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4天后,《西虹市首富》票房就突破了10亿。10亿,是电影里推动剧情的关键数字。
王多鱼(沈腾扮演)是37岁高龄的丙级球队守门员,他被球队扫地出门,又被碰瓷的人坑了一把,落魄到了极点。
这个时候,他被命运选中了。
失散多年的二爷在台湾去世,留下300亿遗产,他是唯一的继承人。
继承的条件,是在一个月内花光10亿现金。
大手笔啊,有钱人真会玩。
这是二爷留给王多鱼的通关考验,真金白银的那种。赢了拿走300亿,输了打回原形。
普通人大概想不到,“钱怎么花都花不完”,也是一种烦恼。
这种被高度意淫放大后的烦恼,在电影里制造出了源源不断的喜剧效果。
在极力渲染了“成为王思聪后将如何生活”的浮夸场面后,这部电影的核心逻辑其实很鸡汤:只有不为金钱束缚,才能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还好,王多鱼通过了人性考验,尤其最后一道题:要300亿继承权还是救心爱女人。
他选择了用钱换爱人,故事讲到这里已经圆了,经过灵魂洗礼的男女主,没有钱也可以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了吧?
慢着——
故事的结尾,大着肚子的女主说了一句:
就算我们自己花够了,也得给孩子留点啊!
整部电影荒诞的魔幻主义,到了这一刻,突然反转成了扎心的现实主义。
2
于是,电影里的结尾,是夫妻两人突然开始坐下来,细细计算起养一个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钱的问题。
一下生就要奶粉、尿不湿;
再大点要去早教、培训班;
万一成绩不好怎么办?
如果孩子想去留学得花多少钱?
再往后算算,
讨不到老婆怎么办?万一丈母娘要他买房子怎么办?
对了,还有个附加题:万一生二胎怎么办?
网友看完《西红柿首富》的感受
要用多少钱来养孩子才算够呢?每个家庭都算不清楚这道题目。
我只知道,人们对钱的态度,在有孩子前和有孩子后,是真的会完全不同的。
年入十万的单身朋友,敢花一万块钱去买奢侈大牌包;另一个朋友自己年收入就有30万,却还是万年吃土的模样——因为她要养娃。
如果用替换公式来描绘下:那丢失的奢侈包包、N个色系的口红和下午茶们,不就都替换成了购物车中的尿不湿、奶粉和游泳课、早教班?!
听说,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就像电影里,堂堂首富夫妇,从白天算到晚上,密密麻麻写了几米长,似乎还是没有计算清楚,养娃这件事里到底会出现多少意外支出。
对电影来说,这是一次回到现实的主题深化。而对于我们这些庸常男女来说,这就是我们身处的现实。
同学暑假都去国外游学了,你让不让他去?
小时候不上培训班不要紧,你可以给他快乐童年,可是学总要上吧,私立学费了解一下?
公立学费倒是便宜,可是你有800万学区房吗?
稍微想远一点,你就能明白,这些新闻都不是矫情。
3
电影里有句台词:
金钱是冰冷的,爱人的手是温暖的。
这话说得当然对。
可是,当现实劈头盖脸砸过来,谁他妈还敢说钱不重要?
温暖的家庭生活,也是要用冰冷的钱来付账单的。
有情饮水饱的浪漫只属于爱情,计算家庭开支、养育孩子,这才是成年人的责任。
毕竟对我们来说,虽然没有300亿砸到头上的狗屎运,但都有随时能让金钱变成粪土的小孩。
凑不出孩子学费、拿不出钱给老人看病,那些窘迫的时候,我们都急得只能抽自己的嘴巴。
钱是王八蛋,也是救命药。
如果说上一波《我不是药神》扎心的是“穷病”,这一轮的《西虹市首富》戳肺的就是“富病”。
归根结底,都是钱闹的。
钱重要吗?
——尊严、荣耀、梦想、快乐和爱情,听说,这些都不是用钱能买来的。
钱不重要吗?
——在电影里,这些珍贵的东西,明明都是用钱撑起来的。
你看,最开始对暴发户王多鱼不屑一顾的清高女主,被漫天烟花、满世界的高调求爱感动了;想通过裸捐彻底升华的王多鱼夫妇,被养孩子的现实打败了。
于是,每个认为钱不重要的人,最后都在认真赚钱扛起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