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散文 叙事散文
  • 正文内容

喜忧南投

阅读:1019 次 作者:莫学铙 来源:一起问道 发布日期:2018-07-21 11:47:29
基本介绍:

128日晚,恰逢星期五,随班参访完台中启明学校和游玩了鹿港小镇后,我跟一部分小伙伴马上坐车前往南投。

当晚我们夜宿埔里。民宿的主人黄老师夫妇在住过宿的陆生中有着极好的口碑,当晚相见他们的确热情好客、平易近人。炮哥、锋哥、可儿和我4个男生住在二楼的日式房间,余下的11位女生分成三批分别入住二楼的两间房和四楼的一间房。

稍晚时候,我们争先恐后地向黄老师夫妇打听有关合欢山下雪的消息。黄老师拿出平板给我们展示了一张合欢山山顶堆满白白积雪的照片,我们的兴致彻底被钓起来了,异口同声地惊叹尖叫。

我们主要是来合欢山看雪的。早在参访前,我们这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叫“合欢山看雪”。8日下午,我们班在鹿港小镇游玩时,就已经是天色暗沉、阴风怒吼。胡永崇老师得知我要去合欢山,不停地叮嘱:“小莫,就你这点装备上到合欢山会冻僵的,一定要多加几件衣服不然不要上山。”我瞄了瞄了身上的那件不厚的冬衣,在寒风吹彻中不免心虚,因为海燕该诉我合欢山已经降至0度。

更晚些时候,黄老师的妻子帮我们联系上了去合欢山的两位司机,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分作两组分别坐上了两辆前往合欢山的面包车。我那小组的司机有个可爱的名字——大雄。被逼无奈之下,我穿了两件较薄的冬衣,把自己裹得像根粽子一样,再也不多想就跑到车上了。

第二天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街道凹凸不平的地方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小水洼,公路因湿润而变得显眼宛如Word文档的文字被加粗了一样。沿途有一些山,一眼望去不是很高,大雄司机说合欢山比这些山高多了而且山顶是白色的。沿途也有一些粉红色的樱花,大雄司机说合欢山顶峰没有樱花,如果有也是白色的因为被堆积的雪掩盖了粉红。

不知不觉,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合欢山的山腰,地标显示为北峰登山口,已经到了花莲境内。

两位司机让我们下车看看山腰的风景,不料喜从天降,在我们的前方飘落了一阵雪花。白白的雪花借助风力从灰蒙蒙的天空飘落下来,远看时像一条条细细的白色绣花针,缓过神来时像一片片晶莹剔透的松树叶,那些树叶砸在我们的头发上,眼镜上,鼻子上,脸上,衣服上,冷冷的也让人有点发痒,它们也撞向了面包车的车身和车窗,“嗒嗒”的声响传来,瞬间在车窗上绽开了一朵朵模糊的冰花。

其实飘雪夹杂着小雨,我们站在山腰的围栏外看雪却丝毫不畏惧。

为什么呢?因为欣喜若狂。

除了炮哥是偏北的长江沿岸江苏人,余下的都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是南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北方。烟雨江南,风雪塞北,广东人在湿热中长大很难体会干冷。我们这一群广东人几乎都是第一次看到雪,就好比如东北人第一次到三亚看海一样,只在荧幕、图画出现的场景突然变成了现实,再静若止水也难免波澜起伏,最起码也涟漪荡漾。

所以呀,我们十多个人在护栏边兴奋地大吼大叫,纷纷拿出手机拍视频,直到回到车里才发现外衣和头发都湿了。

昨晚我曾不止一次地想在白雪皑皑的合欢山顶峰忘情地奔跑。为此我还特意向黄老师借了一个睡袋御寒,想着登顶时把自己裹成一个饭卷,走不了路就一蹦一跳到山顶,然后就丢了睡袋,踏雪飞奔一会。但炮哥说我太天真了,背个睡袋根本登不了山,所有只好将睡袋丢在房间了。《雪山飞狐》里的胡斐胡大侠不也住在雪山吗?我这次上山肯定遇不到武功盖世的大侠,但会遇到野生动物吗?如果有,是猫呢?鹿呢?鸟呢?还是真的雪山飞狐呀?

“我们不上山顶了,现在道路都堵死了,到时候很难下来。”大雄司机突然说道。车窗外的道路上登山的车辆排起了一条长龙,车灯泛黄,一片寂静。

眼睛一眨,我的世界刚刚春暖花开,瞬间寒风吹彻。

所有人显得沉默,海燕靠在车窗边黯然神伤。她是我们的看雪队长,“合欢山看雪”的微信群就是她创建的。早在台中参访的时候,她就很热情地和我们说要到合欢山看雪,眉开眼笑的像极了一个贪玩的三岁女孩。现在看不到雪,计划泡汤了,我们的队长心地善良大概是不仅自己难过,更是为辜负了大家而伤心。

早在一千年前,北宋的王安石也爬过山。他爬的是褒禅山也就是大陆陕西的西岳华山。不过他爬的时候是“至和元年七月某日”,农历的七月可不会漫天飞雪。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位大政治家也登山不成功,他在华山后洞就原路折返了,我们则在合欢山北峰登山口望而止步。王老师对于这件事是这样解释的,没有“志”的人到达不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有“志”不盲从别人止步,但“力不足”的人也不能到达;有“志与力”又不盲从别人的人,如果到了幽深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如果自己“力足以至焉”而到达不了目的地,别人会讥笑,自己也会后悔。所以他特别强调“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是呀,这大概也是我们的所得吧。

