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图书 书讯
  • 正文内容

掌故大家高伯雨译注《紫禁城的黄昏》大陆首次出版

阅读:1943 次 作者: 来源:南报网 发布日期:2019-11-15 16:00:54
基本介绍:

  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作品《紫禁城的黄昏》,已经成为讲述溥仪个人命运乃至晚清民国历史的经典之作。此书曾有过多种译本出版。由世纪文景出版的高伯雨译本,有独特的亮点和难以替代的价值,这也是这一版本首次在大陆面世。

  在目前能够见到的、关于晚清的各类回忆录、掌故见闻中,庄士敦作为“帝师”,能够以贴近溥仪的身份,用生动而富有人情味的眼光讲述个人与时代深刻交缠的跌宕故事,把握历史发展的诸多隐秘线索,为近代中国发生关键变局提供不可多得的珍贵见证,而高伯雨的注释,更为我们勾勒出历史光影中丰富细致的层次。

  清末民初的苍凉一瞥

  本书作者庄士敦是有着强烈中国情结的英国人。庄士敦在远东和中国人来往二十年,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会读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对中国的佛教、儒家文化都有甚深的研究,被人们称为“中国通”。1930年代,回国后的庄士敦隐居在苏格兰自己购买的一处小岛上,也依然对他的“故国”念念不忘,在自己的宅邸前挂起清朝的龙旗。

  庄士敦作为“帝师”,得以深入宫廷,从他的角度讲述清廷的衰亡。在他笔下,紫禁城的一砖一石,无不带有忧郁苍凉的色彩,但他不停留于抒情,更重视理智地探究清朝灭亡的根源。

  尽管庄士敦的笔触始终围绕着清廷和宫禁,但近代中国的宏阔图景也在书中如卷轴一般展开。从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总统,到袁氏称帝失败、张勋复辟、冯玉祥兵变并将溥仪逐出紫禁城,这些历史波澜都在紧密牵动着小朝廷内看似寂静的一隅,改写着溥仪的命运和整个国家的走向。

  庄士敦的梦想与哀愁

  《紫禁城的黄昏》里,作者对于溥仪倾注了最多的笔墨,正如同他对溥仪倾注的心血。庄士敦在逊帝身上寄托着他的文明想象和政治理想,他一直称他为“我的龙”,而溥仪也曾在自传中坦承,庄士敦是他自己的“灵魂”,师生之间深厚的精神联系不言而喻。

  自从入宫,庄士敦就希望溥仪能够通过接受新式教育,摆脱诸多遗老为他设立的陈规旧俗,成为一位开明的现代君主,这一愿望显然只是美好的幻想。

  从庄士敦内心深处来说,他感兴趣的并不是看到溥仪再次成为皇帝,而是希望他“成为一个智力健全身体健康的青年”。在庞大顽固的复辟派裹挟之下,溥仪最终出逃东北,投入日本人的罗网,庄士敦此时已经不在溥仪身边,他对逊帝的命运深怀忧虑但爱莫能助。

  高伯雨:博雅严谨的掌故家

  译者高伯雨原籍广东澄海,1906年生于香港,以谙于掌故驰誉香港文坛。他一生著述过千万,大都是掌故文字,散落各处,直到晚年才出版一本文集,而他其他的作品以《听雨楼随笔》为名陆续结集出版,已经是他去世之后的事了。

  高伯雨博闻强记,爱好广泛,交游广、读书多、兴趣杂,笔下有识见和才情。

  1934年春,高伯雨得知《紫禁城的黄昏》将出版,立即去函上海的别发书店为他留下一部。书中的历史人物和提到的风俗习惯,高伯雨都很熟悉。围绕在紫禁城和心向“宣统皇帝”的那批遗老,对于他们的生平,高伯雨随时可以详细道出,而且他本人与陈宝琛、金梁也相识,所以他相当自信地回忆道,翻译此书的过程堪称“运笔如飞”。高伯雨对于晚清掌故信手拈来,但从未以夸张渲染和奇闻异事博人眼球,在翻译中,即使是并不紧要的人名,他也仔细考证辨别,展示了一名优异掌故家的风范。

  经高伯雨翻译后,全书包含两百多条译注,使用了同时代的报刊、日记、溥仪自己的回忆录等材料,补充了庄士敦作为外国人所不能见到的诸多隐秘关节,并以客观的眼光对庄士敦的叙述加以点评和校正——例如破除庄士敦带有东方主义的迷思,指出溥仪并不像庄士敦心中那样完美——从而冷静、真实地还原了时代的面影,显示着高伯雨和庄士敦所代表的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之间的裂隙和对话。

  译注本身行文潇洒俏皮、暗藏机锋,可以成为独立的散文小品来读,其史料价值和辞章文采不在庄士敦原文之下,是阅读此书带来的难得的乐趣。(记者 解悦)


标签:出版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