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写作
  • 正文内容

学术期刊总编:从两个角度谈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阅读:1586 次 作者:胡键 来源:募格学术 发布日期:2018-09-20 16:09:33
基本介绍:

  当前,很多人为了学位、职称、获奖而撰写论文,而基本不去考虑论文的学术性与真正价值。忙于写论文、发表论文的学生及科研人员们,也很少去认真考虑撰写论文的方法。

  本人从事研究二十余年,而从事学术期刊的主编已有近十年。从事学术研究使我能够用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学术问题,而作为主编则使我有机会抛弃学术研究的浮躁,冷静地从刊物的角度来思考学术创新的可能性。在此,我将从“期刊”与“学术研究”两种视角出发,来谈谈如何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

  选题

  选题是否成功是研究成功的前提。有一种说法: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没有成功与不成功之说,只要愿意去做,最后必然成功。此话谬矣。没有好的选题,即便是洋洋洒洒数万言乃至数十万、数百万言,结果都是无用的废话,这就不能被视为成功的研究。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建立在成功的选题之上的。那么,什么是成功的选题呢? 简而言之就是选题要有问题意识。那么,问题意识是是什么呢?

  问题意识,一是指研究的目标取向。成功的选题应该是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也就是要使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研究的目标取向所反映的是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研究。因此,从选题就可以知道该问题研究的状况和可能发展的趋势。如果选题没有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而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那么就意味着该研究不值得研究,或者说前人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在目前的状况下已经没有深入的可能了。这种选题就不应该去选。

  二是指研究的具体范围。成功的选题应该是范围具体,不是大而全的。选题不能过大,过大的选题会使研究无法深入,如蜻蜓点水;反之,如果题目太小,研究就会过于沉迷于琐碎的细节,从而使研究失去了价值和品位。

  三是要对一个学术问题产生质疑,或者说要有争鸣性。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真理更是无止境的。很多学术观点或真理在当时是对的,但时间和条件变化了,其真理性固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选题一定要敢于质疑,但质疑也必须有理有据。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的怀疑,这样的选题一定是有价值的。

  总之,选题实际上是前期积累后的第一次思想井喷,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前提。在选题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题目的表达,即怎样把这个内容表达出来。这里也有几个讲究:

  题目不宜太长,太长则表明作者缺乏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题目要求精炼、简洁,要力求达到多一个字太长、少一个字太短的水平。

  核心概念不宜多,最多两个,最好一个。核心概念超过两个,论文到底研究什么就非常难把握了,而且概念太多,通篇很可能就是在解释概念,实质性的内容就容易被冲淡。

  表达要精准。题目如果引起歧义,或者模糊不清,论文写作是则很可能出现跑题现象。

  文献梳理和文献的使用

  文献是写好论文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基础。它反映的是研究者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尊重文献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文献,也体现了学术发展的脉络。在撰写论文之前,一是要对文献进行必要的梳理,二是要善于使用文献。

  关于文献梳理

  (1)梳理文献的目的是什么?

  选题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由此,梳理文献的目的便在于以下三点:

  其一,梳理所选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发展脉络,不了解学术发展的脉络就不能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然而才能预判这个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是什么。如果打开电脑就直奔主题,对某一具体问题洋洋洒洒地写下去,不去查阅相关文献,结果可能是低水平重复的东西。这样的论文没有任何价值,即便发出来,也仅仅是作为工作量或评职称的成果而已,并不代表它对学术有什么贡献。

  在学术论文中,开头就直奔主题的论文,一般都不是好的论文。人贵在直,文贵在曲。论文的贵也在曲。而这种曲是通过对前人既有研究的追述和分析表现出来的。

  其二,梳理文献是充分肯定前人所做的学术贡献。任何人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新的探索,即牛顿所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术的传承就是要尊重历史,不尊重前人的学术贡献,就难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也难以对学术研究进行深入研究;不尊重历史,我们同样会陷入盲目自大的学风,以为别人都没有达到自己的水平,从而最终也会陷入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故事,浪费学术资源。

  其三,梳理文献最根本的目的是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学术问题大多不是一代学人就能解决的,一代学人只能解决那一代学人的认知水平之下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即便如此,也会存在研究的疏忽和漏洞,或因主观能力不足而存在研究缺陷。因此,后辈学人就需要反复不断地阅读、比较和分析前人的既有研究成果,从中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这样,自己的选题就有可能延续并深化前人的研究,或对前人研究的漏洞和不足进行弥补,或在原有的问题领域发现新的研究处女地。这些才真正体现了所做选题的研究价值。

  (2)如何梳理文献?

