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杂文
  • 正文内容

有一个文学栏目叫“经典留言”

阅读:1076 次 作者: 来源:乔木的天空 发布日期:2018-06-06 09:59:39
基本介绍:

  浩瀚的星空群星璀璨,文学的天地争奇斗艳。

  因为酷爱文学而与写作牵手,因为酷爱写作而与诸多素昧平生的文友和读者结缘。

  每当将自己辛苦孕育的作品双手捧给文友和读者们看的时候,心思总是不自觉地聚焦到文章下方的留言栏里,好比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自己初生的婴儿,满怀着幸福与期待,等候着亲朋好友的带着夸赞、带着祝福的万语千言。

  作品终究不同婴儿。孩子是自家的好,无论哪个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听到世上最美的语言,而作品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需要听到来自四面八方、正反两面的意见。美丽的夸奖自是让人心里舒畅,中肯的批评虽然听起来不那么顺耳,可只要你有一颗虚怀若谷的心、对文学有着虔诚的姿态,自会沉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进而发现自己文章的不足,汲取文学的养分和前进的力量。

  自从创办文学公众号《我从故乡来》(原名《乔木的天空》)以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帮同好、一群粉丝还有附着在他们身后的精彩留言以及这些留言带给我的文学的滋养和前行的力量,让我时刻意识到文学之玄妙、天地之广阔、高手之众多、自身之卑微,进而孜孜以求,不敢稍有懈怠。

  这些留言或曰点评,无论留言者的出身、背景、学识,也无论留言的字数多与少、篇幅长与短,于一个作者而言,都有着独特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是不好厚此薄彼的。

  然而林林总总,终有不同,这份不同就体现在留言的字里行间。一篇文章出来,看一看后面一串串的留言,高下立现。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与人总是紧密相连的。《孟子·万章下》有这样一句:“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按照逆向思维,反过去看,倘如不知其人,倒也可以通过其文来了解其思想、其学识、其人性、其生活、其背景,虽未必精准,却也能管中窥豹,了解个大概。

  这些留言在让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借着网络、隔着屏幕进行心灵的沟通、无声的对话的同时,也为双方架起了走近彼此、抵达对岸的桥梁,虽不知对方的相貌,却已见识了对方的学识、了解了对方的心性。

  毋庸讳言,众多的文章、万千的留言里,多的是点赞与感慨,让你看后莞尔一笑,但有些却总能让你眼前一亮、心灵一震,堪称经典之作,让人击节称叹。.每每读来,让人爱不释手、受益匪浅。

  感动激动之余,我常常会根据这些留言对发布的文章进行二次创作,使之向着完美迈进。

  这些经典留言犹如一串串珍珠镶嵌在文章上,与文章相映生趣,使得整篇文章增色生辉很多,有些留言我甚至感觉水平已经远远超出文章自身。

  下面,就列举几段留言,让诸位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经典。

  这些留言有的是发自肺腑的感悟。比如王传龙先生在《团聚》一文的留言中写道:作者从正月初五拜年、给父亲过生日这样一个普通家庭聚会入手,做了一篇人间只有亲情在的大文章,可谓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我认为《团聚》是写亲情的。她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亲情。亲情就是父母情、手足情。亲情与生俱有,既是血、是乳汁,又是纯净平淡的水;既是风、是雨,又是蓝天、是阳光;亲情是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亲情是最伟大的,亲情是永恒的主题。“我们离不开亲情,犹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我们依赖亲情,犹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竹节或篱笆;我们拥有亲情,犹如寒冷的小麦盖上了洁白的雪被,温暖如春,幸福如蜜”。然而,正如作者所言,“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口大流动的市场经济时代,我们(这里不只是你兄弟姊妹五个)都被社会的洪流裏挟着跌跌撞撞往前走,被冲得七零八落”,“传统的生活框架被彻底颠覆”。从而出现了亲情的缺失、“空巢”的出现,不孝、不仁、不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一次家人的团聚都成为奢望。《团聚》捕捉社会热点,紧扣亲情主题,呼唤亲情回归(“三个不能忘”就是不能忘亲情,“三个不能交”就是不讲亲情的不能交),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透过《团聚》,我看到了亲情,看到了那一幕幕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亲情故事。犹如当年一首《常回家看看》唱红全国,《团聚》也将众人传颂。

