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中心 学术论文 教育论文
  • 正文内容

解决幼儿园转岗教师工作问题的策略

阅读:948 次 作者: 来源:学术网 发布日期:2019-08-04 16:03:18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学术论文库免费提供的教育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学前教育师资欠缺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极不相适应。因此,2010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为贯彻落实《纲要》的规定,国务院又颁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随着国家政策的颁布,为了达到幼儿园教师资源配置,部分中小学富余教师分流到幼儿园任教,幼儿园转岗教师这一新型群体开始出现和发展。他们解决了幼儿教师的不足,为当前学前师资输入了“新鲜血液”。但实际工作中他们由于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影响,教学不适应,工作压力大;加之社会认可度低,价值得不到应有体现,使幼儿园转岗教师在工作中面临诸多困境。

  一、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工作困境归因

  1.专业认同不强烈

  长期以来社会对幼儿教师的看法存在误区,人们认为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起到重要作用,被认为只是照看幼儿的“保姆”。幼儿园转岗教师在转岗之前任教于中小学,他们受到社会、家长等的尊重,但在转岗之后得不到认可,心理落差较大,影响了转岗起始的专业认同。此外,幼儿园内部的环境对转岗教师的专业认同存在一定影响。幼儿园转岗教师作为“经验新手”,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上有经验的幼儿教师不愿意和幼儿园转岗教师搭班。甚至有些幼儿教师误认为,幼儿园转岗教师就是“不会或不能胜任中小学教学才被分流到幼儿园”。错误地认为和对待转岗教师,没有给予他们信任和尊重,对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专业认同产生负面作用,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2.专业水平较低

  幼儿园转岗教师虽然在中小学工作期间有着丰富的教学及班级管理经验,但转岗之后,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存在差异,对幼儿教育知识和经验不足,这些给他们实际工作带来了一些困境。一方面专业知识欠缺,教学“小学化”现象。幼儿园转岗教师缺乏对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他们在教学中没有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受先前中小学教学的影响,他们认为,幼儿教学和中小学一样,都是传授知识,丰富幼儿对各种知识的储备。因此,加剧了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现象。另一方面专业技能不高,工作中力不从心。幼儿园转岗教师大多没有学前教育背景,尽管转岗过渡时期转岗教师接受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但是幼儿园转岗教师自身弹、跳、画、唱等艺术技能薄弱,环境创设与利用、游戏活动指导、教学组织技能等方面经验不足。总之,由于受非幼儿专业水平限制,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徘徊与迷茫。

  3.自我发展动力不足

  幼儿园转岗教师大多是中小学教师转岗分流到幼儿园。首先,他们已经积淀了丰富的知识和一些教学管理经验。其次,幼儿园转岗教师年龄偏大,在教育教学观念上“经验主义”。他们认为中小学教学和幼儿园教学差不多,因此,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再去学习以提升自我专业发展。众所周知,专业发展的主动性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可转变他们的工作态度。这样必然会给转岗教师工作带来新的发展。

  幼儿园转岗教师发展动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也由于实际工作量与所得劳动报酬没有形成相应的对等。客观上说,幼儿园工作时间长,没有可以灵活支配的时间,教育对象且有特殊性,因此,幼儿园转岗教师工作压力较大。在经济待遇方面,由于政府没有根据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特殊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鼓励措施,也影响了幼儿园转岗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培训少且低效

  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师干好工作的润滑剂。大部分幼儿园转岗教师由于对幼儿的特征及幼儿园教学特点缺乏科学地认识与把握,幼儿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渴望培训学习,提升专业发展。但是目前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培训没有得到重视。幼儿园转岗教师作为“边界跨越者”没有得到地方政府和幼儿园的重视,培训机会较少且缺乏制度保障。第二,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形式主要是专家讲座,强调“学习”,忽视“实践”;强调“岗前培训”,忽视“职后跟踪培训”。[1]第三,培训忽视幼儿园转岗教师本身的特殊性。培训中没有结合幼儿园转岗教师之前养成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培训,培训没有针对性。幼儿园转岗教师由于自身情况,加之培训少且低效,因此,在工作中遇到许多问题,使他们陷于困境,不能自拔。