  不少作者喜欢在引言中一口气把所有相关的文献都罗列出来,认为这就叫文献梳理。但是,把所有相关文献罗列出来肯定会占据论文的篇幅,导致宣兵夺主的论文结构——文献罗列太多,正文就要腾出篇幅来,结果文献篇幅越拉越长,正文便不敢深入下去了。这种文献梳理方法最不可取。正确的文献梳理方法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其一,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即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权威论著,只有这些论文论著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不能把那些不入流的刊物上的文章都罗列出来。

  其二,选择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论文,即权威学者,或者是活跃在学术界的作者的论文、论著。这些论文论著同样也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态势。

  其三,选择研究的视角来梳理文献。结合你要研究的视角、特别是具体的问题来梳理文献,这样更有利于作者把握文献。

  其四,不一定要在引言中进行文献梳理,引言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在正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这种方法要求作者对学术史特别是前人的学术观点十分清楚,对论文的写作已经有娴熟的技术。这就不是一般的新手能够把握的了。

  如何使用文献?

  在文献的使用上,相当多的作者以为文章有注就是使用了文献。但是,论文究竟使用了什么文献?所用文献是否与所引用观点具有一致性?诸如此类,在使用文献方面,以下几种错误倾向需要注意:

  a。 为文献而文献,即在文献上凑数。用一大堆文献来吓唬读者,显示作者是看阅读了大量文献的,但仔细看后,会发现文献与论文的观点关联度不高。这实际上就是假文献。一般的审读者可能不会认真看文献,但作为编者,特别是主编,第一眼就是要把好文献关,决不能让作者在文献上鱼目混珠。

  b。 文献与所引用的观点张冠李戴。引用的观点本来是张三的,但作者因有惰性不愿意去查对,只是在二手文献中看到了李四用了该观点,于是就以为这个观点就是李四的。这种情况非常严重。

  c。 绝大多数是自引文献,完全回避其他学者的研究。这种情形体现着作者的自傲——以为这个问题没有人超过自己,因此不愿意引用他人的观点;甚至为了突出自己,把自己在非常不起眼的刊物、报纸上发表的小文章都自引出来。这种情形表明作者有沽名钓誉之心。

  因此,使用文献是不能采取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必须脚踏实地。文献的使用体现着一个学者治学是否严谨、研究是否下功夫,因此使用文献时我们应该做到:

  a。 切忌文献堆砌。使用文献的价值在于体现论文的研究深度和严谨性,而不是通过堆砌文献炫耀自己的专业知识多么广博。如果是为了后者而文献,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b。 切勿张冠李戴。一定要去查找文献的源头,如果是经典著作的文献,就更加需要阅读和查对。比方说,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是合在一起的,但有的作者没有去读他们的著作,而是从别人的引用中直接就引过来。同时由于没有弄清楚究竟是马克思的观点还是恩格斯的观点,可能会弄错了。这样就成为学术笑话了。切记要查阅文献,不可“人云亦云”。有的作者不愿意阅读外国文献,但别人引用之后,自己就在没有阅读的情形下继续引用,甚至还想用外文形式来冒充。这在学术界是有公案的。

  张冠李戴还有一种情形便是:引用观点时是一个学者,但注释文献时却是另一名学者。这表明,作者根本没有读过这些学者的论著,而是从注释文献归属作者的论文中看到了这句话,而不愿意花时间去进一步查对。

  c。 切勿只用网络文献、报纸文献。学术的浮躁与否,学术的严谨与否,从文献的使用上便一目了然。如果通篇文章的文献都是网络文献或报纸文献,这样的论文无论如何都是不深入的。有的作者会说,网络文献、报纸文献反映着论文的最新观点,但是,网络文献和报纸文献并非学术观点,也并非经过严格论争的学术观点,或者说,这样的观点没有学术底蕴。因此,这些文献不能支撑一篇学术论文。

