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资讯
  • 正文内容

业界人士研讨报告文学《我用一生爱中国》

阅读:1237 次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日期:2022-05-17 09:26:00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学网分享的报告文学研讨会资讯。

  5月13日,由《文艺报》社、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天地出版社承办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谭楷报告文学《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研讨会在北京、成都两地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办。

  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与会人士认为,贯穿伊莎白百年人生的主基调,是她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不变的深沉的爱、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对为之奋斗的事业的坚守与奉献。《我用一生爱中国》堪称主题出版的样板、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范例。

  彰显信仰力量

  百年人生见证历史巨变

  《我用一生爱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国际共产主义者伊莎白·柯鲁克百年人生的报告文学。伊莎白1915年生于中国成都,亲历了发生在中国的历史巨变,并投身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我用一生爱中国》能够引发思考、净化心灵,依靠深刻思想和真实力量感染读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深邃的洞察力。伊莎白多次面临重大选择时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对人类的良知的坚守、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对知识的不懈追求,铸就了她的一生。

  中宣部原副秘书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认为,《我用一生爱中国》选题独特、题材重要、内容扎实,让人感到可信、可学。伊莎白与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是一致的,那就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求中国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谋世界不断进步发展。作品表现出的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对帮助过中国的国际友人铭记于心、不忘恩情的态度,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气派和气象。

  “《我用一生爱中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范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谈道,作者用生动、精彩的故事,扎实地讲清楚了一位外国友人是如何热爱中国并将这种热爱一代代传承下去,变成一种信念甚至信仰的。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青表示,《我用一生爱中国》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呈现了近现代中西文化碰撞与历史张力,展现了生动立体的中国,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共同追求。

  做亮主题出版

  深入生动开掘时代价值

  近年来,主题出版高潮迭起。如何做强做亮做活主题出版,成为业界始终思考的问题。

  邬书林认为,好的主题要有好的叙述表达,要用事实的力量、真理的力量真正打动人。把故事讲好、讲生动,有利于我们赢得良好国际形象、赢得更多国际尊重以及更好国际环境。当前应当以更高远的立意和国际视野深入做好主题出版,《我用一生爱中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

  郭义强谈道,《我用一生爱中国》是一部兼具思想深度和可读性的主题出版好作品。主题出版不仅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这本书就是这样一部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品。

  “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历史时刻,我们满怀深情、精心打磨,推出了一批优秀主题出版物。”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董事长、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勇表示,出版《我用一生爱中国》这样的优秀作品,就是要将伊莎白的人格风范和历史瞬间永远定格,将她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永远弘扬,将众多国际友人关心、帮助和推动中国不断发展进步的动人故事永远传诵。

  鲜活艺术特色

  文学魅力激扬信仰力量

  与会人士认为,《我用一生爱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与国际友人一家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施战军认为,《我用一生爱中国》是一部留得下的作品,奠定了作者谭楷在报告文学领域的地位。作者很好地把握了作品的分寸,自然、深挚地呈现了伊莎白的精神特质和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本能让人心潮激荡、感受到精神力量的书,就是一本好书。”在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马国仓看来,《我用一生爱中国》是一本把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很好结合的书,是一本把外国人的故事与中国故事很好结合的书,是一本把个人故事与国家故事很好结合的书,也是一本把真实故事与文学故事很好结合的书。

  马国仓认为,伊莎白不凡而丰富的百年人生故事是文学的绝好题材,也是出版的很好选题。作者以高超的文字功力和善讲故事的能力,使作品有血有肉、生动鲜活,既有世界范儿又有中国味儿。其创作出版很好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主题创作和出版一次很好的探索和突破。全书以小见大,是一部个人成长史,更是一部独特的国史、党史和百年中国对比史,因而具有历史的长度、现实的温度和社会的深度。

  “书中记载了伊莎白夫妇,以及白求恩、马海德等一代国际友人与中国的深厚情感,体现了人类共有的对幸福美好的理想追求,写就了一曲优美激扬的生命之歌、一曲温暖全世界的国际友谊之歌。”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说。

  谭楷表示,追寻百岁老人伊莎白足迹的过程,也是重读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写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他动情地说:“伊莎白98岁时,还在修订她的人类学著作英文版《兴隆场》。我今年才79岁,还很年轻,应当向伊莎白学习,继续努力写好读者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记者 孙海悦)


标签:报告文学,研讨会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