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教师培训管理已成为影响教师培训成效的关键因素。山西省某民办幼儿园J园以园本培训为主、以特色课程开发为手段、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根据教师特点培养、指导与监控适时到位等为主要特色的教师培训管理,为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管理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管理
教师培训管理已经成为影响教师培训成效的关键因素,教师培训管理的无序会成为制约教师培训发展的瓶颈[1].笔者通过对山西省幼儿园教师培训管理调查发现,各地幼儿园教师培训及管理情况不一,有很多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导致对教师培养和培训投入力度不大,效果欠佳。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如何走出困境,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促进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成长,J园模式值得借鉴。
J园属山西某文化公司旗下主园,该园幼儿人数270人左右,从托班到大班共设立9个班级,教师总数36人,其中本科学历的教师9名,专科学历的教师17名,幼师或中专学历的教师10名。男教师5人,其中本科学历者3名,专科学历者2名。根据公司与幼儿园发展需要,教师队伍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幼儿教师,主要从事班级管理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另一部分是音乐培训师,主要负责音乐课程的培训和新课程的教研与开发,同时部分幼儿教师承担着音乐培训师的职责。J园师资队伍相对稳定,以1年为周期,只有一两名教师离职。
一、特色分析
(一)以园本培训为主
调查结果表明,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项目大部分是针对幼儿园园长等领导层展开的,针对民办幼儿园普通教师的培训少,普及程度较低,因此,园本培训成为民办幼儿园的主要培训途径。J园根据自己发展特色构建以园为本的培养模式。通过师徒结对、教研、技能训练、专题培训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室是其教学研究的主要基地。教研活动在每周六上午进行,主要形式有教师观摩课、课程试讲、戏剧排练、区域材料研讨、手工制作等;技能培训主要是加强教师在音乐、舞蹈、弹唱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幼儿园在每个寒暑假抽出约两周的时间对教师专题培训,由园长和外聘专家进行五大领域的培训,其中以艺术教育领域为主,此外还有蒙氏、洪恩英语等订购教材的免费培训。
(二)以特色课程开发为手段
课程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核心,音乐是J园的特色课程。J园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并在课程开发与应用中成长。J园根据教师的不同特长和需要,每位教师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主要承担课程开发和培训任务;带班教师在课程开发后,将所开发的课程运用到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通过多年的积累,J园出版了一套幼儿园音乐教材和教参资料,教师在教材的编写中做了很多工作。这有利于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也有利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更有利于激发其积极要求进步和不断学习的欲望。
(三)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教师职后培训以理论为主,但单纯的理论培训不能完全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J园在理论培养的同时注重实践,通过具体的活动操作加强教师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首先,定期进行舞蹈、戏剧等排练。每周二、四、六晚进行排练,定期进行汇报表演,排练过程中或表演后都要进行交流指导。其次,开展教研活动。每周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试讲练习、戏剧活动研讨、教学问题研讨和大型活动方案的模拟操作等。再次,通过大量的公开课和观摩课督促教师自我评价与反思,以此加强教师的自我完善。最后,幼儿戏剧展演活动。教师负责班级幼儿戏剧课程的多方位渗透式教育和具体排演,这些对教师来说又是一项新的挑战。
(四)培养具有针对性
J园能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潜能,根据教师发展的意愿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一段时间的保教工作后,教师潜能得到开发,有的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加入课程开发团队,有的教师参与课程培训等,均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教师W起初在音乐课程培训方面效果并不明显,但园长发现其潜质,认为主要是唱得太少,因为技能是习得性的,所以让其多唱多听音乐,找音准。该教师现在音准把握准确,不仅进行音乐教学而且参与了培训工作。
教师C是一个能力较强的人,在与人交往及工作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有很强的自信心和工作能力,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但园长觉得长期下去,该教师会好高骛远,需要适当的打压,让其走踏实每一步,稳扎稳打,小步走路,这样的成长才是最好的。目前教师C已经成长为优秀的音乐培训师。
(五)指导与监控及时到位
有很多幼儿园在培训方面投入也很大,但是疏于培训的监控管理,致使培训效果不佳。但J园对教师培训的监督力度较大。
J园对教师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及时跟踪指导。培训后,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任务,绝不拖拉,否则会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旦教师出现不认真、马虎等现象,必须严肃批评和教育,譬如晚上进行舞蹈或戏剧的排练,没有达到要求,就要进行及时指导与批评。
教师M家庭环境比较舒适,在教学和成长中的主动性不太高。主班老师是位勤快的人,无论在教学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事无巨细,使得教师M无所事事,总认为自己就是打扫卫生的。园长及时捕捉到了这些信息,采取谈话和淡漠的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是你退缩没有向生活伸手,作为大学生应有智慧,即使处于辅助的位置,也应该找到自己的工作重心。”
教师C能力较强,但思考问题有时还不够全面,在活动中园长及时给予了教育。在一次音乐游戏建构中,教师C设计用身体手推手构造了一个门,这时园长及时指出该游戏建构思维不够紧密和全面,上面门的造型出来了,下面两只手就可以做成锁,门是要锁的。
二、形成特色的原因分析
J园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快,管理行之有效,究其原因,外部环境的支持固然重要,但管理主体幼儿园和受训主体教师更为重要。
(一)幼儿园因素
J园也同其他民办幼儿园一样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幼儿园在扩大规模中存在师资的短缺、新进教师的融合和成长、教师的稳定性等问题。J园没有等待,而是积极拓宽渠道,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教师成长,解决师资问题。
(1)明确幼儿园发展与教师成长关系,积极组织培训