  不过,网络文献、报纸文献是否就不能用了呢?那也未必。有的数据必须通过网络来发布,如一些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等都是从网络上发布的。简而言之,权威机构的网站、权威学术机构的学术网站、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网站等,这些网络文献完全可以用。

  d。 切勿想当然地使用文献,包括弄错出版时间、引用内容错误、页码错误、作者和译者错误等。这些会导致论文出现严重的硬伤。

  论证的逻辑

  研究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然而,当前众多的论文缺乏这种思维,反而采用发散性思维来撰写,因此论文缺乏深度。论证的逻辑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

  好的论证逻辑一定是立体的、有层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 这是一个刚性的现实要求,而不是臆想。好的论证逻辑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拨到中心,最后才知道洋葱中心究竟是什么;而平面性的论证逻辑缺乏新奇感,就像摊大饼,一开始就知道大饼中是什么内容了,这样的论证不会给人遐想,也不会带来新奇。

  (2)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

  论证缜密性体现的是作者的思维能力,也体现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专业基础扎实的,其逻辑思维能力肯定强;相反,没有扎实的专业根基,其论证肯定是碎片化的,因为他掌握的专业知识本身就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专业知识,只能导致碎片化的论证逻辑。

  (3)科学性,而不是宣传性

  学术研究无疑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事实或史料逻辑论证后才能得出结论。正是如此,学术才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然而,当今的学术研究越来越缺乏这样的精神,做历史研究的不愿泡图书馆、档案馆,做现实研究的不愿做田野调查,用的是二手材料和二手数据,并且先预设一个价值立场,用这些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预设的立场或观点。殊不知,同样的材料和数据可以证实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这样,学术研究因没有按照学术规范而导致学术失去了科学性和真理性。反过来,预设一个观点,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相应的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观点,这同样也会导致难以找到学术的真理。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对学术的伤害,即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学术研究,学术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其尊严,也无所谓学术权威可言。

  做学术研究,正确的方法是在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形成新的观点,然后再回到材料中,通过更多的材料来证明你所提出观点的科学性。

  (4)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

  学术论文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必须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口语是为了能让读者听得懂,所以具有随意性。而学术论文并不是要大众听得懂,而是要有专业背景的人才能听得懂。有一种观点嘲笑道:“学者的论文总是在自娱自乐,别人都看不懂,这些论文对社会根本就没有用。"我觉得这种观点实在是肤浅可笑。学术论文都听得懂、看得懂,那就不叫专业学术论文了,学术论文肯定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而且学术论文传承的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发展最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的影响是战略性的当然,学术的思想肯定要进行大众传播,这时候就需要用通俗的口语化方式来跟大众交流。

  (5)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

  学术研究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因而需要研究者必须在论文写作中要有严谨的态度。科研管理部门要求快出成果,助长了学术上的各种不端行为。一是随意使用数据。由于当前数据发布的机构比较多,一些作者在选取数据时太随意,不去研究机构本身的权威性,致使所用数据被学界质疑。有的甚至因找不到数据的来源而随意改动数据,导致数据失去真实性。所用材料和文献也是一样,近年来,外国著作引进翻译太多,翻译也太随意,甚至曲解原著的意思,但作者在使用这些翻译著作时没有认真挑选,手中有什么就是用什么,结果把错误的文献内容引入自己的论文中,导致论文出现一些硬伤。此外,研究的严谨性还可以从使用文献中体现出来。有的丛书文献出版时间是不一样的,而引者可能会想当然地就整套丛书都是同一出版时间,这也是论文的严重硬伤。如《邓小平文选》(1-3卷)其出版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调查的可靠性就在于,调查的手段是否可行,抽样的方法,以及统计的方法等。

  (6)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而非学术散文天马行空

  学术论文肯定有一个核心观点,论证过程必须围绕这个核心观点展开,所有的材料的目标都是指向这个核心观点。然而现在不少作者完全是为了凑字数,论文的关键词非常多,几乎是每一小节讲述一个关键词,整篇论文很有可能是一个拼盘,而不是在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核心观点统领之下的论文。结果,篇幅很长,但不知所云,如脱缰的野马,怎么也拉不回来。这样的文章之可以说是学术散文,而不是学术论文。

  论文的修改与查证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研究的一种态度。如今大多数人不愿意修改,也不愿意查证文献和材料,这显然缺乏对学术研究的认真和严谨态度。作者们自己修改文章,应做到如下几点:

  其一,对文章的总体结构再进行斟酌。主要看是否在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虎头蛇尾;或者是结构上的不相称性(把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讨论)。

