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教育文化
  • 正文内容

青川,郁郁生长不停息

阅读:1697 次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18-05-12 18:12:20
基本介绍:一转眼,汶川地震“三川”之一,走过十年。各所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当地教学设备与理念不断升级,一个个生命顽强生长。

  青竹江流过,川流不息,人们生活如常,井然有序。一排排崭新的居民楼,一座座亮丽的校园……这里是青川。

  一转眼,汶川地震“三川”之一,走过十年。当初,自然强大的破坏力将这里变成一片废墟。如今,除了那些标志纪念物,似乎已很难找到那场劫难的痕迹。

  地震中,青川教育饱受重创,木鱼中学、马鹿乡小学等多所学校不同程度损毁。十年间,公众的关注仍会时不时地将这些名字擦亮,而随着青川重建,各所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当地教学设备与理念不断升级,一个个生命顽强生长。

  两年完成受灾学校重建

  一场细雨过后,天放晴,阳光格外明媚。原本开阔的操场变得更加敞亮,学生们有序地从教学楼集体出动,操场瞬间充满生机。

  两人摇着长绳,一个女孩瞅准时机,顺利跃过,几名学生倚在球门旁,足球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还有几人在跑道上跃跃欲试。

  这是在青川县木鱼镇震后原址重建的木鱼中学,当初地震的痕迹已难觅踪影。

  而在进校门后不远处,还有座雕塑在讲述着学校当年重生的传奇。雕塑上方是一双大手托起一枚冉冉升起的太阳,底座上刻着两个字:希望。

  “汶川”地震,木鱼中学损毁严重,之后,浙江省对青川县对口援建,木鱼中学由温岭市全额重建。“温岭是中国大陆每天见到第一缕阳光的地方,这座雕塑寓意着学校的新生。”校长白培锋说。

  木鱼中学的涅槃只用了不到两年:2009年12月,新学校竣工验收;2010年3月,全校师生搬入新校园。校园里,现代建筑与优美的校园环境交相辉映,教学、办公、实验、生活四区分明,标准化运动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土。

  贾雪峰是学校已经教了28年书的英语教师,她见证了木鱼中学的今昔之变。让她感叹的是变化之大、变化之快,“地震一下回到解放前,结果只用了两三年,学校就进步了50年”。

  让贾雪峰高兴的除了教学环境,还有居住条件。震前,学校教师住的都是单间宿舍,没有卫生间。震后,政府出资修建了小区安居房,贾雪峰住进了一套三室一厅80平方米的房子。

  木鱼中学的变化只是青川教育再生的一个缩影。2010年,青川县内受灾学校基本都完成了重建。除了建起来校舍,学校的各类设施设备也在相应配齐。图书室、美术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构成了教学楼的“内核”,交互式电子白板、校园监控、“明厨亮灶”设施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让学校搭上信息化的快车,“三通两平台”建设在有序推进。

  震后教育水平节节攀升

  十年间,与学校的硬件设施一齐升级的,还有当地的教育水平。

  地震后,浙江省担当起了青川教师培训、帮扶的工作。请专家进来、教师走出去、网络远程培训等方式,打开了一扇扇窗,让一度传统封闭的青川教育与外界联通,先进的理念方法飞了进来,教师们思路大开,当地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王海蓉是关庄初中的副校长,2010年10月至12月,她参加了浙江教育系统的“领雁工程”培训计划。第一个月,在杭州师范大学听教授、教研员讲课,之后在杭州文晖中学跟岗学习,“我第一次改变就从那儿开始”。

  从浙江归来后,王海蓉开始带头推动学校的课改。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建立“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再到走出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几年下来,关庄初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全县素质教育综合考核中屡拔头筹。

  木鱼中学在2016年开设智慧课堂,使用电子白板和课件教学成为新尝试,而在这之前,这样的“新玩法”几乎为零。教师们同样遇到挑战,最初是拿来主义,经过培训,如今制作完成课件已不成问题。“原来是抵制这个东西,觉得没太大作用,没想到它却使学生成绩发生了巨大变化。”贾雪峰说,

  2008年以来,当地教育局和浙江省教育厅在师资培训方面搭建各类平台。浙江省教育厅对口援助青川教育,组织专家900余人次,赴青川培训教师6000余人次。十年来,全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年均培训教师2600余人次,教师专业化素养显著提升。

  一大批人才从这里走出

  4月26日,是清溪小学办运动会的日子。校内的热气腾腾从没进校门就感受得到。操场上,身着统一校服的孩子们正进行广播操汇演。

  这是一所以生态教育为特色的学校,但对于校长马正堂来说,所谓生态,不单单是指自然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他也更愿用“生长”两个字。而开展包括运动会等各样的活动正是为了让学生舒展、自由生长。

  震后,全方位育人不仅是清溪小学的“专利”。在木鱼中学的教学楼里,走廊两侧墙壁上都贴着学生参加各类活动、比赛的照片。足球是这所学校的特色,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张锡华自豪地说,学校的女足已经连续三年拿了全县足球联赛初中女子组的冠军、广元市的亚军。

  参与各类活动让学生变得开心、自信。校园文化也像基因一样塑造着学生的人格与发展。

  在马鹿小学,感恩教育是其特色。学校所有教学楼的名字中都有个“怀”字,为的是感恩、感怀地震以来社会各界的帮助。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和西南干旱发生后,学校的孩子还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和伙食费捐款。

  十年过去,当初这些学校的学生已长大。地震时,马鹿小学举着“你们辛苦了”自制纸牌的五年级学生徐广,现在已是长沙一所医学院的大一学生;彼时在木鱼中学读初一的95后女生徐萍,如今成了全国人大代表;在地震中失去小腿的木鱼中学学生谢海峰,2017年成功考入四川省歌舞剧院并成为签约演员。

  十年过去,一届又一届的新生仍在顽强生长。

  青川,青郁生长,川流不息。(记者 杜玮)

标签:教育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