》的品牌形象,获得了“最美期刊”的殊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因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关爱和支持,群贤赐稿,《战线》才能有今日之累累硕果。

  几经奋战开新局一直从容走万邦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网络时代的来临,面对新时代和新问题,《战线》需要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为此,《战线》提出了“新融合、新发展”的办刊理念,深入与学者融合、与学术共同体融合、与国际学术前沿融合、与新兴媒体融合,再创辉煌。

  与学者融合、与学术共同体融合、与国际学术前沿融合,是《战线》的传统。《战线》在创刊之初,就定下了“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刊方针,除了紧密联系国内作者,还积极开拓国外作者队伍,先后约发了日本的实藤惠秀、英国的李约瑟、法国的罗布莱斯等著名学者的文章。所谓“新融合”,就是在融合的途径和方式上有所创新,在融合的程度和效果上有所提升。比如,通过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初步实现了由单一纸本刊物向新媒体多终端学术传播平台的转变,传播能力与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再比如,创刊初期的“国外专稿”和后来的“国外社会科学”栏目,只是刊发和引介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而现在我们以问题为核心,约请国内外社科学者就同一问题进行讨论,产生思想的碰撞,相互启迪,推动理论创新,也扩大了《战线》的国际影响力。《战线》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发行,位居“最受海外读者喜欢的中国期刊海外发行排行”哲学社会科学类前十。

  融合是路径,发展是目标,以新融合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促进新融合。我们将与其他兄弟刊物一道,广泛团结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为向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提供学理支撑。“世界还需新秩序,中华应许献良方”,这是学界对《战线》的期许,更是《战线》融合发展、再上层楼的动力。

  《战线》与改革开放同行,始终把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支持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线》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融合发展,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智慧与力量。


标签:学术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