  其二,对文章的逻辑进行梳理,看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性。

  其三,对文句进行斟酌,看表达是否存在问题。

  其四,对文献进行查证,看是否存在着文献的错误。

  其五,对数据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数据的错误。

  其六,对注释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差错。

  如何对待编辑部的修改意见呢?在正常情况下,编辑部提修改意见就意味着此文有可能经过修改后达到发表的水平。在论文没有任何新意的情况下,编辑部不会对此类文章提出修改意见。

  编辑部看问题的视野会宽一些,看问题的视角大一些。提出修改意见时,作者最好尽可能满足编辑部的要求。如果编辑部的修改意见确实不妥,作者可以回信阐述自己的观点,编辑部认为有道理的话,一般也会尊重作者。

  不要总以为编辑部是在刁难自己。多次的来往只会使论文更加完善,而不是在修改多次后否定作者的文章。即便有的修改是多余的,编辑部也会反复推敲。

  论文的结尾

  论文结尾既是整篇论文的点睛之处,也是揭示学术在未来研究中的发展趋势的部分。因此,结尾一定要有气势,气势磅礴的结尾,往往能够凸显论文的整体品质。结合当前的学术论文来看,结尾主要呈现以下几种问题:

  其一,论文根本没有结尾。论证完毕后,论文嘎然而止。这是典型的虎头蛇尾。

  其二,没有对前面的研究进行总结,而是离开前面的研究谈体会,这些文字都不能体现结束语的作用。

  其三,对前面的研究泛泛而谈,没有集中到观点方面,从而显得太平淡。

  其四,太简单,有结尾与没有结尾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结尾就没有意义。

  而好的结尾应该至少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能够从宏观上对论文进行观点性的总结。前面主要是论证、证实或者证伪,尚未突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结尾来提炼作者的观点,使读者更清楚作者的所思所想。

  二是要有大气磅礴之势,有行云流水之气。前面的论证是一个小心求证的过程,不能展示作者的文笔,但在结尾部分,可以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充分借助作者的文采来归纳和抽象论文的要义。

  三是结尾除了归纳观点外,也可以对该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及对该问题提出进一步思考。

  遵守学术规范,信守学术道德

  学术规范是学术的生命线。学者必须要按照学术规范从事学术研究,而不可随心所欲提“想法”。只有用理论方法进行了符合逻辑的证明之后,如果这个“想法”具有创新性同时又符合学术逻辑,那么它才能转变为学术观点,这个观点也就代表了学者的学术水平。当前,社会的浮躁也同样渗透到学术领域,使学者不再沉寂与象牙塔,而是通过学术论文的大跃进成就自己,结果,通过各种学术不断行为和学术腐败进行学术制假造假的行为也已经屡见不鲜,这在论文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1)抄袭剽窃

  或抄袭观点,或抄袭材料,或抄袭段落,或抄袭文献,或将别人的文章略作改动整体性剽窃,或仅仅是把题目改动署上自己的名字。

  (2)强行在他人成果上署名

  这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形:一是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导师规定学生发表文章必须把导师的名字署上,甚至要求署名第一作者,但导师并没有审阅文章,一旦文章被人举报,导师就千方百计回避,或者公然宣称自己不知道,是学生自作主张署上的。二是上下级同事关系,尤其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或者是下级刻意为领导捉刀代笔;或者是上级借用行政权力强行要求

  (3)篡改文献和数据、故意断章取义

  这主要是不愿意去核对数据和文献,而自己的论文可能又特别需要这样一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果只好对边缘有数据进行为我所用地篡改,或对文献的观点进行刻意地曲解,或断章取义地引用,以迎合自己研究的需要。

  (4)注释有误或做“伪注”,如前面所说的张冠李戴

  (5)低水平重复

  不愿意去阅读文献,因而不知道学术发展动态,导致自己的研究在重复着前人的研究,甚至重复着同辈学人的研究。

  (6)转引二手文献并且未核对导文献导致以讹传讹。

  (7)只引证自己的论文,自我吹嘘。

  (8)阅读中文文献却引用外文表达文献,结果弄巧成拙。

  (9)源于外文书刊却译成中文,结果牛头不对马嘴。

  (10)转引外文注释却不注明原出处,让人难以查找原文献,难以辨认其真伪。

  (11)一稿多投,有的甚至是略作一点“乔装”后就投给不同的多家刊物。

标签:学术期刊,学术论文,论文写作,发表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