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杂文
  • 正文内容

范藻研究灾难文学的“范式”

阅读:940 次 作者: 来源:搜狐号 发布日期:2018-05-14 17:18:25
基本介绍: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范藻研究灾难文学的“范式”  

  ——浅析范藻理论新着《痛定思痛:灾难文学研究》              

  范藻先生的文学理论专着《痛定思痛:灾难文学研究》由四川大学出版社选择在2018年5月出版,可谓意味深长。十年前的5月,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如果说十年前的灾难是一次地质事件,那么,这部专着对汶川地震十周年的纪念意义,足以构成灾难文学研究的一个独特文化现象。  

  至少在我的视野里,《痛定思痛:灾难文学研究》是国内迄今为数不多的专门集中研究灾难文学的专着。文本分为灾难文学的理论反思、灾难文学的文体研究、灾难文学的个案研究三大部分,总计涉猎20多个研究话题,论及汶川地震以来灾难文学作品近80多篇(首),作家、诗人50多人。毋庸讳言,这样的研究无论在规模庞大的中国文学理论界,还是在同样庞大的文学理论从业者中,其高度的专业性、知识性、综合性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是陌生的,新鲜的。作者既从理论层面全面阐述了灾难与文学的关系,又立足于灾难和灾难文学本身,归纳并分析了中外灾难文学,特别是中国灾难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总体概貌,重点结合汶川大地震这一不幸事件,精准、客观、务实、深刻地梳理了2008年以来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小说对于灾难的呈现。既肯定了成绩,也尖锐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中国灾难文学和中国灾难文学研究的滞后、单一、清浅、浮躁、感性表示深深的忧虑。  

  灾难的特殊性,注定了灾难文学研究的难度,范藻显然既在挑战选题,也在挑战自我。在灾难文学的理论反思中,他独辟蹊径地从文学的本体、主体入手,既探究灾难文学的题材意义,又呼唤灾难文学的价值追寻;既分析灾难文学的创新策略,又把脉灾难文学的美学特征。在灾难文学的文体研究中,他先是用统揽全局的姿态分析了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发生以来的各种灾难文学现象,然后由表及里切入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小说、影视等不同艺术体裁的不同表达,从体裁展示量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方面,追问中国当下作家面对灾难的道德、情感姿态。在灾难文学的个案研究中,他选取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报告文学作家、散文家、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的灾难文学和影视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这使他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从观点到方法,从道理到事实,无不蕴含着浓郁、清晰 、机智的辩证思维和热切呼唤。说理透彻得当,行文纵横捭阖,应该算得上具有范式意义的研究灾难文学的优秀读本。  

  作为文学理论家,范藻研究灾难文学并非心血来潮,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范藻就在第一时间开始持续关注迅即而来的灾难文学。在灾难后的前两年,成千上万以报告文学、诗歌和散文为主体的灾难文学曾井喷式呈现在公众视野,相关的文学研究也不甘落后,立即跟进。吊诡的是,时过不到两年,灾难文学和灾难文学研究几乎同期偃旗息鼓,只剩范藻等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仍然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而能够坚持走到现在的,恐怕只剩范藻一人了。十年里,范藻始终坚守如一,研究如一,以独行侠般的姿态,在各类学术报刊发表了大量灾难文学研究文章,无论针对作家群体还是作家个体,研究的广度、规模、数量和纵深度,应该说都是空前的。其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无人出其右。印象中,仅对我的地震题材系列小说《透明的废墟》《阴阳界》《流淌在祖院的时光》等,就拨冗撰写过至少三篇评论。诚如范藻所言:“在这块曾经热闹一时的园苑里,我一直孜孜以求地反思着灾难以及灾难文学。”  

  在我看来,范藻研究灾难文学的总基调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反思。在世界近现代灾难史上,中国无疑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度,可相对于充满持续活力的世界灾难文学和灾难文学研究,中国文坛却出人意料地沉寂和淡然。即便十年前汶川地震引发的灾难文学,也仅仅是昙花一现。更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的灾难题材小说相对于报告文学、散文和诗歌,数量尤为悬殊。在范藻看来,这不止反映了中国作家虚构和想象的明显局限,而思想境界、悲悯情怀、生命尊严、价值取向层面的问题,更值得反思和探讨。  文学只有完成对人类生命的尊重,才有可能真正关注现实。这是我披览《痛定思痛:灾难文学研究》的最大感受。惟愿在汶川地震十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范藻的研究成果对作家和读者起能到某种唤醒作用。因为,灾难既关乎我们的生命,也关乎我们的现实。    


标签:文学,研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