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杂文 评论
  • 正文内容

利己的前提,是不触犯公共利益

阅读:1780 次 作者:李晓亮 来源:封面新闻 发布日期:2019-11-26 14:50:00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学网分享的评论文章。

  精致地利己。这话耳熟吧。最初定义,来自北大中文教授钱理群先生:“一些大学,包括北大,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权,比一般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最新全网热议,是昨儿热搜。不需探根溯源,只看话题下群魔乱舞,就有深刻体认。一个引民愤惹群嘲,自己却引以为傲,甚至专门括号强调标榜“现在更是”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发了条比孔乙己窃书恶劣万倍的“偷书”微博。

  讲他大学期间,觊觎“古籍”,借书不还,利用通胀来“偷书”,十倍赔偿,不过十块钱。号称一人把一所大学古文书全偷完。隔着屏幕,透过文字,都能窥见得意上翘的嘴角,有多讨嫌,不用多言。两三万转评,狂骂这种精致蛀虫,恶心利己——平时都不觉得这会有三万正经读书人,

  也有读书人较真考据,从书名、性价比反推,认为不过是故意讨骂想红的吹牛帖。不过本尊自然不以为意,有人骂有热度,目的就达成。这种畸形心理,可能真是“利”到极致的表现。

  “一位北大副教授沉痛反思: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怎么培养出的?”是近期另一热文。他从业十几二十年,“刚做精神科医生时,中国人精神障碍、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增加了120倍”。从专业角度分析,他认为罪魁是教育商品化和精神空心化所致。

  物质功利的社会导向下,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出现是必然。相反,所谓“精致”不过是相对学历、职业、收入、阶层而言,如从二八定律看,占八九成,处于基座的大多数,也不会就全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若真在“一切向钱看”的大潮下,同为利己者,除塔顶的小撮精致外,其余没那么光鲜,也就是粗鄙粗粝的利己者。

  “利己”是人性,“利他”反人性。本质而言,利己不为过,但如权利边界所示,你的权利是以不侵害他人利益为界线的。不管精致粗陋,利己同时不能违反社会公义,不能触犯公共利益。

  要做到这一点,最好参照体系和平衡点,还是公序良俗,社会民约和一切制度性规范。合法依规,其实才是保障每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比如钻空子偷书,偷到所有古籍概不外借,受损的是除偷书贼外所有人。

  同样,更进一步审视,自己被侵权时如何追求最大维权效果?答案也在去原子化和空心化,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谁都可能沦为下一个被害人。比如“患病员工被暴力辞退”事件,10万+闹上热搜,才有后续良性改善。这只是特例,更多可能是他被辞退时,冷眼旁观者,同时也是隔壁裁得更狠,人去楼空,却未吭一声的屈从沉默者。

  再退一步,如不仗义发声,无制度维权,也请至少别全无良心恶意消费蹭热点:有职业蹭客又适时跳出刷存在,还有以转发加码为施援条件的借机促销……“患病员工不该被蹭热点,企业仍需反思价值观”(11月26日界面)。不管病情的爱心,恶意消费式硬蹭,有些“精致”真的让人不适。

标签:评论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