  二、解决幼儿园转岗教师工作困境的策略

  幼儿园转岗教师面临诸多工作困境,这些困境制约着幼儿园转岗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与专业发展,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因此,需要教师自身、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培训机构等多个层面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解决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工作困境,促进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

  1.重塑专业认同,追求自我发展

  (1)重塑专业认同。专业认同,是任何一个专业人员从事本专业的最初点。幼儿园转岗教师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固然对职业有不同层面上的理解,但是转岗之后,幼儿园转岗教师已经成为幼儿园的成员,要主动增强专业认同感。首先,摒弃错误认识。幼儿教师不是被社会误认为的“保姆”或“照顾者”,而是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幼儿教育知识理论与技能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幼儿教育教学者。

  转岗教师并不意味着不合格,而是新时期幼儿教育发展中的工作需要。其次,转变已有的教育观念。幼儿园转岗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都需要基本教育知识与教学技能。两种职业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为了教书育人,在本质上没有必然区别。再次,政府要重视幼儿园转岗教师,要正确引导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2)追求自我发展。为了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及提升专业发展,幼儿园转岗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采取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第一,树立自我发展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自我发展的觉悟。认清自己对幼儿教育的儿童观、教育观。第二,主动采取行动,提升自我发展。首先,自觉主动学习。作为幼儿园转岗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要不断地学习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加强自我反思,以提升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其次,分享团队智慧。对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主动向同事请教,汲取优秀教师的丰富经验。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分享团队智慧。再次,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向专家、优秀幼儿园教师学习先进的幼教方法和艺术,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胜任力。

  2.规范准入机制,完善制度保障

  (1)规范准入机制。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幼儿成长与发展直接受幼儿教师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幼儿园教学的独特性,严格规范幼儿园转岗教师准入机制。第一,基于教师兴趣转岗。当幼儿园转岗教师对幼儿教育感兴趣时,他们才能够真心地热爱幼儿教育事业,适应园内生活,不断学习与发展。第二,依据专业背景转岗。对于初始学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应“优先”转入,专业对口入职与转型就更顺利。[2]第三,考虑年龄因素转岗。与年长教师相比,年轻教师更具有精力、活力,可塑性更强,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更容易发生改变。

  (2)完善制度保障。幼儿园转岗教师在规范准入机制的前提下,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要完善制度保障。首先,必须严格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合格后方能转岗。岗前培训内容不仅学习幼儿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幼儿园转岗教师的职业精神,使他们认识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他们会乐于工作,甘于奉献。其次,保障幼儿园转岗教师持续的岗后培训。在幼儿教育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加强持续的岗后培训可解决转岗教师教学的实际问题,增强他们工作的信心。再次,关注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切身利益。幼儿园转岗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如意,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如给予幼儿园转岗教师经济待遇提升、职称评定倾斜等,进而鼓励幼儿园转岗教师认真工作。

  3.尊重、信任,构建园内共同愿景

  (1)尊重与信任。幼儿园不能因为幼儿园转岗教师从中小学转岗到幼儿园,或为幼儿园新手,而忽视了他们多年来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奉献。他们积累的丰富教学与管理经验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幼儿园要尊重、信任幼儿园转岗教师。幼儿园的“大事情”应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纳其合理化建议。在幼儿园工作管理上让他们拥有知情权、决策权与监督权;在班级保教工作中,让他们多参与班级活动、体育活动、游戏活动及家长工作。[3]这种尊重、信任不仅使幼儿园转岗教师感觉到自己是幼儿园中的一员,而且使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个人价值得以展现,增加了他们继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信心。

  (2)构建共同愿景。一个组织中,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使得个人愿景汇聚融合,形成共同持有的意象或图景,即为“共同愿景”。[4]在幼儿园教育中,共同愿景就在于改进教学,促进幼儿发展,园内所有教师都要围绕共同愿景从提升自我到共同发展。幼儿园转岗教师作为园内教师之一,幼儿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园转岗教师提升自我发展。第一,采用师徒制。幼儿园可以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让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幼儿园转岗教师,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更新教育观念。

