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艺术 书画 美术
  • 正文内容

杨力舟:中国写意画当下欠缺的正是写意精神

阅读:849 次 作者: 来源:私享艺术 发布日期:2018-07-07 17:12:58
基本介绍:

  我理解写意精神,是形而上、物之外的精神,感情层面的写意精神。从中国原始艺术、古代绘画几千年过来,写意精神始终是中国绘画的核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说明这一点。古代艺术不写实,而发挥主观想象、夸张变形,创造天堂地狱、龙凤神鬼等形象。近现代借鉴西方写实技法后,似乎在画中,作者主观想象力渐渐萎缩了。特别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离写实愈来愈近,离写意愈来愈远,确实值得我们画中国画的人警惕。相反,当代艺术,从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装置等等看,似乎是以意当先,以观念为目的,而不择手段也是一种写意精神。但它不属于中国写意画的范畴。

  南宋 梁楷 太白行吟图 纸本墨笔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今天回到中国画本体,谈写意画。写意画约定俗成地认为它是国画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表现形式。从相应的工具材料、自身技法,并有数千年的演进而形成。中国的绘画自象形文字始,历数千年之久。以毛笔直取万物之形,自古则用图史彰治乱,其中多绘圣贤贞妃烈女事迹。从现存的历代珍品,以及大量的宗教壁画中,其一脉相承的图式均为工笔画。到南宋梁楷画《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开水墨写意人物画的先河。文人雅士将文人画推到一个新的状态。

  倪云林提出:「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它相对于民间绘画追求高雅、清逸的格调,并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在构图布局上显现新格,文化内涵上会境神通,为文人雅士和上层社会所青睐。至清明时代逐步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宋初人物画甚多,至元代人物画减少。明清文人画兴盛,标榜水墨为止。尽管如此,传统绘画仍以工笔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壁画)。

  明 徐渭 黄甲图

  徐渭、吴昌硕为大写意花鸟画异军突起。任伯年人物、花鸟兼长,而工笔、小写意、大写意都有不凡的造诣。但是,经写意画与工笔画分别称谓,成为两种不同的样式,是从近代逐步演变而来的,也与文人画兴起有直接关系。现代文人画又称之为写意画。在人们心目中,写意画及文人画,或以山水为主,水墨为上,或不求形似,逸笔草草。

  在近代中国画中,写意画逐步成为主流样式,成为区别于西方绘画,独具特色的绘画体系。今日在举办中国画双年展之际研讨写意精神,有必要对写意画以再认识。

  我理解的写意画的特点,其一,书写性;其二,程式化;其三,通过书写达到的意趣、意境、意味。

  (一)书写性,是写意画的一鲜明的特点,相对于描摹、制作,而强调书画同源,作画以篆书、隶书、草书随宜互用,追求执笔转腕之灵妙。通过不同的运笔方法,表现不同的对象和作者不同的情感轨迹,谓之喜画梅,怒画竹之说。笔墨所表现出的凝重、华滋、浑厚、飘逸、隽秀、顿挫有致,跌宕起伏,气势磅礴,雄浑博大,无不是从腕底运笔中体现出来的。而这一切都和书法一样,运用中国特有的工具—毛笔,方可发挥的独特形式。明代画家唐寅说:「工笔如楷书,写意如草圣。」书画同源为至理,这是写意画的根基,也是国画区别于世界任何画种的技艺之所在

  (二)程式化是体现中国画写意精神的重要手段。故中国文学中的诗词格律,戏曲艺术的唱念做打,都有十分考究的表现程式。国画亦有程式。人物画有一波三折,钉头鼠尾、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等十八描;山水画有大斧劈、小斧劈、鬼面皴、披麻皴等十六家;花鸟画有泼墨、破墨、双勾没骨等手法。历代画家面对千变万化的大自然,探索总结极其丰富的程式化的意象美形式语言。从感性体验到理性选择,最终概括为形式简约的意象形式符号,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创造新的程式。废古人之短,成后世之长。避免被程式所束缚。新时代的写意画在蓬勃发展时创造新的程式语言,就极具现实意义。

  (三)画者无声诗。意在笔先,形神兼备,通过笔墨程式,画面呈现出的意趣、意境、意味,体现出写意精神,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发于笔端,而归乎心田。「写胸中意气」,表现出的意象、意趣、意境、意味是主观与客观对象的互动。齐白石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道出了国画高度提炼生活,凝聚升华形式语言的艺术真谛。写意精神应该是写意画具备的本质特点,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不论工笔或写意画,均以意象美为宗旨,均要在写意精神引领下,寓意于物,精而造疏,简而意足。具象写实以形传神,或以神写形。求神似而不受形体时空的限制,不侧重于工艺制作,不拘泥于真实细节的描摹,达到言犹未尽,而意趣无穷。也可以说艺术至上。

  (四)写意精神最终要体现在作品的品位与格调上。绘画的主题内容仅是载体,艺术精神和韵味才是绘画的本质特征。古人评画有神品、妙品、能品。神者才识清高,挥毫自逸,生而知之者即才华横溢者,能者源流传授下笔有法,学而知之者,由能入妙,由妙入神。这也是客观规律。又论画品格调以气韵为上,要忌火气、匠气,以避俗气为要。而品性至关重要者为一个雅字,所以高雅、典雅、隽雅、和雅,乃至大雅要同于身心一样终身修德。

  写意画是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绘画样式,而写意精神是一种理念。一张通常的写意画,未必具有写意精神。写意精神也是一种品位与格调,写意画是样式、是载体,精神性与艺术性是灵魂。中国写意画当下欠缺的正是写意精神。在高科技发达的条件下,高度写实、再现的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写意性相形见弱。我们需要绘画用来记录反映生活的功能,逐步的转换为对思想、情感、精神、情趣、品位的审美再现。所以对写意精神的追求愈益显得十分重要。

  杨力舟,1942年生于山西省临猗县。1957-1966年在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及大学油画系毕业。1968—1978年在太原印刷厂当美工,后调山西省文化局美术创作组任创作员。1978-1980年中央美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生班深造,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等教授。毕业后参与筹建中国画研究院。1984年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1989年后任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馆长。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第五、六届副主席。全国政协第十、十一届委员。现任中国美协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顾问、院务委员、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代表作品有油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毛主席给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国画《黄河在咆哮》、《太行铁壁》、《太行烽火》、《飞动的彩云》、《我的童年》等;作品荣获中央美院叶浅予奖学金、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第二届解放军文艺评奖大奖、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出版有《杨力舟画集》、《杨力舟速写集》、《当代中国美术家王迎春、杨力舟画传》、《当代画史名家经典作品集·杨力舟卷》、《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画家作品集·王迎春、杨力舟卷》、《春舟水墨世界》等;文集《艺苑摭言─杨力舟文集》;连环画《小二黑结婚》。


标签:艺术,理论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