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文学 散文
  • 正文内容

相看两不厌

阅读:711 次 作者:秋色寒烟 来源:问道文学 发布日期:2019-04-17 18:46:28
基本介绍: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题记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充满无穷的变数。因此,历代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生命旅程中总有大自然的陪伴。青山,碧水,蓝天,白云,随意而自由自在地生存,没有勾心斗角,不需为蜗角虚名,蝇头小利而争执不休。所以,李白可以独坐敬亭山,寄情于山水,向苍籁诉说郁郁不得志的情感积压,在山水的灵性中找到自我。在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的敬亭山水中,忘却人世繁杂,与青山绿水相交融,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虽然孤独,然而在长久的凝望中,发现敬亭山的云海林涛仿佛也在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许是心中多少有了安慰吧!

  陶渊明,这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逸诗人,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然而,在苟合取容,降志辱身的官场中,无法施展他的远大抱负。也罢!放逐山林,隐居山野,让尘世的烦扰都归于田园。在躬耕中体验农家生活乐趣。虽然,“开荒南野际”的物质生活未必充裕,然而,精神上是愉快的。大自然的风物在陶渊明的眼中是清新的,明丽的,带着欢快地跳动着的音符响彻在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上。因为他对田园的执着,所以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田居生活在他的眼中是含情的,充满无穷的乐趣。如果说,人生得不到知己,那么,就在田园中放松、劳累身体,在绿畦田垄之间坐下,静静地遥望无垠的原野,在阵阵麦浪中感受最原始,最纯朴的生活吧。如果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首先,我们每个人便都拥有了自然这一知己,并且永远不离不弃。大自然不会对你有所讨厌,不会因为谁的耿直而拒绝他的凝视。只要你愿意,在和自然的对视中,就会找到心灵的归宿和安逸。山水与山水之间,人与山水之间比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来,要纯净许多,纯粹许多。山水田园是人类永恒的朋友。

  “飘若游云,矫苔惊蛇。”这是后人眼中王羲之的书法。祖先为我们创造灿烂辉煌的文明,在传承文明的今天,让我们感受祖人的情操揣摩祖先的情感。课余时间,细细把玩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觉神思飞扬,如痴如醉。定睛呆望《兰亭序》,虽然知道那仅仅是临摹本,依然心驰神荡。那沧桑的抑或是新颖的表达,演绎着生命的绝唱。遵着《兰亭》循着古人的足迹,感悟相看两不厌的执着与深情。于是知道,在王羲之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便是书写。书法成为他的挚友。只纸墨片都是有情之物,泼墨于心湖,寄托胸中喜怒哀乐。谁又能说,书法不是他的知己?所有的山水风光,自然景物,在他眼中无一不成为书法的象征,书法动态静态的表现形式。甚至,在群鹅的蹒跚之态中悟出书法的精妙。如果没有他对书法的专注,就没有今天的《兰亭序》,就没有盘虬卧龙,俊逸飘扬的永恒之作。相看两不厌,这需要几多投入?几多付出?

  人生有一知己足矣!虽然强调的是“一”,但是也那么的可遇而不可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中如是说。引用来借以表达心中所念。想到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故事,心中便溢满感动。酷爱音乐的伯牙从小就能悟出音乐的真谛。然而,懂得他的人何在?知音难求,知己难遇。我相信,当他用高山流水的弦音倾诉衷肠的时候,他的眼中定是满含期待,心中定是满含凄楚。在钟子期的坟前,将心爱的瑶琴摔个粉碎。子期不在了,没人懂得他的心声。想他弹奏悠扬的旋律遇到子期时,该是怎样的欢欣!相看两不厌的境界在短短的时间内破灭,伯牙又该是何等痛心!在摔琴的刹那,我想,他的心便随着琴而碎了。没有了知音,找不到两厢不厌的知己,弹奏的乐曲即便再动听,也没有意义了。这期间的深情不亲临,谁又能体会?

  如果,没有相看两不厌的深情,梁山伯和祝英台又怎么会演绎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如果没有两厢情深,就没有长亭送别的凄凄惨惨戚戚。如果没有两厢情深,就不会有梁山伯的坟墓裂开,不会有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形影不离。

  相看两不厌,所以,杜丽娘和柳梦梅“梦而死”、“死而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如果没有相看两不厌的深情,杜丽娘何以要千方百计地用情来感动判官,使得灵魂得以追寻梦中情郎--柳梦梅,实现在虚幻世界大团圆。所有的举动莫不向我们昭示,因为两厢情切切,意深深,所以,这样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剧情才得以打动人心,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带着一份执着,一份深情,一份期盼,一份缘分,一份美丽,一句诺言,去寻找相看两不厌的知己,抛开红尘中的纷扰,然后,静静凝望、深思......

标签:散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