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资讯 文物考古
  • 正文内容

陕北发掘明代土洞式佛窟遗址

阅读:1113 次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日期:2018-08-29 09:12:34
基本介绍: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了位于绥德县黄河沿线的一处明代土洞式佛窟遗址。该遗址除局部破坏和坍塌之外,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代中期造像、壁画、洞窟形制的原貌。该遗址位于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区的交通要道上,为研究明代中期该地区的地理交通、佛教文化交流、氏族分布,提供了历史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价值。

  2017年10月下旬至12月底,经过抢救性发掘,研究人员在该遗址共清理出礼佛窟2座、龛式窟3座、僧房窟1座。这些洞窟均坐北朝南,系开凿于黄土断崖上的土洞窟。其中,龛式窟保存状况较差,从残存后壁可以看出上部皆呈拱形。在这些洞窟内共发现石质造像龛、圆雕石造像、泥质塑像头部、石供器等10件遗物。最大一座洞窟处于该遗址中部,前部绘有大幅壁画,后部开龛,龛顶为尖拱形。此外,根据四件在原位的石柱础,研究人员推测原来窟内有柱式结构。窟内佛龛与前部壁面上分布有数组出资人题名,均为家庭式组合。在该遗址发现的礼佛窟和僧房窟的组合,在陕北乃至整个陕西地区都十分少见。(记者  陆航)


标签:洞式佛窟遗址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