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匠心精神传递就是一种正能量的信号,通过生活考验来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个人的品格。让自己去全心投入一件自己认为伟大的事情中去,放弃一切,聚精会神,追求完美。梁辰,来自茂名电白,现在是广州正斋艺术馆的主人,一名书画家兼印章篆刻人。
三年前,他还在深圳做着手机设计,为TCL、联想、金立等国产品牌服务。做手机设计,虽然工资高、头衔亮,压力与焦虑也是成倍增加,“行业变化太厉害,静不了,也沉不下心来”。
2015年,在行业变化猛烈的时候,梁辰选择辞职,做了另一件一直梦想着的事:开间书画馆。一次选择,与梦想不再遥远“我觉得人的一生很长,如果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工作起来会很没意思。”
梁辰认真说着,为我们每人斟上一杯热茶。除了书画印创作展销、教育培训,“以书会友”,也是梁辰成立这间艺术馆的初衷之一。
据他介绍,一般的商业机构都会设在写字楼、创业园等商业场所,“很少这种小区里的,但我坚持要这里,这里是我要交朋友的地方。”唯独梁辰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他觉得做自己舒服且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凭一颗执着而坚定的匠心来完成的。
书馆里,四壁挂满了他的书法作品,既有古气盎然的甲骨文,也有娟秀隽逸的秦汉简帛字体,错落有致。
20年,将梦想写成浓浓一笔,看似一挥而就的作品,背后却是近二十年的努力。
小学四年级,当其他小孩还在为游戏着迷时,他却对一块石头——印章石情有独钟。
“哥哥算是我的启蒙人吧,有一天他带回来一套印章工具,我就觉得很喜欢。”每个手艺匠人对自己的作品都是情有独钟,用冰冷的手来触碰有温度的作品,匠心精神传递的力量不仅仅影响了自己,更影响了其他人。
中学,一本《千字文》书帖,就足够他钻研两三年篆刻;大学,他从电白的小县城来到广州,专业虽是工业设计,他却是学校书法社团的活跃分子,常与书友交流至深夜。
2007年,大学毕业后,他到了深圳工作。同事们业余的休闲都是吃喝玩乐,他却仍埋首于印章、书法。
“那时的习作累起来好几麻袋,柜子和床底都塞满。”苦行僧般的生活,他却甘之如饴。他认为要把事情做到极致,就必须过上独具匠心的生活,好好沉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艰辛的背后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印章虽小,重于城池
印章,在古代是身份信物,书画大家、王公贵胄身故之后,私章往往要随葬。君主的玉玺更是国之重器,刘邦屯兵灞上时,秦王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也代表着一代王朝的终结。
篆刻印章时,为了专注,梁辰往往选在静谧的清晨进行。刻章时,为了凝神敛气,有时他会点上一炷香。方寸之间,刻出大气风采,书以载道,崇善守正
对于书法篆刻,梁辰不只当作一门手艺来看待,而是匠心匠造所具备的一种精神力量。“书印人要有‘历史担当’”,浙江书协主席鲍贤伦先生的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因为秉持“崇善守正”的人生信念,他把书画馆定名为“正斋”,从而体现出梁辰为了自己的理想,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传递给别人更多的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匠心精神。
平日,他常求教于着名书法家江伟先生;为求进一步精进,去年,他专程拜访全国篆刻名家苏金海先生,亲赴南京求教,精诚所至,终于打动老先生,成为其收于岭南广府的徒弟。
而在每天晚上,他又从虔诚的徒弟“变为”老师,教着小孩子们正确执笔、运墨,临摹古帖。
近年,他的得意之作常入选国家级、省市级展览,但他说要“突破前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到如今,中国具有匠心的手艺人比较多,如今精神传承和物质传承出现了很大的缺口,让下一代对手工艺有更好的传承,中国出现了享选这个匠心平台,特点就是聚集了一群独具匠心的手艺人,不少手艺人的优秀作品得到了更多展示,让一代又一代的匠心精神不断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