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资讯
  • 正文内容

学术传播:学术编辑的价值与职责

阅读:499 次 作者:马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日期:2019-05-23 08:41:54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学术资讯。

  一直以来,学术编辑的身份定位都是基于其与学者的关系来讨论,无论是高不可及的学术引领还是为人作嫁衣的职业焦虑,都体现了以学者为参照的二元对立视角。事实上,现实的学术编辑活动往往更为复杂,其处在由学者、机构、政府、基金等多元主体互动交织的学术场域中,若仅以学者为参照来实现学术编辑的身份认同,反而模糊了编辑作为学术分工存在的真正价值,也无助于我们在当下变动的环境中明确学术编辑的立身之本。因此,只有将学术编辑活动置于整个学术场域乃至更宏阔的社会格局中来考察,才能把握其存在的根本意义。

  保持学术价值感知能力

  彰显主体性

  由于学者在学科背景、学术能力、认知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学术生产活动呈现纵向层次化、横向圈子化的分布格局。同时,学者的知识创造活动遵循生命周期规律,都会经历初创—发展—成熟—衰退的学术生涯,这意味着学术生产的中坚力量亦会随着时间而完成代际更替。尽管学术生产的时空格局纷繁复杂,学术传播媒介却始终是先进学术生产力的展示平台。因为以发现与挖掘学术价值为专职的学术编辑,始终保持对学术前沿的执着与敏锐,重视学术生产中坚力量的崛起与创新。可以说,正是在学术编辑的职业坚持下,学术传播始终拥有生机盎然的源头活水。

  扩展和深化学术交往是学术编辑的重要工作。随着学术期刊评价成为影响学术资源流动的重要机制,学术期刊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争取和提升稿源质量,学术编辑除了维护和更新来稿系统外,更是积极参与各种学术论坛、研讨会议、工作坊等学术活动,及时捕捉最有价值和最具学术潜力的研究成果。不过,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某些短视和功利的交往行为,集中表现在对成名学者的过度依赖,收割既有学术发展成果,不仅增加了著名学者的科研压力,无形中稀释了每篇稿件的学术价值,也限制了新生代学者的发展空间,并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与学者执着于某一领域的专业素养不同,在经年累月的文献阅读和积极主动的学术交流中,默会习得的学术价值感知能力,是学术编辑能够担当价值发现活动的重要保障。这种能力素养融文献脉络、知识结构、价值倾向、视野格局、思想理解能力于一体,具有专业共性亦有自身个性。只因学术编辑的价值感知活动常常处于缄默状态,当前对此的讨论或流于一般编辑活动的笼统归纳,或偷换为学术写作的要领分析,无视学术编辑独特价值认知活动的真正打开方式。

  虽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价值评判难以达成共识,但是研究对象的多样化亦有规律可循。任何理论和思想都会经历萌芽、发展、成熟、反思、沉寂、复活、创新等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具有相异的知识形态和价值期待,对于创新路径的理解亦有不同。同时,学术成果涉及学科门类庞杂、研究范式多元,论文的类型亦有差别,不同研究形式其学术价值的评析依据亦会有所差别。因此,编辑的学术价值认识活动仍需更多细致深化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论证学术编辑的专业独立性。

  推动学术成果

  进入社会公共传播系统

  在早期的科学交流中,学者们主要通过面对面交谈和书信往来建立学术联系。私人领域的交流方式因言说可及范围有限,较少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学术文本的规范亦不常见。学术期刊的诞生,不仅成就了更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其自身亦发展为学术场域中的重要成员,从早期的传播媒介逐渐成为依托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认证机构。

  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可以通过人际对话、小型研讨、会议演讲等多种传播形式,从沟通的效率和意义来看,也许规模越小越有可能进入深度交谈。但是,只有源源不断的优秀学术成果进入公共精神领域,才有可能实现学术积累、传承和发展。同时,现实的科研考核体制更是注重论文、专著、项目等显性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亦是鼓励学术成果的公开社会化传播。

  学术生产活动规模庞大且数量繁多,能进入学术传播渠道的仅是冰山一角。同时,凝结着学者理性思考和价值选择的个性化文本,只有经过学术编辑和评审体系的认证,才能转化成社会性的精神劳动产品,进入公开的学术传播渠道。作为学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学术编辑的选编权并不是个体意义上的权力。虽然编辑实践外在体现为个体活动,但是编辑实际上处于组织性与个体性身份胶着并存的状态。

  编辑工作是在出版机构的组织安排下展开的个体行动,而学术期刊是出版行政管理系统的基础环节。整个学术编辑队伍制度化日常化运转的意义在于动态维持一套文本规范,这套规范与学术文化、意识形态、社会环境、机构宗旨等方面的要求息息相关,它规定了什么样的学术文本能够进入社会公共传播系统,学术编辑只是在这套规范制约下能动的执行者。除了组织学术共同体内的评议与认证外,编辑实践对于学术场域和社会精神领域更为关键的意义在于,为学术话语生产与文化制度规范提供协商互动的空间。所有学术论著都是以学者自觉探索为主导,在与审稿人和编辑的评审规范相互协商后的产物,或许这一最终文本抹去了个性的棱角,但确是最适宜公共传播的版本。

  围绕学者需求

  实现信息服务的提档升级

  随着研究队伍的日益壮大,学术文献数量呈迅猛增长态势。媒介技术的发展亦为学者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大型数据库、纸质媒体(学术论著、期刊、报纸)、网站与论坛、社交媒体等,都能够为学者的科研工作提供文献检索、前沿资讯、研究方法等支持。但是当前以搜索工具为主的发现方式,只能根据字符相似进行文献推送,相关的知识背景、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理论和方法、材料数据等则需要学术编辑在语义理解基础上的归类推荐。因此,面对数字技术对学术环境的渗透,学术编辑的传播工作需从原先纸本时代对学术文本的精选优化升级到围绕学术研究进程为学者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上来。

  面对扑面而来的新媒介、新应用,学术编辑被迫在工作内容上叠床架屋,不断增加各种信息载体的操作技能,然而个体的技术素养和时间精力有限,不能精通所有的媒介形式,这种全面出击的应对方案也无助于有效提升学术影响力。事实上,要实现学术编辑传播工作的提档升级,必须深入了解学者研究导向的信息需求特点,考察学者对各种学术媒介的使用偏好,在此基础上方能利用多元化的媒介平台发布适配的学术信息。

  数据库是学者使用较多的信息来源。调查发现,学者搜索时最关注的并不是引用数据,而是研究议题的相关性以及研究者的情况。为了提高与学者需求相关文献的可发现性,编辑要注意文献关键词和篇名的提炼与归位,尽可能使得文献重要内容进入与其相关的研究领域的搜索范围。目前很多学术期刊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来提高学术影响力,但大都是纸质期刊目录或文章的迁移,并未注意到公众号为学术期刊开辟的机遇窗口。学者在使用微信时,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浅阅读状态,对学界动态、研究方法、科研经验等有助于提升学术研究能力的内容最感兴趣。因此学术公众号需要建立目标用户画像,在信息推送中更注重挖掘学术增长点、可资借鉴的理论文献、示范意义的研究视角。

  总之,在以科研考核体制、学术评价机制为核心动力的学术场域中,学术编辑与学者一样都是积极的行动者,两者在学术生产和传播的不同环节中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术传播是学术编辑主体性的体现,是贯穿学术编辑活动的核心要领与价值旨归。面对传播技术与学术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履行学术传播的使命上,学术编辑任重道远,仍需上下求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标签:学术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