  这些留言有的是从纯文学的角度对创作提出的意见。比如在《望乡》系列发表期间,高远先生在其中一篇后面留言:非常佩服长远兄的勤奋与执着。这几天,《我是范雨素》横空出世,这是继诗人余秀华以后又一个草根文学新星。论文学功底,长远兄明显要比范雨素扎实和厚重的多。论文章的感染力,同为朴实无华的乡村叙事,恐怕长远兄自己也会承认,没有范雨素的更能打动人。我想,这并不仅仅是长远兄描写的都是家人乡亲简单幸福而范雨素描写的都是让很多草根望文唏嘘的人生苦难,还在于范雨素字列行间透露出来的苦中作乐的励志给人的共鸣。从记事散文,转到小说,这是长远兄了不起的一步。如果说散文是看山像山,那现在的小说就是看山不像山。昨天在鲁迅文学院听号称“短篇小说王”的著名作家刘庆邦先生讲授小说的创作,有两点长远兄这个作品可以借鉴:一是现实多污浊,而小说恰好通过虚构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理想世界;我想这也是范雨素说觉得生活不好就是小说看少了的缘故。二是,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不要有过多的交代,要靠表现人物来抓住读者。这也让我想起我的一篇小说被一位作协领导痛批为“史料的堆积不是文学”。我想长远兄这篇史诗性的大作,继续下去,除了必须的交代,还是多着笔墨在人物上面,读者想看到的其实不是世界的风云变幻,而是自己人生的影子。 范雨素的成功显示了网络时代文学消费的多样性。我想,长远兄坚持下去,肯定也会在广大读者中找到很多欣赏和共鸣。

  这些留言有的是对家乡风俗、乡土旧事的补充或匡正。比如,赵万宏先生在《秋种纪事》中留言:秋天印象几点:〈一〉一家一头牲口,平时套车、耘地都没问题,可耕地必须是两头牲口才能拉犁耙地,办法就是和别人家牲口合伙,叫“搿局”。这“搿局”也要“门当户对”,首先平时两家人要关系不错,其次是牲口要般配,驴和驴、牛和牛“搿局”最适合,决不会让马和牛“搿局”,那样马累死,牛跑死。〈二〉耕地分“转耕”和“扶耕”两种。“转耕”时墒沟在中间,“扶耕”时墒沟在两旁,有经验的老农在耕地时,一年“转耕”,一年“扶耕”,这样便于平整土地,也省力。〈三〉蝼蛄是农作物一大害。种地瓜时被它咬了,地瓜上都是“蝼蛄眼子”,影响外观和品质。播种玉米、麦子时,如不农药拌种,它一拱一大段,形成断垄缺苗,所以必须农药拌种才行。以前蝼蛄很多,它有趣光性,刚来电那会,每天晚上在路灯下,逮很多,拿回家喂鸡去。经多年防治,现蝼蛄己少见,比大熊猫还稀罕。这不现在网上又有人炒作,说它能入药,治很多病,以前是斩草除根的消灭它,估计以后该人工养殖繁育它了。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梨花雨的读者,我每有较好的作品发表,她总会用心写下留言。比如,在《一碗馄饨》一文,她这样留言:读《一碗馄饨》,读出了乔木老师心底的善良。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熟悉乔木老师的人,都知道他所处的高度非常人所及。他的这一碗馄饨端给大多数人,以其人品、才学、地位而言,都会使接受方由衷欢喜。乔木老师却把它端给了一位素昧平生、精神失常的讨饭老人。这一端,已经远远超越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简单意境。有人会疑惑:他这样做,究竟是图什么呢?法国著名左翼作家纪德先生早就给出了答案:“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拥有美德的人,才能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才能够承担起国家、民族、社会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信念。中世纪波斯诗人萨迪说过:“你不同情跌倒人的痛苦,在你遇难时也将没有别人帮忙。”我认为,萨迪先生的话,是对全人类的振聋发聩之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乔木老师这种日月经天的自然而又璀璨的善良是从何而来呢?是由善良的爹娘言传身教而来。最近我读过很多寒门儿女的励志文章,触动之余总感觉意境尚浅。今日读《一碗馄饨》,读到清贫生境中的爹娘如何处世为人,不禁拍案叫绝。父之爱子,教以义方。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女必读书。读书,不仅仅是读装订成册的书卷吧?乔木老师的善行感动了煮馄饨的大姐,感动了静观其事的老先生,也感动了我。见贤思齐,我必效尤。

