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文艺论文
  • 正文内容

美术院系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探索

阅读:913 次 作者:蔡萍 来源:期刊网 发布日期:2019-07-10 14:14:58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免费提供的美术艺术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先分析了学分制管理的创新思路,包括准确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优化、创新教学内容,随后介绍了学分制管理创新的基础内容,包括修整教学计划、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管理;教学资源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中对于人才的质量要求也相继提升,在这种条件下,需要积极创新学校中的管理措施,从而培养出新时期所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有效摆脱传统教育机制下的教学弊端,寻找符合我国高校美术院系实际发展状况的教学管理措施。

  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创新思路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能够对教学管理方式产生直接影响,决定着人才的质量规格。不管实行什么样的教学管理方法,都需要将教学目标作为第一位。高校中的美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为此需要制定符合专业特色和高校实际情况的培养目标。在目标定位不准的条件下,会导致师生之间没有共同的着力点,导致学生把美术这门学科当成一种知识来记忆,而非艺术素质去培养。按照美术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应该从以下两种层面入手,对教学管理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第一,培养综合素养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需要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其中比较重视技能的提高和培养,技能便是教书育人和艺术表现技法。第二,是培养拥有良好可持续发展潜能的艺术专业人才,对于高校中的美术专业来说,并非是要培养通才,而是要培养出高质量专才,但同时还要为学生日后自我提升和完善发展预留充足空间[1]。

  (二)优化课程体系

  学分制不是单纯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多增设几门课程,而是要利用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和普通教育课程的结构体系,促进育人意识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课程是否可以展现出教学目标实际要求,主要是由课程结构所决定的,看其能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为学生成长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条件。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之后,便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形成学分制相关教学管理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学分制要求作为基础依据,始终坚持这一指导思想,展现两种原则。指导思想是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为了发挥出师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充分结合学生的发展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将教师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一种教师主导的,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化特征的课程体系。两种原则是目标固本性原则和灵活选择的原则。其中目标固本即按照相应的培育要求,把美术系中的专业课程划分成教学实践和课程教学等两种内容,从课程结构方面出发,转变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形成一种实践教育综合发展模式。灵活选择性,即将排课制转化为一种选课制,能够让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灵活选择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和课程内容,随后选择满足自身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素质培养[2]。

  (三)创新教学内容

  实施学分制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选择性和自主性,可以按照自身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和就业需求来构建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此需要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指导和教学内容。第一,应该按照实践性、前瞻性和先进行等原则改革教学内容。促进学分制落实,将选课权利交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课程吸引力发挥着巨大作用,一些浅显无用、乏味枯燥的课程将会被淘汰,为此需要教师积极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各种个性化教学内容。第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不同课程拥有不同学习方法,学生应该结合自身个性基础和学习习惯来选择不同学习方法。尽管在学分制管理下,学生选择权相继提升,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这种自主性不代表可以忽视学生指导,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学生的指导力度,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美术专业教师需要找准学生兴趣所在、美术素养缺陷和培养入手点,随后以此为基础实施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育资源持续增加的条件下,将教育资源优势全面发挥出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教师加强科研探究,把新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当中。

  三、学分制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基础内容

  (一)修改教学计划

  高校中的专业教学计划是一种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突出表现,同时也是学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为此,学生可以按照学分制相关要求,根据高素质、高能力、宽口径、厚基础等原则对美术专业中的教学计划进行重新修订。第一,需要以创新教育、素质教学理念为基础修订教学计划,此外还要明确学生是教学中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者,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化发展。第二,课程结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两大板块,其中的两大板块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需要进一步提升第二课堂、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重,其中选修课是52分,占学分总量的32.7%。第三,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应该把选修课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当中,比如拥有较强基础性的选修课,版画、雕塑、计算机应用、艺术美学、装潢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基础等,并形成两种层次不同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可以充分结合自身的基础条件、爱好以及兴趣选择必修课程。第四,制定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学生加快学习速度,尽快完成专业规定学分,随后在学习其他专业的辅修课程,但不许学生提前毕业。学生还可以适当放慢学习速度,延迟1到2年在毕业,学生可以中途休学两次,但每次的休学时间不能超出1学年。

  (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第一,可以实施导师制,为学生提供资助学生、安排的机会。因为当下大学生的自主培养目标比较模糊,因此无法优化选择符合目标要求的学习方案,为此需要实施导师制,导师应该按照学生发展特点、志向以及特长指导学生形成个人学习计划,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方面的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专业方向,按照学校课程条件以及学生实际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指导学生进行合理选课,优化知识体系结构,通常情况下,每十五名学生便要匹配一位导师。第二,形成课程、宿舍、系三位一体的体系机制,促进学生会管理职能的转型升级,学生会可以直接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形成宿舍楼团支部,以此为基础,进行各项工作,随后将学生党支部作为核心,针对学生开展各项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3]。第三,坚持课堂常规管理和目标管理共同发展,学分制主要思想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独立者。为此需要充分引导学生、支持学生,为学生提供服务,并从过程管理,逐渐转向目标管理。从行政管理,转为教学内容管理。为了提高课程质量,可以建立起学生、教研室、系、学院的四级教学监督机制,其中督导员需要进行随机听课,并抽查教学状况,加强学生管理,不管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只要存在两次无故旷课,便无法获得该门课的学分。

  (三)做好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主要是指不在教学计划之内的教学活动,具体包括有偿性的、公益性的、健身性的、知识性的、政治性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是外在,而是内涵,第一课堂中是一种普遍性要求,而第二课堂中则是特殊问题,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针对第二课堂,可以设置课外必修学分,从0.5到3之间,学分水平不同。学生只能在积累十个学分后才能顺利毕业。第二课堂的学分获取途径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渠道:第一是竞赛活动学分,主要是通过参加系级、院级、省市级、国家级等组织的学科竞赛,按照奖励的名次和等级给予相应的学分。第二是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学分,学校可以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各种事件活动,并设置相应学分。第三是艺术创新学分,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同时也是美术的灵魂所在,为了将学生创新潜力全部激发出来,可以设置创新学分,针对学生的一些科研论文、小发明和小创造,可以提供相应的奖励学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尤其是对于高校中的美术院系来说,在现代化社会中创新性的作用越加突出,为从需要积极转变高校中的教学管理措施,培养出创新性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岳阳师范学院课题组.地方高校美术院系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86-88.

  [2]何珍.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探索——以二级学院美术学院教学管理为例[J].内江科技,2016,37(3):20+63.

  [3]狄岱岳,黄红霞.以利用和服务为导向管理高校美术院系教学档案[J].文教资料,2013(13):169-170.

  作者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标签:美术艺术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