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艺术 书画 书法
  • 正文内容

科举状元,书法也有状元范儿,牛!

阅读:1319 次 作者: 来源:搜狐号 发布日期:2018-05-08 11:48:18
基本介绍: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山东德州人)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科考的榜数为745榜,共约产生了500多名状元。

  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别到了清代,考到白发满头仍然是个“童生”的不乏其人。四五十岁中进士,人们并不觉得他年龄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

  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宋代共产生118个状元,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72.5%,最小的1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

  清代共有状元114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19人,占35%,最小的21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5人,最大竟然已经62岁。

  都说“字如其人”,特别是在大量的试卷中,字迹好,应该也会成为考官的评判标准。那么,经过层层选拔,严格筛选,最终从清朝各时期的科举中高中的状元中,他们的书法水平又如何呢?

  顺治年间

  顺治二年(1645年),当时的大学士范文程上了一道奏折,说明统治天下应从士人开始。当时的摄政王多尔滚批准了他的提议,从顺治二年开始,清朝正式开始实行科举考试。

  顺治四年(1647年):吕宫(1603-1664,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康熙年间

  康熙曾对大学士们说过:“今年会试所中,大臣子弟居多,孤寒士子未能入彀。欲令人心服,得乎?”由此可见,他对当时科举考试中徇私舞弊深恶痛绝。也反映了康熙皇帝对于科举选拔的重视。


标签:书法,科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