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教育论文
  • 正文内容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路径探索

阅读:2317 次 作者: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18-10-09 15:40:54
基本介绍:

  今天一起问道学术网为大家分享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范文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仍然存在着教育目标偏离、教学思维简单、教学方法形式化、教学过程低效化等问题。因此, 基于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多元视角为手段、以社会价值为取向、以践行能力为目标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标准, 通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比较法和创新思维来建立有效教学路径。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 教学路径; 核心素养;

  自2002年5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来, 品德与社会课 (以下简称社会课)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始了学校教学实践。这一改我国小学课程分科设置的特点, 以综合课的全新形式成为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但是, 这对适应了分科教学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等也提出了挑战。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 也为社会课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教学方向。我国的综合课教学没有成熟的经验, 师范教育阶段也缺少有针对性的培养。既有的一些研究表明, 我国缺乏专任社会课教师, 相比于传统学科, 社会课远远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社会课始终处于学校教育的边缘。尽管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一课程较为喜爱, 但是课堂教学多停留于形式上的新颖, 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之义。因此, 在既有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指导下, 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尝试探索融合这些方法和理念的基本路径, 以期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社会课教学原则

  综合课需要全方位的综合, 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使学生具备文化素养、发展能力和社会意识。课程标准中以“理解、掌握、比较、分析、体验、参与”等词语表述的课程目标, 更是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 只有把握社会课的核心要旨, 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发展。

  (一) 以人文教育为基础

  人文素养强调, 除具有基本的人文知识积累和认识外, 还应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 尊重人的价值及存在, 并具备欣赏美、理解美和表达美的艺术修养, 尊重文化多样性, 具有健康的审美取向等。[1]人文教育的核心涵养是人文精神, 使学生在人性、人格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上获得提升, 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 在人文教育中, 知识应当以价值为中心并归于价值, 以进入人文问题的方式来激活自身并在价值中找到恰当的归属, 进而显现自己的灵魂并进入学生的心灵。[2]社会课更在于以思想滋养价值的成长。因为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 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 而这是在多样化世界中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3]

  (二) 以多元视角为手段

  具有问题意识, 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 能独立思考和判断, 能自主做出选择和决定, 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 大胆尝试, 积极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等[4], 这些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课教学应该实现的目标。因此, 借以多元视角:第一, 以问题意识构建多元认知, 即以学生的需要为教学发展需要, 以学生的视角理解和尊重他们, 支持学生的独特认知和表达;第二, 以历史视角构建世界观, 建立关系意识, 认识个体与社会的联系, 只有时间、空间与人相互关联起来, 才能生成更有价值的认知;第三, 以全球视野增补社会范畴, 全球化趋势要求学生学会认识、欣赏、包容、理解文化多样性, 不仅以学校、社区、地区、国家为思考对象范围, 更应建立全球共同体意识, 关注人类发展中的共同问题;第四, 以文化视角传承民族文化, 积淀文化底蕴, 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第五, 以反思和批判精神促进思维创新和能力发展, 辩证地认识和理解事物, 敢于打破常规, 勇于挑战。这是核心素养尤为重要的方面。

  (三) 以社会价值为取向

  社会课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公民教育, 培养社会所需的公民。在小学社会课框架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国情教育、道德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等, 树立法制、权利、义务等社会责任意识,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培养忠诚、爱国、诚信、友善、尊重等道德情感和社会担当, 认同国家公民身份并积极践行, 提升文化自豪感, 关注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构建学生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等, 都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社会功能。尽管这种功能应该体现在每一学科之中, 但是尤以社会课在深刻揭示人性、社会性、历史性等方面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

  (四) 以践行能力为目标

  社会课的实践性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且具有更好的行动力。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有限的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 与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在探究中发现, 在发现中思考, 在思考中尝试, 最后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教学内容包括可想象的、可看见的、可触摸的、可经验的, 任何社会生活中对儿童有意义的题材, 都可以而且应该建立在课堂中, 从而使学生实现知行转化、知行一致、知行合一, 进而形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二、小学社会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育取向偏离价值目标

  由于各方压力, 学校对于主要教学学科的偏重使社会课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较为薄弱。既有一些研究表明, 小学社会课周学时数较低, 且常被其他学科挤占;教师多为兼职, 备课不充分, 应付倾向严重;教学以知识讲授为主, 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养成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结果, 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只是记住了一些知识而未形成价值情怀和解决问题的价值立场, 亦未形成行为能力与道德自觉, 从而丧失了对人文问题的自觉关照。如果我们把人文知识当成客观知识来教与学, 而无视人文知识的价值本质, 实际结果将是教育大批量地产出“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的学历人。[5]

  (二) 教学思维简单、缺少突破

  囿于传统的教科书观, 教师习惯把教科书作为唯一且主要的教学资源, 这恰恰违背了社会课教学的初衷。社会课教材中有限的信息并未传达出教学的全部内容与思想。如果教师缺乏对教材的钻研和拓展, 或仅从教材、从成人、从知识的单一视角出发, 则会忽视学生眼中对事件不同层面、不同关系甚至不同角度的理解, 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更忽略了利用学生实际生活情境增强学生认知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可能。今天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带给学生的信息内容是全方位的, 认知渠道是多样性的, 内心变化是复杂的, 生活经验是丰富的, 如果不能从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方面进行关注, 社会课教学将很难取得突破。

