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资讯
  • 正文内容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统一

阅读:876 次 作者: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发布日期:2019-03-16 08:59:52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学术资讯。

  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实践,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出发,以宽广的政治视野,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标志性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使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两者有效融通、顺畅切换,在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基础上达成政治共识,是当前政治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统一的逻辑前提

  话语是指特定的社会语境下,国家、组织或个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所使用的具体语言行为、表达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效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范式的言语方式与表达方式的集合就构成了一定的话语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植根中国政治实践,反映人民政治愿望的话语表达,政治话语经过一定的方式汇集在一起,就构成政治话语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是当代中国学者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发展推动力量、发展趋势等经过理性分析之后所形成的概念、范畴等带有学理思辨性的言语,这些言语经过分类梳理汇集在一起,就构成学术话语体系。

  界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1页)政治话语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所使用的概念、思维方式、表现形式虽然各有其特点,但是两者都是长期社会变迁和文化演化的结果,都必须植根于所处时代的社会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强调立场观点、突出价值判断、表达简明形象,具有人民性、民族性、意识形态性、广泛的社会影响性、统一性等特点。统一性是政治话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当前,从国家层面强调“四个意识”,实质也是强调对政治话语认识理解和贯彻执行上的统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强调缜密严谨、突出理论思辨、表达委婉抽象,具有主体性、民族性、独立性、学术圈内的影响性、多样性的特点。换言之,就是既要尊重学者的个体差异性,又要有政治立场和站位。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的技术和设备的大量引进,西方的政治话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话语进入中国,尽管我们拥有自觉抵御西方政治话语的自觉性,但也难以完全防范西方政治话语的渗透。由于当代西方世界处于国际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中心,再加上一些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肆意歪曲和对西方政治价值观的美化粉饰,不仅造成部分社会主义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选择性遗忘,而且也使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出现了政治话语上的选择性失误。以波普尔、哈耶克和伯林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极力否定和贬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否定人类历史的进步性和规律性,认为“历史的预言是一种江湖骗术。我不相信历史规律,特别不相信进步的规律这类东西”。(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520页)从而抽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从学理层面理解,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结果。

  由此可见,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的统一,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学术话语太多地偏离主导性政治话语方向,都可能会危及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统一的价值基础

  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内涵,这一实践活动的突出特征和重要意义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项重大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构成了一场前无古人、空前复杂的社会变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和思维空间。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必然引起中国政治和社会领域出现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创新,也为两种创新打开了思维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内容丰富,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理政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严密完整的政治话语体系,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新境界。其中,既有“不忘初心和中国梦的价值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共建共治共享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体系”等政治话语,也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这些富有创新性的政治话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好评,也极大地提振和增强了中国人民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信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政治话语创新需要中国理论研究和学术话语的及时跟进。要改变中国在国际政治话语权格局中的地位,除了通过政治话语创新大力提高“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增信释疑能力之外,还要通过学术话语创新,提出亟须创造性解答的大问题、真问题和新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状作出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学术话语体系,增强“向世界证明中国”的话语创造能力和影响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创立的几乎所有方法,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体系中汲取重要理论养分。有学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强调了科学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当代中国的政治学者应更加注重向实践学习,更多地关注现实,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从以研究‘知识’为主转变为以研究‘问题’为主,更多地采用实证性与经验型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中发现规律、归纳与提炼理论;注重政治学研究的原创性,注重专门知识的发现和发明,从专门知识中提炼普通知识,而不是相反。”(房宁:“谈谈当代中国政治学方法论问题”,《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1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统一的运行机制

  从必要性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之间的转化是不同领域、不同表达方式的一种互相呼应的相互转化,这种呼应体现了刚性特征,以一种直接的、可感知和不可抗拒的方式,在动员、整合社会力量方面起着显性的牵引作用;学术话语是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基于理性判断对于社会现象、大众行为的一种基础性、原则性的解释,代表的是学术共同体或学者本人的认知和判断,体现了学术权威或学者人格魅力的柔性特征,通过传递思想、知识、价值观,以一种间接的、形而上的、柔性的方式,在倡议、凝聚社会力量方面起着隐形的助推作用。

  从可行性来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之间的转化运行机制已经形成,并发挥着积极作用。学术话语通过特定的途径转化为政治话语,发挥着政治智库的作用,这种转化主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经由一定的筛选机制完成。站在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提高学者的政治敏锐性和理论自觉性对于政治话语及时转化为学术话语至关重要。因此,政治敏锐性和理论自觉性就是一个学者对于政治话语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话语转化能力,政治话语一旦成功转化为学术话语,就形成了自己的特定概念和规范,赋予政治话语新的深度和学术生命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之间的转化不是单向性转化,既可以是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也可以是学术话语转化为政治话语,还可以是学术话语转化为政治话语,再由政治话语回转到学术话语。当前,党的创新理论向世界的传播主要以政治话语为主,需要实现从政治话语向学术话语的转化和拓展,并注重用学术话语阐释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对党的创新理论作出系统性、学理性解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统一的智慧凝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对于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不论是政治话语还是学术话语,需要达成统一性的共识,即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根本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绝不动摇。在坚持政治共识统一性的前提下,从直面问题出发同忧同虑,尊重和包容学术话语差异,允许甚至鼓励不同学术观点和意见,形成既有相同政治方向又有生机活力的不同学术话语的良好氛围。另外,还要在诸多学术话语差异中寻找共同点,从中凝聚发展共识、改革共识、法治共识、反腐共识,在利益分化的场域中寻求利益平衡点。

  西方世界根据自己的政治分析理论对中国发展的预测一直在进行,但每次都没有应验,中国发展的速度、韧劲和持续性远远超出了西方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的诠释能力。对于西方一些理性的学术声音和善意的提醒,我们应该以开阔的胸怀,通过政治对话与沟通、学术互动与交流,使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偏差降低到最低程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史上蔚为壮观的事业,要积极投身于这场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社会革命之中。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统一性角度来看,共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凝聚:第一,应该从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是否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权衡和考量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目的正当性;第二,应该从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是否有利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上,考量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行为正当性;第三,应该从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考量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结果正当性。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大厦必须从话语体系这一基础性工作开始。中国的政治家和学者要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世界秩序深刻调整之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宽广的视野把握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在话语上不断作出新提炼,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标签:学术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