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医学论文
  • 正文内容

中药在古方和现代美容方剂中的应用

阅读:765 次 作者:周莉江 肖隆祥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19-02-01 14:15:18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免费提供的中医美容论文范文。

  摘要:通过查阅整理文献,本文从中药在古方和现代美容方剂中的概述及中药化妆品现状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揭示中药在美容领域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及科学依据,从而为进一步促进中药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药;化妆品;应用

  随着现代人类对“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理念和对天然植物化妆品的追求,中药美容产品逐渐成为当今消费者追捧的焦点。中药化妆品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由中药制成或是在化学合成物质中添加中药或中药有效成分而成,具备清洁身体、美化外表、改变外貌、增加吸引力作用的物质。明代时期《本草纲目》中收载的具有美容作用的中药近300种[1],其中对中药珍珠记载“珍珠粉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灵芝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另外,唐代《开宝本养》对首乌的记载“益气血、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本草求原》中记载“紫草,痘疹隐隐,欲出未出,色赤干桔,及已出而便闭、色紫黑者宜之,痘夹黑疔亦宜。若痘已齐布红活,二便通调,则改用紫草茸,于血热未清,用以活血而寓升发之义也。若红活,二便滑,及白陷者,忌之。至灰滞而便滑,则又宜虫部之紫草茸,宜参观之”。《金方》载:“用杏仁烧黑研膏,涂治身面赘戎”。可见中药的美容功效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应用且记载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目前国内市售中药化妆品市场已有数百种,大部分消费者对祛斑、美白、延缓衰老等方面的产品需求基本倾向于选择含中药添加剂或由天然原料制成的中药化妆品。中医药美容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中医药瑰宝与现代医药美容技术的完美融合。中药产业又是我国独具特色和优势的新兴产业,而中药化妆品业是中药产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本文就中药在古方和现代美容方剂中的应用及中药化妆品现状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化妆品行业的前景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1、单味中药在古书美容方面的记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记载中有荀草等几种中药的记载,“旬草一服之美人色”,“天婴-可以已痤”。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对中药记载“蜂子,味甘平,久服使人光泽,好颜色”;“白瓜子,味甘平,主使人悦泽,好颜色”;“白僵蚕,味咸平,灭黑,使人面色好”;“白芷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本草汇言》载:“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我国第一部本草专着《神农本草经》上,就载有美容作用的中药25种,如柏子仁久服令人悦则美色,还有人参、黄芪、杜仲、黑芝麻等美容的中药被称为“上品”[2]。

  由此可知,中药也具有美容润肤的作用。

  2、中药方剂在古书美容方面的记载

  我国是最早应用天然药物护肤美容的国家之一,早在殷封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应用胭脂美容的方法,例如用锡粉化妆,并用燕地红兰花叶捣汁凝成胭脂。隋朝时期的《妆台方》作为第一部中药化妆品的专着出现了。在唐朝,中药化妆品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推广。由汉代华佗撰、唐代孙思邈编集的《华佗神医秘传》将中药化妆品的研究与记载带入了高潮。同是孙思邈编着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仅是悦泽、白嫩皮肤和去皱纹的处方就有近20个,药用品种有120多种。王焘着的《外台秘要》中有关中药化妆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其中还有中医美容方面的论述。在宋元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御药院方》等医学着作中也都有中药化妆品的记录[3]。对其中药的美容功效进行了论述。《本草纲目》:“楼实,去手面皱,悦则人面”,“同杏仁、猪胰研涂,令人面白”。据医学书籍考证,我国古代有170余种中药着作记载了1000余首美容方剂,涉及中药300余种,现对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中药做了统计[4]。

  3、中药在现代化妆品中的应用

  3.1市售中药化妆品现状研究

  目前已有数百种中药化妆品应市,例如本土产品如佰草集系列化妆品,主要含有的中药有具有补血功效的白芍、收敛止血功效的白及、利水消肿功效的茯苓等;相宜本草产品中有红景天抗氧化系列、芍药皙白系列、丹参控油系列、杏仁养润系列等;进口产品雪花秀焕颜修复系列含人参;雪肌精乳液含有旋覆花、牡丹皮、薏仁、当归及白蔹。具体(见表1)。据统计,世界中药化妆品每年的销售额已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中药作为功能性化妆品的最好原料,不仅亚洲人对传统中药的接受度较高,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健康观念也在改变,重视传统中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5]。

  从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天然植物类化妆品将成为今后研发最主要的趋势,中草药作为功能性化妆品的最好原料,不仅亚洲人对其接受程度较高,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观念也在改变。目前国际大牌雅诗兰黛、欧莱雅、资生堂、爱茉莉、联合利华、宝洁、汉高等国际化妆品公司巨头都已经启动了在华的中草药项目,耗费巨资研发东方中草药的精髓。未来几年,各大品牌加大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了行业趋势。例如联合利华:在中国成立全球研究中心,近十几名博士研究中药成份;欧莱雅:投入巨资资助中药化妆品的开发,抢注中药化妆品的技术知识产权;雅诗兰黛:在中国设立产品开发中心,开发中药化妆品;资生堂:大力开发中药成份;雅芳:上市中药为特色的化妆品;宝洁:推出系列中药化妆品。