  (三) 教学方法重形式轻内涵

  社会课中常被提及的教学方法, 如观察法、调查法、演讲法、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往往在教学中缺乏有机的联结, 不是简单罗列, 就是生搬硬套, 致使课堂效果远远低于预期。社会课的教学强调综合, 但是综合不以方法用得多、用得新为好, 而是有效调动课堂资源、实现学生学习效果最大化为宜。教师总是擅长使用“灌输”“说教”“训导”这样的方式达到强化认知的效果, 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内在需要, 使得许多方法没有被恰当使用并发挥效果。一节课好与不好不在于运用了多少方法和手段, 而在于这些方法和手段组合起来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四) 教学过程忽视思维能力

  思和辨是智识成长和能力发展的基础。只有“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才能“笃行之”。爱真理的前提是独立思考加批判精神。《论语》中言:“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具体教学实践中提倡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方式在于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当前学校教育中, 尽管教师看似放手“让学生学”, 但是学生大多仍然处于被动地位。答案只有标准的才正确, 规定只有学校要求的才合理, 表现只有教师满意的才最好。这些都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判断等被限定在既有的条框之下, 难以实现自我价值, 也湮灭了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

  三、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社会课教学路径

  社会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难题, 诸如教学理念转化的问题、教学内容提升的问题、教学方法融合的问题、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等。这些都激励着教师对于小学社会课教学的不断尝试和探索。

  (一) 以阅读教学强化人文教育

  教育的人文性是指教育为人的个性、完整性、历史性而努力, 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 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讨论与反思人生的意义。[6]而人文教育须从阅读开始, 这是提升内外涵养的基本方式。社会课的阅读教学应不同于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在此, 阅读资料范围更加广泛, 涵盖学科门类更加庞杂, 不拘泥于字、词、句的认知和理解, 而是通过作为一种主观性、个体性和反思性的知识实现对价值、人性、意义的追问和体悟。这里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 比如经由社会调查而生成的报告、经由文献查阅而生成的人物传记、经由每日新闻而生成的评论文章等。这些进行观点阐释、讨论、反思等的表达, 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围绕社会课中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读书指导和任务布置,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不仅要使学生走进阅读, 更能从阅读中走出来, 运用讨论、对话、践行和反省等方式, 使学生在掌握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获取独立、自信、尊重、理性等素养。

  (二) 以有效问题促进方法融合

  有效教学必然需要一种能够联结课堂教学各环节、各要素的手段, 而“问题”恰是最好的切入。好的问题不只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还有“怎么样”“为什么不是”“假如”等其他非直接、非正向、非实然的问题, 以及提问内容、提问方式、提问时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好的教学设计和提前预设。按照教学设计的步骤, 紧密围绕某一主题或事件, 通过问题推动事件展开,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促进问题的解答和再生成, 从而使方法之间形成相互关联, 无缝对接, 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和课程内容的创生, 进而形成开放、多元、融合的教学形式。同时, 以问题引导, 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共同创建中, 并在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 实现学生知识综合化、能力综合化和素质综合化的发展。

  (三) 以比较法打开多元视野

  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社会环境变得复杂多元。同时, 互联网的发展也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变革。学生的社会体验和认知程度已经大大超越了以往。因此, 在社会课教学中, 应该以更加符合学生经验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等, 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社会现实, 理性、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 认同和尊重社会价值, 并能做出适当的行为选择。而比较法则是通向这种高阶思维和深度认知的有效手段。比较法可以在历史、地理、政治等不同学科的知识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通过比较, 可以明辨单一事物中的多种影响因素, 可以理解不同文化、制度、社会等环境下的差异、冲突与融合, 同样也可以更好地认识、理解、包容和接纳这个世界。总之, 课堂教学应该更加多样和有趣, 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到自我认知的建构中。

  (四) 以创新思维构建实践基础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对于人才核心素质的迫切期待, 也是实现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学生的思维具有多元性、独特性、灵敏性、延展性。因此, 社会课教学可以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地考察等, 使学生于发现问题过程中观察、分析、判断、尝试, 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放式的教学形式结合多元的考评方式, 可以帮助学生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具备为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储备、技能基础和思维意识, 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认识世界的方法、改变世界的能力和拥抱世界的态度。

  社会课教学基于常识, 但不止于常识。只有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 把握具体教学实践, 挖掘教学中的可能路径和实现方式, 于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使教育深入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 寓有形于无形, 才能使社会课教学真正发挥实际效益。

  参考文献

  [1][4]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 2016 (10) :1-3.

  [2][5]张祥云.人文知识的特性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研究, 2004, 293 (6) :8-1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7:37.

  [6]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21 (6) :12-14.

标签:教育论文,论文范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