在返程时,锋哥对我说,一位朋友告诉他,我们刚才在半山腰看到的不是雪,而是霜,雪应该更轻一些更小一些更成片一些。我苦笑着摇了摇头,真是祸不单行。

原来,合欢山看不到雪。

10号就要去日月潭了,那里总该不会让人失望吧。”我惆怅地望了望窗外,余光扫到了戴着连衣帽靠在窗边的海燕,她的眼神少见地仍在忧伤。 

十二月十日晴,无风回暖,晨起埔里,登车赴潭。一行八人,过浮桥,登客舷。

四山环水,规划成圆。深不见底,碧波荡漾。游轮悠然碧波翩翩起白浪,兼有海风拂面夹杂翻飞水花。过渡口听古谣而游者众,上山寺览山水而日中天。

——《闲逛日月潭》 

这是我们10号去了日月潭后,我写的微日记。

当天早上7点左右,我们从埔里坐大巴去日月潭,大约9点到达,太阳出来了一扫昨天合欢山的阴霾。不久,我们就买票登船了。

登船前要经过一小段浮桥。

浮桥大概是塑胶制成的,淡淡的棕褐色,两边都有圆柱的护栏,踩在上面脚底能感受到表面的小突起,有点像一条南美水蛇。刚走没几步就摇摇欲坠,头是一阵阵眩晕,我没怎么走过浮桥,走完有点恶心了。俗语说南船北马,其实说的不是广东。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在中原地区,在东都洛阳,在西都长安,最初的活动区域在黄河流域,后来再慢慢扩展到长江流域。江南水乡甲天下,大概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没我们广东什么事。广东降雨不少,川流也多,但粤西粤东以丘陵为主,偏远一点,总有些居民是不会水性的,比如我。

《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讲曹操中了庞统的连环计,将战舰连接起来使之稳如平地,人马通行无碍。不会水性的北方将士走过两船之间的甲板时,他们会不会和我过浮桥一样呢?多少有点吧。

登上了船,在碧波荡漾中,听老船长讲日月潭的由来。潭中有一小岛,此岛以北湖形如日轮,以南似新月,所以才称为日月潭,现因蓄水建造发电厂,湖形变得像一张枫叶。

不过我也听说过另一个传说。

从前潭中住着两条恶龙,一天公龙飞上天把太阳吞掉,母龙则把月亮吞掉,从此它俩在潭中将日月又吐又吞互相玩耍。但是天上没了日月以后,人们作息紊乱,作物枯死,家畜饿死,生活无以为继。于是,对年轻勇敢的夫妻大尖哥和水花姐前往龙穴偷听到两条龙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夫妻二人历尽千辛万苦从阿里山山脚挖来神器,在某天袭杀了恶龙。大尖哥和水花姐分别吞下了公龙和母龙的眼珠而把日月分别重新托回天上。至此,万物复苏,一切如常。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潭叫做日月潭,把这两座旁边的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花山。

听完故事,靠着窗吹着海风,看着深不见底的碧水,能不高兴都很难。游轮慢悠悠地开,我睁大了眼睛去看潭底的鱼,把头再压低些,再压低些,除了碧绿还是碧绿。我还在苦苦坚持,突然一个翻飞水花接着风劲迎面打来,吓得我猛地一摇头不得已尝了些潭水还是没有半点鱼腥味。其实吧,日月潭不大,被山环绕着,挺高,湖面海拔748米,毕竟在玉山北边,靠山不高点才显得奇怪。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一座寺庙的渡口前。走上岸,看到一些原住民穿着传统服饰弹着吉他唱着民谣。本来荡漾的心马上跟着摇滚起来,这样说吧,刚刚适合散步现在该去踢足球了。渡口真的很多人,就像海水潮来人来,潮去人去,他们各自说着不同的语言,普通话,粤语,闽南语,日语,韩语,泰语和越南语。

一下子我以为来到了日月潭世界贸易中心,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在渡口协商买卖,而主办方则放送几首民谣助兴。

一位韩国商人打了打手势:“啊泥啊塞呦,您的鱼怎么买?价钱好的话,我全要了带回全北。”

鱼摊前的泰国老板则笑嘻嘻地说:“萨瓦迪卡,我的鱼很新鲜,50台币一斤,大概有300多斤吧。如果不够我还可以去日月潭捉多几百斤给您。”

另一位日本富豪则询问:“口你几哇,您这里有鲸吗?刚来到台湾没几天就很怀念在大阪吃鲸肉的日子。”

越南老板拍了拍衣袖:“角板,很可惜我的都是淡水鱼。如果有我也会打电话回去,叫员工在湄公河捉上来空运快递给您。”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请跟着我一起摇摆!”说完,原住民主唱在舞台上悠然地演奏闽南语摇滚民谣。

一位大陆女孩高兴地对身旁的妇人说:“妈妈,今天真热闹!”

后面一位香港渡口老员工俯下头对女孩说:“台湾原住民就系介样子的啦,很耶情好客的啦。”

一阵风吹来,我抬头看了看渡口的牌匾——玄光寺。

爬到山顶,俯视着日月潭,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全潭阔”。太阳当空照耀着天地,我意识到已经是中午了。放眼望去,日月潭大致可以看完,潭水映照不出蓝天白云,只有一潭碧绿,游轮在潭中接送游客来了又回,划开了几道白浪很快又复归碧绿。

看完日月潭,我们各自打道回府。心里还憧憬着的是最后一次长假——元旦假期。

下一次,我们要一路向北,到台北跨年。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 上一页:难忘高雄
  • 下一页:醉美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