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非遗文化
  • 正文内容

讯飞输入法寻找丹寨“发音人” AI助力非遗文化绽放

阅读:906 次 作者: 来源:中国商业观察网 发布日期:2018-06-21 18:08:15
基本介绍:

  新晋“网红”丹寨小镇除了原生态寨落外,还有蜡染、古法造纸、卡拉村鸟笼及芦笙祭祀乐舞等少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璀璨的地域文化。近日,科大讯飞市场总监任萍萍成为风光秀美的丹寨第四十一任轮值镇长。任职期间,她发起多项“AI+公益”活动,包括用智能语音技术推进方言留存,留住源远流长的非遗、民族文化;用人工智能技术留下乡音,寻找丹寨话“发音人”,将方言标准音收录到讯飞输入法“方言保护计划”之中。

  如果当地人听不懂当地话,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吧。事实上,就存在贵州人听不懂贵州人说话的情况。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丹寨县属于苗语地区,据了解丹寨的苗族支系就有八支,所以当地苗语就有八种,可能隔个寨子就听不懂对方说的话。另一方面,如今说苗语的人大幅减少,很少听到纯正的苗语对话,这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正在流失的苗语方言,讯飞输入法发起“方言保护计划”,逐步建立“中国方言库”,用智能语音保存苗语和地域文化;为更好提升保护水平,讯飞输入法在丹寨招募“发音人”,用标准乡音保持地域文化的活力。目前,讯飞输入法已支持22种方言,其中粤语、四川话、东北话等识别率均已超过90%。

  蒋芳芳与杨欧报浪用苗语对话

  方言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纽带。作为丹寨话“发音人”,杨欧报浪说的是白领苗语。“他们来感受的更多是丹寨的文化,包括我们的方言。”报浪操着还有浓厚丹寨口音的普通话,“我们叫丹寨版汉语,因为现在这里是旅游目的地了,游客来自四面八方,更多的是说普通话了。包括好多老外,也会问我‘你好’、‘谢谢’用苗语怎么说。”报浪说,虽然工作中更多的是用普通话,但回到家、或者和乡邻们沟通,还是习惯性的说苗语,“乡音还是最亲切。”像报浪这样方言基础根深蒂固的“发音人”在方言传承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

  做客报浪蜡染店的同乡蒋芳芳与报浪用苗语亲切交流起来,不过这回多了一个“中介”——讯飞录音笔。“你就用最纯正的家乡话说,说你的愿望,它可以帮助记录下来,并用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做分析,以更好的保护乡音。”蒋芳芳向报浪介绍说,报浪也毫不含糊:“现在游客对苗语、蜡染这些民族文化了解的越来越多,我希望我的东西和手艺以后还能走到国外去。”

  依托科大讯飞对人工智能技术及智能语音和语言深度研究的积累,已拥有30多个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的语音系统(文语转换、语音识别、语音翻译),其中实现多个拓荒性语音系统。不仅如此,讯飞输入法在线下与地方政府、地方广播电视台等开展深度合作,寻找发音人,线上发布“方言保护”APP及“我AI说方言”微信小程序,为乡音代言。此外,讯飞输入法产品中加入了方言收集互动入口,助力方言留存。

  而今,报浪也做了奶奶,她希望远在广东的孙子,也能熟悉乡音。今后不管走到哪里,既能说的了标准普通话,也能不忘乡音,所以时代进步、年轻人都走进大城市,留下乡音也成为很重要的一件事。


标签:非遗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