  又比如,在《过滤的乡愁》一文后面,她写下这样的留言:乡村的事情,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很复杂。一旦发生冲突,公检法甚至各级政府部门出面,基本上属于压住火苗留余烬类型。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德高望重的人物出头了。小时候我在老家,麦黄季节,全村抢收,人心比农历六月的太阳还要火爆。抢着,抢着,前街不出五服的兄弟俩为了拉麦子的车打起来了。这哥俩儿早就有矛盾,一打起来,尽显威猛。两个人把这一场架当成一件事业来干,别说收麦子了,连吃饭都抛在脑后。从日出三杆打到烈日当空,满嘴冒白沫了,还是不罢不休。本家来拉架的人不但劝阻不了,还有人被捎带着骂了娘(好歹没有骂祖宗,反正都是一个祖宗)。一众大老爷们儿束手无策,本门老奶奶闪亮登场。不吭声,不言语,极为低调地走过来。突然脱下布鞋,照着两张嘴巴子左右开弓。虽然这哥俩和张飞、樊哙似得,却无论如何不敢跟老奶奶动手,只有撒丫子跑。老奶奶打跑了两家的爷们儿,又把两家的娘们儿喝住,带回家里。那天太阳落山之前,这俩娘们儿就没有离开过老奶奶的家。我们一帮小孩子跑过去看热闹,看到这俩娘们儿炒菜的炒菜,揉面的揉面,烟熏火燎地伺候老奶奶吃喝。后来,听我的奶奶说,老奶奶滋着老白干给这俩娘们儿上课。从妻贤夫祸少说起,一直说到掌灯时分。俩爷们惨了,凉水凉饽饽大葱蘸酱,吃得心慌气短。好在第二天老奶奶不继续拘着这俩娘们儿了,还打发大孙子带着本家青壮老力,帮助这兄弟俩收割了险些炸到地里的麦子。

  各位细心品味,这些留言本身是不是就是经典?

  当然,类似经典的留言还有很多,不独是梨花雨和前面提到的几位朋友,其他的文友和读者都写下大量的精彩留言,不再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致谢。

  对于留言的喜爱自是无以复加,对于留言带给自己的收益更是难以言表,但是,我不得不说,我是一个粗心的人,对于这些经典的留言我除了发自内心的感叹、感动、感谢之外,居然从来没有想过让它们以另一种方式

  直到前段时间,从文友曾章辞先生主办的公众号《新时代文学平台》看到了“经典留言”专栏,令我眼前一亮,脑洞大开,登时生发出一句感慨:有一个栏目叫“经典留言”。

  这个栏目刊载的都是各路文学精英在一些文学作品下面的经典留言,可谓琳琅满目、篇篇经典、字字珠玑,让人读后犹如春风扑面而来,又如聆听山间溪水潺潺。

  这在时下挤成蛋的文学自媒体里无疑是一个创举,给文坛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里面究竟有多少精彩,我只是在这里卖个关子,好奇心重的朋友不妨识别关注下方这个公众号,自己去看。

  不过,我要提醒各位,有句话叫“好奇害死猫”,您若是关注之后像吸食鸦片一样上了瘾不能自拔,可别怪我哟!


标签:文学,作品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