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资讯
  • 正文内容

文学灵感生长于劳动之中

阅读:1028 次 作者: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8-06-14 08:41:45
基本介绍:

  因为喜爱,沈立峰二十年笔耕不辍,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二十多万字;在他心里劳动最美,工友、同事都是他写作的对象;他心系公益,将稿费几乎全部捐献给贫困地区或者希望小学。“我愿用一生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沈立峰说。

  沈立峰自幼爱读书,清雅脱俗的小品散文,豪情奔放的诗词等,都是他的最爱。“书中的文字如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我的思想和心态。”沈立峰说,在文学的熏陶下,他变得见识广阔。

  看得多了,沈立峰也有了写作的欲望,一有时间就拿起本子写作。“读书时,我的作文写作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最擅长写散文和诗词。”他说,爱写作的习惯一直坚持了下来。

  工作后,他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基本上每周都有作品。作品多了,他就开始尝试向报纸、杂志投稿,虽然每一次都是石沉大海,可他并不气馁,他相信只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一定会有发表的那一天。“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爱好让他坚守在创作的道路上,他更加努力。

  成功从不亏待努力的人。1999年,他的作品《耕种净土》刊登在《燕赵晚报》上。捧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他潸然泪下。他说,那一刻,泪水是甜的。

  劳动浇灌出写作灵感

  沈立峰是一名电力职工,每天的工作很辛苦。休息时间,工友们都会选择放松自己,可他却喜欢俯身坐在书桌前,将身心都投入到文字的世界里。那时候没有电脑,他每天都会手写上千文字。作品写完后,他还会反复推敲、修改,直至满意。

  除了诗歌、散文,沈立峰也开始写小品、评论等等。随着投稿量的增多,他还与多家报社的编辑熟悉起来,在他们的指导与帮助下,他的文字日渐成熟。“原来写文章都是随性而发,后来变成了随感而发。”沈立峰说,作为电力职工,他最熟悉的就是自己的工作岗位,看得最多的也是身边工友的故事,所以工作和工友都成了他写作的“主人公”。

  沈立峰说,他负责巡检线路,全长一百多米的线路,每一小时需要巡检一次,还要做记录和调压,十几年时间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烙印在他脑海里。一年“五一”劳动节,车间要编排节目,要求节目必须与电力有关,沈立峰编排的《操作舞》被推荐参加了厂里“五一”劳动节汇演。后来,他还把《操作舞》编写为电力诗歌,在《河北电力报》发表。

  劳动浇灌出写作灵感,编织出喜悦。沈立峰喜欢写工友的故事,发掘工友身上的闪光点。因为写的是身边人、身边事,他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能激起工友们强烈共鸣,多篇作品发表在《河北电力报》上。

  一个个细小的文字,成为牵动沈立峰前进的动力,带沈立峰进入文学殿堂,他加入了石家庄市作家协会、河北省散文协会、河北文联河北文学艺术研究会,还成为《河北电力报》特约记者。

  稿费用于更需要的人

  生活虽忙碌纷繁,沈立峰把写作当成一种爱好,于小憩时擦拭心灵,给他的生活增添无穷乐趣。他一般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写自己的经历感受、情感与思想,每次写完都无比的舒畅。

  沈立峰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用身边人演身边事”文学编剧团,深入到群众身边,收集鲜活的创作素材,并经过文学团成员的整理、编排,搬上了舞台,丰富了县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演出中来。为了寻找更多写作题材,他经常四处采风,石家庄市及周边县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每一次采风回到家,他都会第一时间从中提取、凝练,一篇篇生动鲜活的作品便跃然纸上。

  多年来,沈立峰的作品在《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燕赵都市报》《家庭百科报》《小小说月刊》《青年文学》《太行文学》《青春岁月》等报刊经常刊发。他还参加过好多征文活动,并多次获奖。

  二十年的写作,沈立峰收到的稿费几乎都捐助到贫困地区和希望小学,他希望能用自己微薄之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还志愿到平山一所山区学校,义务辅导学生们写作文。

  “有时候家人看我在创作时发呆,怕我太过耗费精力影响健康,就劝我放弃写作。其实他们不知道,就是那种灵感在充足酝酿后,一触即发的感受才是文学创作最大的享受。”沈立峰说,他愿用一生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


标签:文学,灵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