  第二,开展园本培训。幼儿园应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园本培训。如通过与专家对话实现专业引领,观念更新;通过与同伴对话实现同行互助,技能提升;通过与自己对话实现专业反思和知能储备。[5]这样会让他们感受到园内和谐、工作有趣,为实现幼儿园共同愿景而努力工作。

  4.设置针对课程,探索有效培训方法

  (1)设置针对培训课程。幼儿园转岗教师虽然已经拥有一定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经验,但是由于转岗他们工作并非得心应手。因此,培训机构在对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时要了解他们的培训需求,要充分考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特殊性,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培训课程一方面涉及幼儿园转岗教师欠缺的幼儿教育基本知识与技能,如幼儿游戏、课程开发等;另一方面帮助幼儿园转岗教师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会他们处理幼儿教育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是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幼儿园转岗教师增加对工作的认同感。

  (2)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培训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培训,其培训模式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和持续跟进相结合原则,使幼儿园转岗教师转变观念、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增强对幼儿工作的热爱。因此,在开展培训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基于需求的培训导入。培训机构在培训之前要对幼儿园转岗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基本调查,了解他们的问题与需求,培训内容应根据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实际需求而定,进而开展理论和实践学习,使他们的培训学有所得,从而激发他们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开展理论研修。幼儿园转岗教师转岗之前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他们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知识储备不足。在理论研修过程中,聘请专家、学者对幼儿园转岗教师进行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师德等方面的专门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三是深入实践学习。幼儿园转岗教师可以到幼儿园,近距离观察优秀幼儿教师安排的幼儿园环境及班级一日活动。体会他们如何带班、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户外活动、解决孩子们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与家长沟通等。[6]

  除此之外,鼓励幼儿园转岗教师积极参与体验优秀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游戏组织等活动,学习优秀幼儿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策略。

  四是问题切入,专题互动培训。专题互动培训要求专家和幼儿园转岗教师采用交流、探究的互动方式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特殊问题。一方面由专家和优秀幼儿教师以问题为切入点做专题交流报告;另一方面由幼儿园转岗教师提出问题,专家和优秀幼儿教师给予解疑答难、示范指导。这种专题互动探究培训模式能充分地调动转岗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有效解决实践方面的问题。

  五是注重跟进指导。很多培训机构通常认为集中培训结束,培训就结束,没有意识到跟进指导应当属于完整培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没有进行跟进指导。跟进指导可以促进幼儿园转岗教师发现问题、反思教学、总结经验,帮助幼儿园转岗教师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因此,培训机构和学科专家要从认识上改变原有观念,把培训的跟进看成是培训过程的一部分。跟进指导未结束,培训就未完成。[7]

  培训机构应采取多种跟进指导方式:一方面让学科专家、优秀教师深入到幼儿园转岗教师的课堂中;另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平台,使虚拟跟进和现场跟进相结合。通过跟进指导不仅让幼儿园转岗教师提高专业水平,而且使他们感悟到工作的责任感。

  幼儿园转岗教师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特殊教师群体,是我国幼儿师资短缺背景下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由于幼儿教育工作需要,他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告别了他们熟悉和得心应手的中小学教育,转岗到全新的幼儿教育当中。对幼儿园转岗教师来说,转岗意味着“二次创业”。在幼儿园转岗教师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的过失,社会理应给予理解和尊重。在他们教育教学与实践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培训机构等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教与学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摆脱工作困境,鼓励他们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地容.农村转岗幼儿教师的生存困境与出路[J].教育评论,2015(10):120-124.

  [2]唐伟华.转岗教师的心态管理[J].教育导刊,2007(1):35-36.

  [3]钱海荣.共同愿景:学校文化之魂[C]//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草根化研究:追寻教育理想与学校使命.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0-345.

  [4]蔡军.幼儿园转岗教师的使命、危机与救赎[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6):79-81.

  [5]陈秀兰.王娇艳.农村转岗幼儿教师职前培训的意义与有效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14(4):43-48.

  [6]宋岭.靳超.教师培训跟进指导的本质与策略[J].成人教育,2015(10):81-83.


标签:教育论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