很多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幼儿园发展,但是J园把幼儿园发展与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明确教师专业成长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石,明确幼儿园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角色。认识到幼儿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利益主体之一,在提高教师成长的同时也达到了促进幼儿园发展的目的,两者相得益彰。因此,J园积极拓宽渠道,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积极组织培训,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和合作者。
积极寻求外部支持源。幼儿园发展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如教育主管部门、社区、院校、家长等支持。J园的发展获得了教育主管部门、社区等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把其作为民办幼儿园的典范,其他幼儿园经常到此观摩学习,当地教育局等退休领导来园当顾问;寻求高校的支持,与高校合作,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念在高校课程中实施,同时吸纳更多优秀毕业生来园实习和工作;专家的支持,在园长访学时,师从学前教育专家X老师,使其有源源不断的新的专业理念和思想,这些支持源从各个层面上保证了培训的源头和幼儿园的发展。
积极组织培训,把教师培训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根据教师发展水平、需求以及幼儿园发展需要进行分层培训,满足教师和幼儿园发展需求;积极引导教师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促进其发展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让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课程开发中来,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园经常组织同一批进园的教师进行交流,如: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区域材料的整合与制作、戏剧工作的排演等,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提高。
(2)园长的专业引领
J园园长从事幼儿教育事业20余年,从幼儿教师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且有骨干教师、省级教学能手、副园长、园长的经历。他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运用到幼儿教育事业中,终于成为专业引领者。
J园园长舞蹈专业出身,虽然一直以编外教师的身份执教,但是凭借其刻苦钻研和不断学习的精神,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幼儿教育方面得心应手,多次获得了省教学能手的称号。自己创办幼儿园后,为了进一步发展,又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访学,得到了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成长很快,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成为了真正的专家。J园园长还在高校以外聘教师的身份承担教学工作。
由于园长就是幼教专家,在教师成长和培养方面有话语权,能够起到引领作用,所以他能很敏感地察觉课程教学和教师发展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监督和管理。园长要更好地发挥领导力,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使教职工成为其追随者,共同为实现幼儿园愿景去奋斗[2].J园教师都亲切地称呼其园长为老大,对其专业和技能高度认同、崇拜。
(3)适宜的管理措施
岗位激励。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质,把其置于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3].幼儿园提供了不断上升的岗位和机会。工作踏实、能力较强的教师有的提升为教研室主任,有的晋升为分园园长,有的成为课程开发团队的一分子,有的成为课程培训教师和专家。这些岗位,可以激励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在幼儿园学习一段时间后,若要到其他幼儿园去应聘或参加入编考试,已经能够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了。
“实践活动+现场指导”的培养机制。培训要扎根于教师的工作职场,与具体的教育情境和教学活动紧密相连,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来组织培训内容,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能力为重点来开展培训活动,让教师在岗位上得到训练,在教学中实现成长[4].从J园的培训情况来看,其不是实践活动和现场指导的分离,而是紧密结合。只有实践活动还不能有效促进教师成长,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若没有专家的引领和指导,成长速度慢,还可能存在误区,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同时加强现场指导。通过课程开发、教研、基本功训练等各项活动,专家和领导及时了解教师成长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教育有针对性,培训有实效性。
(二)教师因素
(1)具有强烈的发展意愿
能长期留在J园的教师本身有着很强的学习和发展的欲望,有的教师在考编和继续留园之间进行过抉择,但最终还是选择留园发展。从中可以看出,教师成长尽管有幼儿园方面的影响,但教师本身渴求成长的欲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的教师培训科目和类型愈发多样化,同时教师之间的技能和素质差异也渐渐拉大,无形中会给彼此一些压力,但同时也是动力,所以一旦有学习机会,大家都会牢牢抓住,因为只有处在相对竞争的境遇中、并用发展的目光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有动力和方向去完善、充实自己。”
(2)认同幼儿园培养模式
教师普遍反应,J园非常严格,成长的确很快,平台高、成长快。尽管五天工作之后周六仍有半天的教研和培训时间,寒暑假要提前开学进行集中培训,但教师认为“可以学到好多东西,对自己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都非常有益。”这是很多实习生和毕业生不断进入的原因。
(3)在反思中成长
“我们时时在思考问题,因为不知园长什么时候就要与我们交流,了解我们的想法,与我们交流思想”.园长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与教师就近期教学、成长中的困惑进行个别和集体交流。J园园长随时随地与教师交流,每位教师都在反思,尽管反思的内容、深度等不同,但会逐渐形成反思的品质和能力。教师通过记日记、写感想、教师沙龙和专家引领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反思成长。反思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反思自我个性品质,在对话尤其是在与专家的对话中反思,在批判性反思中成长[5].
总之,J园在培训管理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其成绩也是各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在培训内容全面性等方面仍需加强,但一些做法是可资借鉴的。
参考文献:
[1]王晓平。教师培训:从功能、模式到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2013(3)。
[2]刘霖芳,刘海民。教育变革背景下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5(2)。
[3]史力玲。加强幼儿园岗位设置优化人力资源管理[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1)。
[4]王丽萍。实践取向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解、构建与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14(12)。
[5]赵昌木。教师在批判性教学反思中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