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文艺论文
  • 正文内容

“巴比特”的人物形象及其“美国梦”的幻灭

阅读:1282 次 作者: 来源:论文网 发布日期:2019-01-15 11:07:32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免费提供的文学论文范文。

  摘要:美国着名小说家辛克莱·刘易斯通过《巴比特》小说对20世纪美国商业文化社会的综合描绘,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自以为是、夸夸其谈、虚荣势利、偏颇狭隘的市侩实业家“巴比特”形象,并通过生动巧妙的笔触,讽刺了当时美国经济社会冰冷的人情关系,揭示了“美国梦”的幻灭。

  关键词: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讽刺意义

  美国着名小说家辛克莱·刘易斯在1930年创作的《巴比特》是他文学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他也凭借该作品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创作的作品被人们称赞“有地地道道的美国韵味”,他所创作的作品善于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巴比特》,该部小说通过对20世纪美国商业文化社会的综合描绘,刻画了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商人形象“巴比特”。巴比特是非常成功的地产经纪人,终日过着富足的中产阶级生活,但在当时经济社会冰冷的人情关系影响下,巴比特感到内心无比空虚,妄图寻求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生活。为此,他决心外出漫游,寻找属于他想象中的“真正的生活”。

  一、“巴比特”的人物形象解析

  纵观《巴比特》小说全篇,不难看出,作者希望向世人呈现的“巴比特”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而是当时社会众多普通人当中的一员,具有社会普遍性和代表性,那就是置身于商业社会中看厌了人情虚伪,空虚不能自已,妄图获得新生活,但注定沦为典型的经济社会标准商人,无法成功获得新生活的社会普通人形象。

  “巴比特”的人物形象及其“美国梦”的幻灭

  (一)幻梦

  小说一开篇,巴比特就在睡梦中与“仙女”幽会,而睡梦中的他是无比坚毅勇敢的男子汉,这就极好地印证了巴比特内心对新生活的希冀,希望自己变得勇敢坚毅,充满阳刚之气,希望不落入世俗社会,甚至是希望不食人间烟火的女性为自己的魅力所倾倒。睡梦中的他与现实中的他大相径庭,睡梦中他不甘落入世俗的囹圄,冲破桎梏与飘逸的仙女站在对等的位置上,一醒来后,他便立刻深陷商业社会的泥沼,无法自拔,成为一个循规蹈矩、唯利是图、伪装亲和的典型商人形象[1]。

  (二)唤醒

  在小说中,把巴比特从“另一种生活”美梦中唤醒的,是一部装饰豪华、造价不菲的闹钟。小说中将闹钟的铃声比喻成类似教堂钟声的美妙音乐,不同的是,教堂的钟声敲响的应该是人们对于上帝的敬畏和敬仰,而不是催人起床去追名逐利的标志。这里恰到好处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人们在金钱面前甚至忘记了宗教信仰的存在。

  唤醒巴比特的除了闹钟,还有他眼中喋喋不休、令人厌烦的妻子,甚至连妻子用梳子梳头的时候,发丝与梳子之间产生摩擦的声音都让他感到窒息,他宁愿沉浸在自己豪华的浴室里,欣赏那些价值不菲的洗漱设施,也不愿意与妻子和家人多说一句话,内心充满了对全家人由自己赚钱养活却不懂得知足和感恩的嫌弃与埋怨,而这恰好印证了他内心世界的空虚,与作者想塑造的人物形象完美契合,也适当地展示了他作为商人的市侩与冷漠。

  (三)不满

  年近五十岁的巴比特,自认为在生意上小有成就,在此之前他甚至为自己经商获得的成就和家庭生活颇为满意和自得,但是突然他就萌生些许的空虚和不满,他对自己的生意合作者抱怨道:“我也不知道今天到底怎么了……有时候我寻思,我现在该有的都有了,有能力养家,有幢好屋和一辆好车,有家像样的公司,没什么不良嗜好,除了抽抽烟……我信教,还打高尔夫球保持体型,我只和体面的好人打交道。可是,我还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完全满意!”[2]然而,通过言语并不能宣泄他内心对于这份空虚的不满,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无力从本质上改变社会现状,因此他选择在所谓“男人的世界”里抽烟、喝酒、搞婚外情,甚至想要逃离现在的生活,住到人迹罕至的自然世界中,显然这些都是徒劳的。当他为工人说了几句公道话后,立刻遭到同行商人的围攻,此时的他在感受到自己多年努力获取的商业成就即将化为泡影时,只好重新回归原来生活的轨迹,不再妄图寻找什么新生活。他在这里清醒地看到,只有继续表演好“循规蹈矩的商人”角色,才能安然无恙地生活下去,内心的不满才能得到暂时的抑制。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于一个普通人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暗讽。

