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医学论文
  • 正文内容

神经衰弱性失眠采用自拟山萸二枣汤的效果

阅读:1332 次 作者:万斌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19-01-24 17:33:46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免费提供的中医内科学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山萸二枣汤治疗神经衰弱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神经衰弱性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复方山萸二枣汤口服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艾司唑仑口服治疗,均治疗3周,然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复方山萸二枣汤治疗神经衰弱性失眠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失眠;神经衰弱性;山萸二枣汤;艾司唑仑;疗效对比

  失眠是一种常见病症,严重影响着患者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临床上西医多予以强力镇静、安眠类药物对症治疗,长期使用风险大,且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最终导致顽固性失眠[1]。而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一定优势,不仅能有效缓解睡眠障碍,还可以减少副作用。笔者曾学习门纯德先生的《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2],书中介绍其自拟方山萸二枣汤治疗神经衰弱性失眠有良效,后在临床中多次使用,效果满意。为进一步探讨其疗效,本文设计了临床对照试验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神经衰弱性失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男6例,女17例;年龄31岁~69岁,平均年龄(42.72±11.26)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15.25±3.67)分;平均病程(10.62±7.49)个月。对照组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33岁~72岁,平均年龄(43.39±12.54)岁;PSQI评分(14.76±3.38)分;平均病程(11.76±8.32)个月。2组性别、年龄、睡眠质量、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的诊断标准[3]:以失眠为主要临床症状,其他均为失眠的继发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疲乏不适或白天困倦等;每日睡眠效率(实际睡眠时间/卧床时间×100%)<65%,每周失眠≥3d,连续失眠≥1个月。患者生活独立,无认知障碍。中医主证为心肝血虚证:心烦,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头晕目眩,面白无华,舌质淡,脉虚或细。

  1.3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以心肝血虚证为主证者,年龄18岁~75岁之间,同意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1.4病例排除标准

  (1)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类疾病引起的失眠者;(2)心、肝、肾或其他系统有严重疾病者;(3)1个月之内服用过精神类镇静安眠药者。

  1.5治疗方法

  1.5.1观察组

  基本方:山茱萸60 g,生枣仁15 g,炒枣仁

  15 g,生龙骨15 g,煅牡蛎15 g,当归9 g,炙甘草6 g。兼阴虚火旺者加生地15~30 g,知母6~10 g。兼痰热内蕴者加胆南星3~6 g。水煎取300 m L,早晚饭前服,连续服用3周。

  1.5.2对照组

  给予艾司唑仑片(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891)1 mg/次,1次/d,每晚睡前30 min口服,连续服用3周。

  1.6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以PSQI总分减分率为观察指标来评价疗效,PSQI由7项指标评分相加组成,每项按0~3分等级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总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痊愈:治疗后PSQI总减分率≥75%;显效:50%≤PSQI总减分率<75%;有效:25%≤PSQI总减分率<50%;无效:PSQI总减分率<25%。

  1.7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不良变化。2组患者均配合完成3周治疗。

  3、讨论

  失眠在中医学称为“不寐”,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引起的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症。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阳不交阴则神浮而无所附,故失眠。失眠病因很多,但病位在心,心主神,神不安则不寐,总属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所致[4]。临床中辨证使用适当方剂是治本之法,但有些失眠,特别是神经衰弱性失眠在用酸枣仁汤、归脾汤之类无效后,应用山萸二枣汤养阴血,敛神魂,调阴阳,可以提高疗效。方中山茱萸用量最大(30~60)g,是本方的一大特点,益精血,敛肝魂为君药。炒枣仁和生枣仁,为同一药物的不同炮制形式,相使为用,养心阴,补肝血,安心神。炒枣仁经炒炙而味甘润,益心阴血,安定心神,敛心气和津液,可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枣仁为酸枣仁的生品,清利肝胆,使肝血可藏,安魂定惊,可疗胆热好眠,神昏倦怠之证,两药合参,相反相成,相互协调,调整人体阴阳交汇[5]。生龙骨、煅牡蛎镇心安神、平肝潜阳,与生、炒枣仁共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共奏养血安神之效。通过临床观察,中药复方山萸二枣汤组方合理,临床应用于神经衰弱性失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付秀芹.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11):1635-1637.

  [2]门纯德.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8-99.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4]赵美丽.孔圣枕中丹加减治疗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2):45-46.

  [5]覃甘梅,覃骊兰,蓝毓营.治疗失眠中药药对的应用原则[J].中医药导报,2018,24(5):23-26.


标签:中医内科学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