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 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壁画,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
楷书的 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
自秦汉之际产生笔画至三国楷书成型,两晋南北朝是楷书发展的勃兴时期,以王羲之为代表。北朝书法的勃兴是楷书兴旺的标志。其质朴雄强的艺术风格。与南方的秀丽典雅。双峰对峙。楷书鼎盛时期限在盛唐承隋楷风格之变。各书家各显其个性体 貌。中唐颜真卿以雄风创新;晚唐柳公权以"柳骨"相媲美于"颜筋"。凡此三变。形成唐楷之大貌。
五 代、宋、元、明、清是楷书式微期。书家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未能突破晋唐楷书已有的格局。楷书的 审美表现性和抒情性均不及行草书。
A"书圣"——王羲之
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有"书圣"之称。亦长于诗文,但文才多为书法之名所 掩,不为世人所重。曾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王右军。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 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传世 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他的作品美妙绝伦,无雷同乏味之嫌。中国 书艺在他笔下成就最高个人顶峰,其后各代大家只是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 :或意或法、或韵或势,局部过之者不乏其人,整体而论,无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