  (四)世俗

  在辛克莱·刘易斯笔下,巴比特是一个世俗的普通人,这种世俗表现在许多方面。

  (1)对于金钱。巴比特前半生都在追名逐利,为了倒卖房子,他拥有所有市侩地产商的丑恶嘴脸,对富贵者谄媚,对贫穷者嗤之以鼻,他为了获得财富同样用了许多奸诈狡黠的手段。通过这样的追逐,他如愿获得了富足的物质生活,一度对于自己有房子、有车子、有老婆的生活甚是满意。

  (2)对于爱情。在巴比特的意识中几乎没有出现过“爱情”这个概念,对于自己的妻子,他更多的是厌恶和嫌弃。自打结婚后,他对妻子的热乎劲也没有持续几天,甚至连妻子的任何一句语言和随意一个动作,他都感觉闹心。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不满,大部分来源于对妻子的不满,他渴望得到一个飘逸的仙女,但这根本无法实现。他有婚外情,但是也没有寻找到爱情。他本身厌恶世俗社会的人情冷漠,殊不知自己就是深陷在这冷漠中的典型一员,对着一个自己不爱的妻子,终日在埋怨中度日,只是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有妻子,以此来获得他人对自己生活的赞美。

  (3)对于处世。巴比特始终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中产阶级商人,每天用循规蹈矩来要求自己,连梳头的方向和穿衣的风格都有着标准的要求,《巴比特》将他对于上级和富贵人群的巴结逢迎、谄媚依附描写得淋漓尽致。他瞧不起寒酸的同学,常常冷言冷语地讽刺对方。他始终标榜自己是一个良好市民,这些都与作者对他普通人的定位十分契合[3]。

  (4)对于教育。巴比特对于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甚至希望自己在儿子面前是一个英雄的形象。他对儿子说,勇敢地去做吧,世界是你们的,不要像我以前一样。这戳中了他内心对于自己怯懦、摇摆的厌恶,希望儿子能够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愿望———打破社会的禁锢。

  二、“美国梦”的幻灭

  作为诠释美国人世世代代理想希冀的词汇,“美国梦”在19~20世纪之间与社会现实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美国梦”的意义在于,告诉每一个美国人,只要经过努力不懈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美国梦的共性就是“民主,自由,人权”。但是,从小说《巴比特》的写作背景来看,当时的美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不过在快速发展中走向了异化,其弊端也逐一暴露在人们眼前。其中,最严重的弊端就是物欲横流,社会拜金之风盛行,人们对于“金钱至上”的崇拜根深蒂固,对于“物质基础”的过分强调导致社会人情的冷漠和稳定社会的重心偏差。当时的“美国梦”指引着人们追名逐利,过分强调了集聚社会财富支配人生,以物欲带领人性发展和娱乐取向,这与“美国梦”的初衷产生了巨大的偏差,导致“美国梦”在当时成为破碎的梦、幻灭的梦。正如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巴比特半生逐利,换来了金钱,却换不来爱情、自由和理想,对于社会恶现象,他敢怒不敢言,最终选择了退让,回归平庸。这个时期,“美国梦”被粗暴理解为是财富的积累,似乎有钱就有了一切,但真正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是金钱无法买来的。

  三、结语

  辛克莱·刘易斯笔下的巴比特,以一个普通人形象示人,既代表了社会大众的众生相,又讽刺了在社会现实中,虚幻的“美国梦”引领下扭曲的价值观。辛克莱·刘易斯善于用细节刻画来丰满故事本身,无论是人性的贪婪,或是世俗的丑恶,在他笔下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他的小说还对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刻画到位,在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基础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他认为,扭曲的社会经济价值观导致了人情冷漠,社会呼吁新生力量来打破这个时代的悲剧。因此,他在故事的结尾设置了巴比特唯一的儿子破除“好市民”形象的禁锢,与自己爱的女朋友勇敢结合,面对错愕的父母,他坦荡自然地说“我们昨天结婚了”,这是对整篇小说颠覆性的结束,其中或许也暗藏着辛克莱·刘易斯对于社会未来的一些希冀。

  参考文献:

  [1]唐小娣.迷失与回归——《巴比特》的文学伦理学阐释[D].南宁:广西大学,2018.

  [2]张海榕.刘易斯的“巴比特文学地图”与美国城市的空间生产[J].外国文学评论,2017,(2):111-127

  [3]任军锋.穷孩子、富家子与濒临破碎的美国梦[N].文汇报,2018-09-21(W08).


标签:文学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