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产业文化
  • 正文内容

文商旅融合打造渝中区新名片

阅读:826 次 作者: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8-06-12 09:29:13
基本介绍:

  6月12日,“相约渝之中聚焦下半城”重庆市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成都文商旅招商推介会在成都群光君悅酒店举行,来自成都的百余家企业和媒体朋友到场参会,共同见证重庆渝中区“下半城”逾三年来改造、发展的魅力。

  会上,渝中区副区长黄孝明通过大数据回首并展望近年来重庆这座城市的转变,详尽系统地介绍了渝中区经济、产业、文化、资源及发展战略,并透过全国各城市的发展脉络,发掘释放渝中区的投资价值。

  产业提档升级渝中区投资价值彰显

  朝天门、十八梯等因电影被知晓,而渝中区远不止这些名迹,这块土地上还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历史古迹。基于这些历史宝地,保留、发展,将文化、商业、旅游融为一体是渝中区文旅商方向的发展指向。

  打造“朝天门现代商贸服务区”,以“一带一路”和中新合作为契机,全力推进重庆凯德来福士项目、光控朝天门中心项目的区域地标建设,推动周边老旧市场的转型升级,集聚国际现代商贸企业,构建起国际交往深度合作、创新交流的新平台。

  再现“湖广白象开埠文化区”商贾云集的盛况,大力推进湖广会馆项目、融创白象街项目建设及周边风貌整治,加快遗址公园建设;传承湖广移民文化,着力植入全国各地商会,搭建起企业交流平台。

  重塑“十八梯传统街巷风貌区”,突出街巷格局及民居风貌,推动十八梯项目建设,着力引入、培育重庆老字号民俗商业及文化创意,强化民俗文化演绎及娱乐功能。

  活化“枇杷山非物质文化展示区”,加快山城巷、燕子岩及周边更新整治,完善交通及配套,活化非遗,体验民宿,展示民俗。

  凸显“洪崖洞民俗风貌区”的旅游功能,以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加强与周边的通达联系,进一步强化其城市旅游、商务功能。

  提振“滨江休闲带”的活力,整治滨江路沿线的功能业态和景观环境,打通滨江步道,建设滨江亲水平台,合理利用珊瑚坝,强化滨江带与山城步道及滨水公园、滨江亲水平台的联系,这些合理的布局规划,渝中区投资价值再次彰显。

  文商旅融合打造渝中区新名片

  渝中不仅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延续着城市文脉,这里,有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2处,有各时期文物63处。其中,国家级文物14处,市级文物20处,区级文物6处,未定级文物23处,占全区文物总数的31.5%

  截至2017年底,渝中区企业数量达24174家,其中民营企业20367户,占全区企业的84.3%;微型企业11091户;个体工商户50269户。2017年民营企业实现税收43.24亿元,占全区税收约1/4。

  这些数据都在向社会证明,今天的渝中区,依然可以重造昔日的“辉煌“。在经济、消费的大力提升下,重庆渝中区“下半城”要以协同发展为目标。

  提出改造三年以来,渝中区政府始终坚持以“发展、蝶变、重生”为使命,依托渝中区“上半城”的打造经验,以“两街五巷”为抓手,串联下半城各片区和文物资源,形成“九区一环”的空间及功能布局。

  随着渝中5A级旅游景区的打造,渝中乃至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目光都已然聚焦到下半城。渝中区委、区政府于2015年初建立了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覆盖朝天门、南纪门、七星岗三个街道,承担起管委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重大项目建设的使命,将下半城文物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把下半城山水形态、历史文脉、人文韵味有机结合。这个重庆的根源之地,正逐一重现昔日辉煌。

  城市经济高速增长“重庆数据”亮眼

  今年五一黄金周,渝中区就接待游客30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32亿元,同比增长20.3%,也成为今年五一游客最多的城市。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孝明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渝中区委区政府深入探讨和实践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商业、旅游相结合,着力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保护历史文脉,发展文创产业,使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

  黄孝明副区长说到“目前,渝中区结合实际,发展现代金融业、高端商贸业、专业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互联网服务业、健康医疗服务业等六大重点产业。”2017年,渝中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22.2亿元,人均GDP达到了17.3万元。

  同时,他还表示,“围绕这六大产业,先后出台了诸多产业扶持政策,对优秀人才、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高管予以丰厚奖励,对发展带动性强、影响力大、产出效益高的项目或企业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相信,在政府引导与支持之下,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或将成为重庆城的“文化代言人”。


标签:历史文化,产业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