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医学论文
  • 正文内容

观察月经不调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

阅读:675 次 作者:宋明丽 丁淑莲 来源:论文网 发布日期:2018-08-29 11:28:55
基本介绍:

  摘要:目的观察月经不调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50例,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75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纳中医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护理效果、依从性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月经不调患者采纳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调整患者月经色、量等,效果显着,值得借鉴。

  关键词:月经不调;中医护理;效果

  0引言

  本文为了分析月经不调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特随机选定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50例进行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50例,均满足《妇科学》中对月经不调的诊断标准[1],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为研究时段,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75例。试验组年龄在19-38岁,平均(23.6±6.6)岁;病程在2-9年,平均(5.5±3.1)年。对照组年龄在20-39岁,平均(24.2±7.2)岁;病程在3-9年,平均(6.1±2.6)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优异的可比价值。

  1.2方法

  1.2.1对照组:

  包括监测患者病情以及生命体征,按照医嘱完成治疗,告知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等。

  1.2.2试验组:

  (1)情志护理:月经不调患者一般情绪波动较大,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掌握其心理情绪变化,综合其文化特征、家庭经济情况、具体病情等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是患者正确的看待自身疾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2)饮食护理:火热内盛者:多吃黑木耳、莲藕等清热凉血的食物;对于阳气不足的患者,要少吃寒凉、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加重痛经症状;脾胃功能较差的患者,应多吃红枣、桂圆等食物。(3)生活护理:平日要少接触冰水,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锻炼,例如跑步、健身操、打太极、游泳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全身气血与经脉[2]。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效果: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疗效果,显效:经量以及周期完全恢复正常。有效:周期基本正常,经量低于正常水平的1/3。无效:经量以及周期变化不明显,甚有加重、恶化迹象。前两者之和,除以总例数,即为总有效率。

  1.3.2依从性:

  用PISA系统评估所有研究对象依从性,9-10分良好,5-8分一般,1-4分差。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4.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依从性),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效果),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显着较对照组的高,两组分别是97.33%、80%,具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依从性对比。

  试验组依从性为(9.53±1.38)分,对照组依从性为(7.26±1.01)分,试验组的依从性显着较对照组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t=11.4956 P=0.0000。

  3讨论

  本文研究提示,试验组的护理效果、依从性显着较对照组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在黄雪瑞的研究中,总有效率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是97.5%、75%,前者显着较高,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中医护理干预在月经不调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临床中参考、借鉴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月经不调患者采纳中医护理干预,其依从性、配合度明显提高[3],病情显着好转,安全可行,广大患者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志英.中医护理用于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实用价值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5,2(7):45-46.

  [2]付东彦,刘云辉,宋艳文,等.试析中医护理用于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4):2647-2647.

  [3]章慎磊,赵绪振.为虚寒性月经不调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22-24.

  更多医学论文,请关注一起问道论文网


标签:中医护理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