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资讯 文物考古
  • 正文内容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阅读:1846 次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18-07-14 09:39:26
基本介绍: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当前,文物保护工作要实现几个转变,努力变“短板”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跳板”。

  一、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

  首先,严格贯彻落实“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不抓文物保护是失职、抓不好文物保护是不称职的思想理念,严格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制。其次,要加强预防性保护,创新文物安全监管模式,推动文物保护升级。第三,继续推进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点申遗和海丝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配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做好川岛水域水下考古调查,抓好海丝申遗点文物本体保护、展示、环境整治、监测等工程,策划推出江门海丝文化展览。

  二、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

  文化遗产根植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当地民众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不可能离开周边环境而独立存在。

  一要深化文化遗产价值研究和宣传普及。组织专家学者结合乡土文化背景深入研究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揭示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同时以编写乡土教材、编创本土文艺作品、组织文物展览、媒体宣传报道等形式加强文化遗产价值及保护理念的公众推广,增强当地居民对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心理认同,使文物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成为当地居民的集体记忆,使保护文物成为自觉行为。

  二要完善文物点交通网络和旅游配套设施。将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当下建设的城市绿道等串联成网,努力打造文物路径。

  三要努力改善不可移动文物周边环境,提高文化遗产的美誉度和亲和力。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文化惠民、彰显特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科学编制文物保护规划。

  四要坚持民主协商、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发挥当地居民在保护文物中的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划定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时,既要充分考虑文保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又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既要确保文物安全,又要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干预和影响。大力发展文化志愿服务,结合文物点的对外开放和展示,引导文化志愿者广泛开展导览、导游、文化艺术表演展示等文化志愿服务,让越来越多人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自觉宣传者,成为保护珍贵文化遗产的主动参与者。

  三、由保护为主向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各类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承载着一个地区和民族的集体记忆。

  首先,要深挖文物古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使文物古迹可亲可近。协调相关部门在完善文物保护“四有”的基础上,力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六个一的标配:即一张图,每一处文物古迹都要标绘在城市地图上,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旅游线路图,让大家查得着;一个指示牌,在文物古迹附近的道路两旁设立专门的指示标志,让大家找得着;一个网页说明,建立专门网站或者在百度等知名网络上设立专门网页说明,让大家搜得着;一个图片展览,为每一处文物建筑至少设置一个图片展览,让大家看得着;一本书或一册简介,让大家学得着;一个语音导览,科学编写文物古迹讲解词,全面推广语音导览系统工程建设,实现讲解全覆盖,让大家听得着。

  其次,推动文物建筑对外开放,让广大群众共享文物保护成果。基于现实情况,尚有为数众多的文物建筑锁在深闺,公众难得一睹芳容。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文保单位和博物馆、纪念馆,凡是能够免费开放的一律免费开放,个别文物建筑因限制参观人流量的原因不能免费开放的也要保证对外开放,其他部门管理的文物建筑因日常办公需要不能保证全天候对外开放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外开放,通过网络预约、电话预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特定时间对外开放,接受观众参观游览。

  第三,以文物展览为载体,以精彩感人的华侨故事传递正能量,传播江门新形象。展览能在最有限的时间、空间中给人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也是一种在面对面沟通中充分挖掘五官感觉的重要文化传播媒介。按照市委市政府将江门华博馆打造为代表中国华侨史的权威展馆的决策部署,近年来江门文博系统在完善华博馆基本陈列的同时,根植侨乡沃土,优选展览题材,持续不断推出护照、华侨与铁路、侨汇等华侨文物专题展览在国家图书馆、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水立方等国家重要场馆展出,两次参评全国文物展览十大精品。今后要继续在“侨”文化、“侨”品牌上做文章,以文物展览助推城市品牌打造。

  第四,围绕“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持“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原则,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水下考古、华侨文物保护与研究方面与港澳相关机构加强合作,着力打造一批江港澳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新载体、新平台,提升江港澳文化交流合作水平和侨乡文化传播能力。(记者 刘利元)


标签:文物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