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年一度的考古工作汇报会举行。栾川旧石器遗址群考古工作新进展、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纱厂西路两座西汉大型空心砖墓的发掘等15个考古项目接受专家点评,其中不乏一批考古新发现。
这些项目,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既有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又有服务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光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刘曙光、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等近20位考古专家对这些项目一一进行了点评。其中,本报曾多次报道的纱厂西路西汉大墓备受与会者关注。
该西汉大墓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等级较高、墓制复杂的空心砖大墓,大雁灯、玉温明等多件出土文物为洛阳乃至河南地区首见,填补了中原考古发现空白。
发掘负责人潘付生介绍,该墓地的西侧又发掘了一座空心砖汉墓,其墓道为竖穴土坑式,长4米,宽1.4米至1.92米,前室中部正对墓门为主墓室,还有耳室、后室、坠室等。
该墓曾被盗过,现存遗物主要分布于主墓室和耳室内,出土遗物36件(套),其中包括铜鼎、铜灯、铜壶、铜镜、铜钱、铜带钩、陶罐、陶壶、陶灶、玉蝉、车马器等。最引人注目的是,该墓中还出土了一枚私人铜印章,铜印章的两面均有印文,一面为“耿大印”,另一面为“耿少翁印”。
潘付生说,该墓和东侧的西汉大墓只有一块空心砖相隔,说明两座墓建造时是有意相连的。由于两座墓葬是暗券建造,因此对应得并不是很好,有错位,但从两座墓葬的连接部位看,两者应为耿姓家庭关系墓葬。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信立祥说,西汉大墓是目前国内发现时代较早、规模最大、墓主人清晰、时代清晰的西汉中晚期墓葬,价值很高。墓葬出土的铜器很厚重,根据出土的五铢钱可以判断,墓葬的年代应为汉昭帝到汉宣帝之间。汉代地下很潮湿,墓主人头戴玉温明是想过和生前一样温暖的生活。
“这两座西汉空心砖墓的墓主人应该是夫妻关系。因为西汉的高等级墓葬,一般夫妻是并穴合葬墓,西边为男性,东边为女性。”信立祥说。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化成也认为,这两座墓葬应为西汉中晚期墓葬,墓主人应该是夫妻关系。墓中没有出土官印,而西侧墓室发现“耿少翁”铜印,也许墓主人是当时的有钱人或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