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产业文化
  • 正文内容

文化产业研究要加强理论建设

阅读:1547 次 作者:韩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日期:2020-01-21 09:36:45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文化产业资讯。

  文化产业是近十年来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这与中国日渐崛起的文化产业实践密切相关。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仍步履维艰,呼之不出。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理论建设不足。理论建设是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的第一步,但是由于国内文化产业研究长期以对策研究为主,再加上惯性地对西方文化产业理论场外征用,使得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建设工作严重滞后,严重束缚了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的可能,从而影响了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生命力。

  文化产业研究缺乏理论建设

  因为文化产业研究并非由之前某一个传统学科生发而来,而是由不同学科的学者针对不同的现象进行的问题导向研究。因此,国内文化产业研究长期以对策研究为主,即关注文化产业某个个案、具体某个文化企业或对某地某市的文化业态进行研究。这类研究有助于及时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并指导下一步实践,对于文化产业实践也有着积极的建设性意义。

  但对策研究不能构成文化产业研究的全部。尤其当文化产业走向学科建制化时,对策研究显然不足以支撑一个学科的知识框架。这就要求文化产业研究重视理论建设。目前中国文化产业体系庞大、门类健全、业态完善,已经成为全球文化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如何从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伟大实践中归纳出相关理论、探索文化产业“中国化”的演变规律,既是摆在每一个文化产业研究者面前的历史使命,也是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的重要基础。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基于中国知网主题为“文化产业”的3980篇中文学术论文的研究后发现,当中有3649篇为对策性建议、案例剖析、政策解读或调研报告等应用性研究,占总量的91.68%;关于文化产业学科基础研究的论文仅有51篇,占总量的1.28%,其余为访谈录、译文等其他文章。国内文化产业学界对理论探索缺乏重视可见一斑。

  除忽视理论探索之外,国内文化产业学界在论述相关问题时,以依赖西方文化产业理论为主。这类理论对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阐释效能相当微弱,像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产业理论,在西方早已过时,更遑论在当今中国有何种阐释效能,显然这已经属于理论的场外征用并形成强制阐释,容易导致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经济等不同概念纠缠不清、互相混淆。

  在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的强制阐释下,目前国内学界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起源这一基本问题也有多种说法。如济南大学教授张廷兴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史应当包括“古代文化产业”,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向民则认为中国文化产业起源于夏商周时期,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晓明研究员则认为中国文化产业出现在21世纪左右。之所以对一个基本问题产生明显的观点分歧,就是因为他们并未认识到文化产业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特殊性,而是以法兰克福学派“文化产业”概念及其理论强制阐释中国问题,从而导致概念偷换、定义模糊等研究局限,以至于缺乏最基本的学术共识。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敏锐地认识到西方文化产业理论阐释效能的有限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惠林在论述文化产业的本质时,就认为昔日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与如今学界所研究的文化产业越来越远。广州大学教授陶东风也认为,在引用西方文化批判理论的时候,就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它在理解与分析中国问题时的适用性是有限的。否则,机械地将西方批判理论套用到中国社会文化研究中,必将遮蔽或模糊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造成认识的盲点与评价的误区。

  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建设,必须要注重“中国化”路径。一是要注重对文化产业实践“中国化”的理论提炼,二是要认识到本土理论的学术价值,使其成为完整的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体系。

  首先,中国文化产业自晚清“西学东渐”至今,已有近两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中国文化产业获得了极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文旅融合、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等国家战略中奋发有为,形成了自身完整的创新机制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具有较大的理论提炼空间。

  山东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林凡军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建设还处于起步期。但起步期不等于不作为、慢作为,而是应当尽快驶入理论建设的快车道。这需要研究者积极投身于理论建设当中,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立场出发,源自于文化产业“中国化”路径、用以指导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实践。

  其次,国内学界向来不乏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有真知灼见者,只是在对西方理论如潮水般的译介下,本土理论基本处于“失语”状态。研究者要重视那些基于中国经验、根植中国土地、探讨中国问题且具有学术价值的“中国化”本土理论,使之上升为推动文化产业学科建制化的理论体系。

  中国学者对文化产业“中国化”路径的理论思考其实很早就开始。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马健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建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原因就在于对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的依赖。尽管中国文化产业理论探索不足,但仍然产生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譬如浙江省计经委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建中发表的《论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就是国内学界很早阐述文化产业“中国化”路径的论稿。

  当然,在面对理论不足这一实际问题时,我们还可以借助文化产业本身的跨学科属性,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理论借鉴,如从文艺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借鉴成熟的本土理论来从不同层面丰富文化产业学科理论体系,这都是推进文化产业理论建设的重要路径。

  综上所述,只有中国文化产业学界有勇气从实践对策转向理论总结,敢于打破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的强制阐释,并对本土理论足够重视,从而有步骤、系统地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理论建设,中国文化产业研究才有可能逐渐走上学科建制化之路。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标签:文化产业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