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非遗文化
  • 正文内容

非遗扶贫:彰显文化自信 服务中心工作

阅读:764 次 作者:张玉玲 韩业庭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日期:2018-07-19 11:45:06
基本介绍: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两个关于“非遗扶贫”的文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两个文件对“非遗+扶贫”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举措实、工作细,也为非遗扶贫打出“组合拳”: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组织传统工艺手艺培训,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工艺,掌握相关技能;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设计和改造提升;搭建平台,支持电商企业等通过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方式,帮助销售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生产的传统工艺产品,形成扶贫就业、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的多赢格局。

  彰显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是文化传承之脉、文艺创作之源、文创设计之魂。提高非遗传承发展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非遗扶贫:彰显文化自信服务中心工作

  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与非遗相结合,充分展现出中华文化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精髓

  “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陈通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兼顾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选取确定了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非遗扶贫,充分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的作用,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贫。”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教授认为,非遗扶贫是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扶贫攻坚的战略目标相契合。

  “非遗+扶贫”能让更广大的群众受益,增强手艺人的荣誉感、成就感,提高其品牌意识和再创造意识,更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热情参与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和大好局面。此外,非遗扶贫的重点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各民族同胞相互尊重、欣赏,紧密联系、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标签: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