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散文
  • 正文内容

补天

阅读:983 次 作者:柯于明 来源:中国作家 发布日期:2020-02-27 09:00:00
基本介绍:“人民战‘疫’”征文作品选读。

  天蒙蒙亮,窗外响起风雨声。我赶紧起床走到窗前,长吁一口气,多天没有下雨了,是该把疫情下的武汉好好冲洗冲洗。一会儿,闪电雷声加了进来,一道接一道,一声连一声。每一声炸雷,好像是把天空撕裂了一道口子,那豪雨就哗哗啦啦越来越大。

  我来到客厅,发现老伴早已起床,正在厨房里做早餐,锅里传出很响的油爆声。老伴说,她在煎“补天粑”了。

  按楚地风俗,农历正月二十是“补天”的日子。所谓“补天”,就是在锅中煎烤一种圆形的米粑,分给全家人吃,以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吃了米粑的人,这一年出门都会遇到好天气。

  我们虽然住在城里,但还是把乡下的风俗带到了这里。老伴把用红糖煎得金黄的米粑端上桌,可吃粑的只有我、老伴和两个孙子。儿子和儿媳妇都到抗击冠状病毒疫情前线忙碌去了。

  儿子是一家媒体的摄影记者,自从大年三十出门,一直没有回家。疫情就是命令,新闻单位自然反应迅速,而他更有多年的职业责任和敏感。武汉市政府宣布“关闭离汉通道”当天,他就冲到了采访一线,拍摄武汉隧道封闭的新闻。大年三十上午,我以为他放春节假了,他却拿了几件衣服出了门,中午全家吃“团年饭”,等了他半天,他却打电话说,他正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采访,就在那里跟医生们一起吃盒饭。饭后他继续采访,一直忙到晚上转钟,回到单位吃一碗方便面过除夕夜。此后,随着疫情日益严重,他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每天往返于几家定点医院,并多次冒着危险进入核心区和ICU采访,拍摄医生护士奋战疫情的照片和视频。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收治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医院,院长张定宇非常忙碌,为了采访这位抗疫英模,他和同事等了九个小时,最终完成了长篇报道,感动了许多人。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采访ICU主任胡明时,胡明突然接到电话,得知在另一医院当ICU主任的朋友被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忍不住痛哭流泪。他抓拍了这感人的一幕,记录了医生艰难的一面和最真实的情感世界。这些天来,他的身影不断在车站、机场、超市、街头出现,拍摄了许多十分珍贵的照片,有效宣传了白衣天使的形象,同时也受到精神的洗礼,升华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头版以《四进隔离病房 用影像记录真情》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单位领导和同事纷纷为他点赞,称他也是“最美逆行者”。

  儿媳妇是江岸区法院的一位公务员。这些日子里,除了支持丈夫工作,照顾老人小孩,从大年初四就开始去单位值班。她跟单位所在社区的同志一起,深入到居民中做防护宣传,劝人戴口罩,送菜上门,帮忙买药,这两天还上门测量体温,拉网排查发烧者。由于上面没有发放防护工具,这项工作也是非常危险的。她毫无怨言,有时忙到晚上九十点才回来,中晚饭都在单位吃方便面。今天一早,她又下社区忙碌去了。

  我和老伴响应号召,居家隔离,带着两个孙子,闭门不出,可一颗心天天悬着,时刻担心儿子媳妇的安全。正在我们刚吃完“补天粑”时,门铃响了。十一岁的大孙子脱口而出:“妈妈回了!”一下子冲到门口抓起可视话筒。还不到两岁的小孙子偏说:“是爸爸!”要我抱着他去看门铃。我往门铃的小屏幕一看,果然是儿子回来了。大孙子叫了一声爸爸,小孙子却说:“不是爸爸!”因为穿着一身防护服,口罩眼镜遮住了脸,小孙子认不出来,说:“是卖棒棒糖的。”一句童稚的话把我们逗得笑起来。

  正在我们老两口高兴、两个孙子雀跃的时候,儿子却说他不上楼了。由于抗疫形势日益严峻,采访任务繁重,也是为了家人的安全,儿子早把自己“隔离”了起来,二十天了从没有进过家门,也难怪小孙子对他变得陌生。这期间有两个晚上,儿子来过楼下两次,每次都是回来拿放在家中的采访器材,但没有跟妻儿见面,都是由老伴把东西送到楼下。老伴出门也是“全副武装”,口罩手套一样不少。他们母子俩在楼下“单线联系”,只道几声珍重就分手,彼此也看不见面目。这一次,儿子是回来拿无人机的,今天要去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拍摄视频。

  大孙子懂道理,这些天从手机上看到爸爸在一线采访的事迹,很是自豪,又知道为爸爸担心,曾做一个小视频发给爸爸,希望他注意安全。现在爸爸不上楼,他就忍着。而小孙子却不干,哭闹着要下楼去见爸爸,我拿棒棒糖哄他,他也不要。儿子在单元门口通过门铃话筒也听到了哭声,可他不能上楼来安慰一下。

  还是由老伴下楼跟儿子“接头”。一会儿老伴回来了,我才知道他们“母子会”的细节:外面的雨一直在下,他们站在门栋的檐下,儿子接了无人机,给了妈妈一包口罩。老伴说:“你稍等一下,我去煎几个米粑给你吃。”儿子却说他刚吃了面包。老伴说:“你忘了今天是么日子,我煎的可是补天的粑啊!”儿子说:“面包也可以补天嘛!”老伴坚持说:“听我的,只要你等五分钟。”儿子却坚持:“我一分钟也不能等,同事正在那边等我呢!”说罢转身就上车,很快消失在风雨中。老伴对我说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大孙子这时突然问我:“爷爷,老师给我们讲过‘女娲补天’的故事,女娲是神,我们又不是神,怎么能补天呢?再说,女娲是炼五色石来补天的,我们吃这些米粑怎么能补天呢?”我被孙子一下子问住了。

  入夜,我的思路才慢慢清晰起来。这个“煎粑补天”的风俗之所以产生于楚地,正因为我们祖祖辈辈的莫大智慧。天上的神话落在这块沃土上,便演绎成如此美妙、如此浪漫的世俗。我的父老乡亲个个都是可以补天的,或者说,我们这些黎民百姓人人都是女娲。也许我们没有女娲的神力,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但如果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众人携手,一起来“补”,就没有补不好的“天”。

  就像眼前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的战争,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正在动员起来,奋力“补天”。我们懂得,天是大家的,靠每个人来补,不要侥幸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只有个个做女娲,人人都出力,才能把天补好。况且,补天也不限于五色石,“米粑”可以补天,“面包”也可以补天。儿子冲锋在最前线是在“补天”,儿媳妇坚守岗位也是在“补天”,我和老伴居家隔离,不给社会添乱也是在“补天”,两个孙子乖乖宅在家里,也是同我们一起在“补天”。如此广泛的动员,如此众志成城,一定能雨过天晴,我们的头顶上,一定是一片蔚蓝蔚蓝的苍穹。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标签:散文,征文范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 上一页:致敬英雄
  • 下一页:老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