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艺术 影音 音乐
  • 正文内容

《明日之子2》蔡维泽+许含光:让indie的音乐态度成为主流

阅读:1560 次 作者: 来源:腾讯娱乐 发布日期:2018-07-25 14:23:24
基本介绍:

  青峰的这句话,也得到了许多创作人的共鸣。创作这件事,本身就是以艺术作品的形式,传达作者在背后所想要表达的价值。每个创作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潜移默化地慢慢影响这个世界。

  跟青峰一样来自台湾地区的两位选手蔡维泽、许含光,也正在《明日之子2》的舞台上,身体力行地实践着青峰的这一句话——用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

  来自台湾地区的蔡维泽、许含光,同为《明日之子2》独秀赛道的实力创作型选手,也都是“认真做音乐”的代表性人物。

  只是,他俩所选择的推翻世界的方式,好像又有那么一点不太一样:一个不太会笑,一个喜欢疯狂地大笑;一个很冷,一个很暖;一个很酷,一个很软;一个暗自闪亮,一个努力发光……

  酷仔蔡维泽

  身为indie乐团“傻子与白痴”主音的蔡维泽,以“indie走往主流”的姿态来到《明日之子2》,求的是能有机会在残酷的华语音乐圈里,继续艰难生存下去;

  用长达六年的时间磨出一张专辑的许含光,出身书香世家,无须靠音乐来生活,来参加《明日之子2》,只是想让更多的人可以听到自己的创作……

  成长背景的不一样,也造就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

  无论最终是用哪一种方式去推翻世界,蔡维泽、许含光都以自己的行动,切切实实地证明了一件事:只要你下定决心去做,没有什么梦想是实现不了的。

  无论如何,要“维”持自己身上的光“泽”,要继续保守暧暧内“含光”的赤子之心,到底都不容易。

  1

  做更真实的自己

  这一季《明日之子》节目里,选手曾育茗唱了一首思念外公的歌,却被网友指其拿亲情来“卖惨”、“做作”,甚至有人封他为“男版杨超越”。

  类似这种具有争议性的议题,大部分人唯恐惹火烧身,一般都避而不谈。倒是原本跟曾育茗不太熟稔的蔡维泽,却愿意站出来为战友说点话:“他承认自己做作,这,其实也是一种真实啊!”

  有没有觉得,说真话的蔡维泽,也是一个活得太真实的人?

  同样活得真实的,还有风格独树一帜的美男子许含光。迷人的长发,辨析度超高的声线,特别的音乐风格,还有柔软的人设,都让你能一眼在人群中认出他来。许含光选择不去理会各种人为的限制,反而更自由洒脱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做自己想做的音乐,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真实”。

  这些年,太多矫揉造作的综艺节目,让我们对真人秀上所宣扬的各种“真实”,变得有一点审美疲劳了。观众被培养出越来越厉害的鉴赏能力,谁是按剧本一板一眼地来演,谁是随心出发按照个性来走,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无论是蔡维泽,还是许含光,他们都不是那一种典型的“天赋型选手”。所谓的“天赋型选手”,每当面对镜头,就能摆出相当入戏的姿态,表情夸张,卷入矛盾,演一个连自己也不太相信的自己。

  很真实的蔡维泽

  来《明日之子》之前,蔡维泽、许含光在台湾并没有参加过什么偶像类综艺节目,大部分时间也都全部花在经营自己的音乐事业上。比起我们在偶像综艺节目上常见的“老油条”,蔡维泽、许含光的真实,既是未经打磨的,也是弥足珍贵的。

  在各种粉丝滤镜的放大、直播之下,蔡维泽、许含光镜头外的真实一面,也有幸能被更多的人认识到:他们热爱音乐,也热爱吃小炒肉跟麻辣香锅,得到冠军后只想拿钱去买甜甜圈,面对爆红也会不知所措……

  蔡维泽被杨幂选中之后,觉得自己“人气不够无法帮助选手”的吴青峰瞬间大哭,平时很酷的蔡维泽也跟着青峰一起哭了起来……这也许是我们在各色的网综里,暌违已久的真实人性。