  3.2中药美容与五脏关系

  中药化妆品通常应用于人的面部、身体部位。面部一般都会出现粉刺、青春痘、红血丝、过敏、皱纹等影响人们面容的症状。中医讲求的是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从根本上讲,面部出现以上症状,究其根源其实是与人类脏腑的病变有关。面部不同的部位和颜色也分属于五脏,左颊属肝,右颊属肺,头额属心,下颏属肾,鼻属脾。《本草纲目》中应用的美容方剂实则就是根据皮肤生理特点和美容药物作用机理采用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和外治皮肤病的手法,从而达到内外共治之目的。皮肤是五脏的镜子,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脏腑气血盛衰和功能的正常与否。例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面生黑斑是皮肤受风邪所致;故历代祛斑增白的化妆品多加配白芷、防风等中药,体现病因辨证特点,千金方中润脾膏治唇干枯,体现脏腑辨证。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直接影响到人的面部气色,如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面部会出现黄褐斑、黧黑斑等。中医认为人的皮肤悦泽与否和脏腑功能有密切关系,如果脏腑病变,气血不和则皮肤粗糙,面部生斑。因此,古方美容方剂赢从调和气、调理五脏的功能入手,从而美白祛斑。

  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各器官组织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皮肤变差皆由气虚血瘀所致。与之相对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祛风逐湿、活血化瘀和气血双调等。宋廷生等查阅有关资料总结出:涉及中药配方化妆品收有300多例,其中理气活血、补气养血药使用频率约占55%,祛风燥湿药约占25%,清热泻火、解毒解表药约占15%。例如据文献报道,祛风、除湿药及补益脾肾、活血化瘀药,往往含含有一些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促使黑色素还原、阻碍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黑色素细胞毒的化合物,因而能祛斑增白。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和活血药,前两类通过祛邪、补益、活血以促进毛发的正常生长,并由灰、黄、白转黑[7]。随着中药的现代化,中药化妆品作用机制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推敲,更注重利用现代药理学原理和方法来阐明其美容的机制。

  4、总结与展望

  4.1总结

  中药美容是通过中药美容方剂内服外用,使脏腑阴阳平衡、经络气血调和,进而提高生理功能达到整体美容的目的[6,7,8,9]。通过文献报道分析,中药化妆品发挥的美容功效主要与所含中药成分有关,例如茯苓含有三萜类、多聚糖、卵磷脂、钾、镁等元素,这些物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细胞组织活性等作用;杏仁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可控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同时具有抗氧化功能;何首乌中含有的大黄酸、大黄素、卵磷脂等具有加速血液循环,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含有生物碱的中药通常具有抗菌作用,例如黄连、黄柏中含有的小檗碱,可用于痤疮、粉刺。功能性化妆品通过加入中药有效提取物以达到抗氧化、祛痘、保湿等作用。

  4.2展望

  中药产业是我国独具特色和优势的朝阳产业,是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也是最有可能成为世界医药高新技术板块中最具活力前景及容纳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重要领域,中药化妆品业将是中药产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0]。

  中药在美容方面应用广泛且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仍有不少瓶颈亟待解决。目前市场上的中药美容产品种类除了外用制剂,另有活血调经的益母草口服液,益肾乌发的七宝美髯口服液等口服制剂,但科技含量有待提升,且缺乏新型。笔者认为有如下两点原因:一是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目前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已知成分及有效部位的药理实验、结构测定上,对未知而实际存在的美容成分研究少且不够深;二是在提取制备工艺方面,仅仅是以中药提取有效部位或仅有的一两个有效化学成分作为其主要成分;相比于国际高端品牌的化妆品,通常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分离技术、有机膜超微滤过系统、高速离心、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有效单体成分。三是现代中药化妆品添加成分应对其进行监控,以制定一套关于中药化妆品质控体系监测的制度。

  参考文献:

  [1]樊玺.中医美容方药发展史[J].吉林中医药,2008,28(1):73-74.

  [2]王本泉,白云.中药美容古今谈[J].中国保健,1997,18-18.

  [3]温疆华.辛温药物在中药美容中的应用及理论基础[J].西部中医药,2007,20(10):19-19.

  [4]宋廷生.发展中国特色的天然化妆品[J].日用化学工业,1990,(6):29.

  [5]黄霏莉,徐大鹏,范晔.试论中药化妆品的特色与优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0(3):20-24.

  [6]胡侃,李向阳,广丰.全面解读中草药化妆品市场[J].中国化妆品:行业,2008(10):24-31.

  [7]张萌,陈士林.中药化妆品的研发现况与发展前景[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3):2457-2460.

  [8]丁慧.中药化妆品的应用与发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3):185.

  [9]石宇,李德如.中药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8,17(5):766-768.

  [10]胡羽添,汪学军,陈孝银,等.中药化妆品--古老而新兴的中药产业[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62-165.


标签:中医美容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