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热点
  • 正文内容

优秀论文争相"出国" 学术评价"唯洋是举"当休矣

阅读:1190 次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8-09-21 11:22:20
基本介绍:

  “一流和二流稿件投国外,三流和四流稿件投国内。”在近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简短的一句话,引起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

  优秀论文争相“出国”令学者忧虑,也戳中了我国当前科研领域的痛点。从学术角度看,好论文一味“向外走”,不仅会加剧国内期刊的“马太效应”,更会造成从源头到出口“两头在外”的窘境。而这种价值链条一旦固化,必将导致优质内容供给不足,让中文期刊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币值”受到折损。据报道,近30年来我国重要科研成果基本都是首发于国外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整体较弱。学术“自留地”日渐贫瘠,对致力于打造创新强国的中国而言,是亟须破解的现实问题。

  如果说一两篇论文的外投,还可被视为个人选择,那么当论文外流成为一种学术领域的普遍现象,恐怕就有学术评价导向的问题了。且看我们当前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录用条件、项目扶持、职称评聘、待遇激励等方方面面,“洋文凭”、“洋期刊”等都被奉为圭臬,更甚的是,这些指标不仅是处在金字塔顶端的高分项、加分项,也逐渐异化成了一条又一条“硬杠杠”——科研工作者没有几篇“SCI论文”傍身,资金、项目、各种头衔全“绕着走”;许多“青椒”不访学个一年半载,评优、评职称统统免谈;“土博士”多付出三倍努力,才能和“洋海归”“坐在一起喝咖啡”……在这样的指挥棒之下,众人难免眼睛总朝“外”看,对“国外的月亮”趋之若鹜。

  正所谓“开门搞科研”,面对别人的优长,我们当然要躬身学习,兼容并蓄。但“言必称希腊”,就走到另一极端。量才授任、度物衡值,囿于“洋”标签,无异于拿着僵化的条条框框搞“一刀切”。要知道,戴“洋帽”并不意味着“高大上”。烂文章翻译成英文,水分也不会被挤掉半分,浮皮潦草的研究即使发在国外核心期刊上,也无法落地生根。相反,满身“土味儿”也不意味着就会“掉价”。袁隆平、屠呦呦等成就卓越的大科学家,都是所谓的“土八路”,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青蒿素等重大学术成果,也都是发表在中文期刊上而被世界认可的。事实证明,“土”或“洋”并非断物识人的唯一标尺,学术评价不是贴标签,重要的不是看研究者是何出身、论文所投何处,而应是回到学术本真中去,从科学角度评判研究有无价值、有何价值。

  打破“唯洋是举”,必须深耕自身。遥想当初,我们之所以要引入西方的学术评价标准,除了学术交流的客观需要外,科研实力整体落后、缺乏制度化的评价标准亦是重要原因。可时至今日,再抱着“洋拐棍”不放显然就有些过时了。不久前发布的“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显示,中国在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保持快速上升势头。历经数十年辛勤耕耘、勐追苦赶,我们已在世界主要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学术话语权日益提升。自家土地丰沛肥沃,又何须一定要把“果树”移栽到别人的园子里浇水施肥?进入科技创新盛果期,我们当有这份学术自信、发展自信。虽然在不少科研领域,我们仍处于跟跑、并跑的状态,但越是如此,就越要在培厚科研土壤方面做出更多探索,打造属于自己的顶级学术期刊,建设更完善的学术评价机制,耕地播种、除草灭虫,于细微处消解科研人员的“糟心事”,将实际红利放到科研人员手心里,营造更好的科研生态。

  “是时候摒弃‘唯洋是举’的评价机制了”,业内人士大声疾唿背后,不只是深受扭曲的评价机制之苦,更彰显出今时今日学术界的自信之态。前行路上,望“洋”兴叹的感慨或许还会不少,但种种事实也证明,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从容笃定地走好自己的路。


标签:学术评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