  很高兴能看到的是,无论是在节目内外,蔡维泽、许含光都能始终保持初心,记得最初决定要来《明日之子2》的初衷——那就是,让更多人可以听见自己的音乐。

  2

  维泽含光大不同

  虽然还很年轻,但其实蔡维泽、许含光都已在这个圈子里以各自的方式摸爬滚打多年。他们各自迥然不同的境遇,也正好折射了华语音乐圈的不同发展层面。

  如果不是《明日之子》第二季,相信很多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傻子与白痴”这个乐团。

  蔡维泽总爱把乐团简称为“傻白”,这里头也有几分对命运的自嘲味道:很傻,很白痴,但仍然在傻傻地坚持着。

  《视线所及只剩生活》,也许是最能代表蔡维泽跟傻白精神的一首歌。在《明日之子》的舞台上献唱后,也触动了许多年轻人的内心:“我们或是后悔,或是放任自己的固执,但满是伤痕后不见得踏实……”

  蔡维泽《视线所及只剩生活》

  蔡维泽说,最厉害的音乐人,是那种可以在indie与主流之间找到“平衡点”的人。

  蔡维泽并不排斥“成为主流”的可能性,他也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些indie乐团的主音一样,抗拒融入主流乐坛的发展体系。

  但是,即使在身边没有乐团成员相伴的情况下,蔡维泽还是冒险地继续在《明日之子》唱傻白的歌,无惧以小众的姿态站上这个大舞台。

  要知道,当习惯整个乐团一起表演的歌,变成没有乐团编制的一个人独自Solo,连久经沙场的主音自己,也会顿时变得有点手足无措。

  蔡维泽并不是不知道,indie乐团的小众歌既不朗朗上口,也没有高潮迭起,其实不太适合放在《明日之子》激烈的比赛当中。

  但蔡维泽仍然很想用这种近乎于“自杀式”的选歌行为,既突破自身的“舒适圈”,同时也试图冲破主流的“舒适圈”,在夹缝中求得一线生机。

  Livehouse里的蔡维泽

  这样一个走到地上、走到台前的机会,对习惯在Livehouse演出的蔡维泽跟他的乐团而言,无疑是相当可贵的。

  每一次《明日之子》录影之前,蔡维泽都会一个人在心中默默念完傻白的完整“团呼”才登场,就像带着整个乐团的集气一起上台一样。

  就算在第四期节目里只拿下接近全场最低的票数,蔡维泽也觉得,非常光荣。至少,有更多的人开始留意到,世间有一个乐团,叫做傻白。

  蔡维泽心知肚明的是,《明日之子》完结之后,他也许又要长时间回到indie乐团的原本状态,跟自己的团员一起,继续在黑暗中挣扎求存。

  但一切正如傻白的一句歌词,“满是蜿蜒后不见得笔直”,努力是我们唯一能掌控的事,只要选择了,那就无悔地走下去吧。

  这样的蔡维泽,如此勇敢地维持他的indie光泽,勇敢得叫人肃然起敬。

  许含光首张专辑封面

  同样勇敢的,还有六年才仔细打磨出一张专辑的许含光。六年来,他都是自己写歌,自己编曲,自己录音,自己制作……可以说是相当indie了!

  人如其名,仙气的许含光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散发着别样的光芒。

  有一部电影叫《暖暖内含光》,许含光自己的处男专辑就叫《暧暧》,一不留神,就会把暧昧的“暧”字看成了“暖”,这是许含光特意留给大家的小彩蛋。

  同样地,许含光的音乐就跟《暧暧》这张专辑一样,都是暧昧而有温度的。正如他在《新年未老》写下的歌词一般:“新年变得老了,但有你在身边就快乐……”

  许含光《新年未老》

  《明日之子2》的导师吴青峰,早在参加这个节目之前,就曾经大赞许含光的音乐:“无意之间,听见了他的声音,像是被绑架一般,踏上了无法停止的旅程……听许含光的歌一定要小心,那其中暧暧,却异常透明。”

  有人说许含光的音乐像他的老板陶喆,也有人说许含光的风格像导师青峰,但许含光就是独一无二的许含光自己,并不能用其他人的风格来简单定义。

  《明日之子》的许含光

  也许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境殷实的关系,许含光的音乐创作,听起来并没有蔡维泽歌里的那一种现实窘迫的感觉。他并不着急于马上把专辑做完,而是在这长达六年的制作期里,不断调整专辑的创作方向。

  《暧暧》里的歌,大部分都更像来自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复古产物,许含光仿佛就是穿越回去的那一个人,娴熟自得。

  你很难想象,这个世代居然还有年轻人会做出这样classic的音乐!

  这样总结下来,他俩除了同样都来自台湾地区以外,好像真的是非常不一样的两个人呢。没想到,命运却把这两个在性格、音乐风格等方面都南辕北辙的音乐人,通过《明日之子》这个节目紧紧地牵系在了一起。

  蔡维泽+许含光

  身为一个天生冷酷的酷仔,蔡维泽居然会管年纪也不比他大多少的许含光叫“含光哥”,这就已经足以让人惊奇了。

  何况,每次碰到许含光,平时酷得不苟言笑的蔡维泽,都会立马变得笑逐颜开——这应该就是有理想、有情怀的音乐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吧!?

  听许含光偷偷唱起他的歌时,甚至难得地笑得眯起了小眼睛,简直就像万年冰山被融化了一般,而许含光就是那一道劈开冰山的“光”。

  习惯有乐团成员围在身边的蔡维泽,这次一个人孤身来到陌生的城市参赛,也许在潜意识里,早就把同一赛道的许含光当成了自己最亲密无间的团员。

  “跟含光哥在一起会很有安全感”,蔡维泽如是说。

  至于习惯了一个人玩创作的许含光,反而是来到《明日之子》这样的大家庭,才有了体验“集体生活”的难得契机。以往都是一人包办词曲编监所有工作的许含光,同时也有了新的机会,重新回头检视过往的创作。

  是否还存在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性?是否可以更多地尝试与他人合作,擦出新的火花?

  果然,蔡维泽为许含光全力打造的音效,也让许含光那些空灵剔透的好作品,平添了几分外放的indie气息。

  都很愛吃麻辣香锅

  许含光用了“投缘”两个字,来形容自己跟蔡维泽之间的关系。

  即使他俩在做的是不同类型的音乐,这也无碍于二人对各自音乐的理解与交流,毕竟,音乐是一门世界共通的语言。也许正是音乐风格上的完全不一样,才造就了蔡维泽、许含光之间的那种“互通有无”。

  在那个半夜三更会有蚊叮虫咬的练习室里,只要聊起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许含光跟蔡维泽就一定停不下来。为了找出配乐音效中那一个“微妙的位置”,他们都不介意熬到天亮,逐格音符停下来仔细聆听——这是他们对音乐品质的极致追求。

  两个对音乐有情怀、有追求的年轻人,能被分在同一个赛道,互相照顾,慰藉思乡之情,彼此惺惺相惜,真的是相当难得的一种缘分。

  无论是在indie市场渐成气候的蔡维泽,还是花六年努力做好专辑的许含光,他们身上的那份单纯,都足以让我们感慨:在越发浮躁的当下,实在是太少见了。

  3

  明日之思考

  其实,台湾地区的当代主流音乐圈,目前正经历着“indie成为主流”的全新阶段。

  从安溥开始,今年登上台北小巨蛋的indie歌手,甚至比主流的天王天后还要多;主流跟indie之间的界线也渐趋模糊,不少中小型的厂牌也都纷纷签下一批炙手可热的indie音乐人,连大型跨国唱片公司也决定开设全新的indie音乐Label……

  换句话说,更多的蔡维泽、许含光正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地区的流行音乐文化,就一直深刻影响着整个华语地区的听歌习惯。即使近年来稍有退潮,但仍足以引领潮流风向。可以想象的是,未来的中国大陆音乐圈,也大多会朝着这个方向走——让indie成为主流。

  即使把合约签给了陶喆,许含光身上的indie特质仍然不会改变;即使上了《明日之子》,蔡维泽也依旧还是乐团粉心中那个可爱的傻白主音……indie其实是一种姿态,而无关名分。

  《明日之子》就像一个承载了不同风格、不同维度的平台,感谢蔡维泽、许含光为第二季的《明日之子》带来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新角度,他和他,就像是拂面清风一般,在满目混乱的流量世代,让我们看到坚持理想的价值所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