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人物 文学
  • 正文内容

赵志明:希望成为一匹写作上的孤狼 但并不一定要有狼子野心

阅读:1127 次 作者:刘雅麒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日期:2018-08-14 08:26:08
基本介绍:

  赵志明,1977年生,小说家,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研究生班”,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成长计划”签约小说家。曾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出版有小说集《中国怪谈》、《无影人》、《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青蛙满足灵魂的想象》、《万物停止生长时》。

  1 最初是怎样对写作产生兴趣的?

  诗人张执浩谈其心目中理想的诗,用“目击成诗,脱口而出”来形容,我对写作产生兴趣,大概也是从“目击”开始,吴方言中称之为“看斜头”,“望痴眼”,经常因为看,看牛看鹅,看路边剃头,都会流连不去,忘记了眼前要紧待做的事,以致会吃顿打长记性。看多了,然后就想“说出”。在初中时写日记,在高中时写周记,一方面尊重事实,尽量在记忆中用文字还原,一方面适当想象,以弥补记忆中缺失的部分,渐渐尝到甜头,以为大乐趣。

  (问:什么时候开始写小说?)

  等到上了大学,应该是大二,终于按捺不住想写小说,大二暑假一口气写了五篇小说,分投给五家杂志,其中有一篇《另一种声音》很侥幸地发在了《芙蓉》上,我受此鼓舞和激励,有些过于乐观,不再视写作为畏途,只顾闷头写,不觉快二十年了。

  现在偶尔回望一路走来的历程,也会诧异,为什么当初自己真就选择了写作这条路,而且还已然坚持到今天?谈不上荆棘密布阴云挥之不去,都不存在,不过确实会像《红与黑》中的于连那样,心头经常酝酿着一场场文字风暴。耽于想象,可能是写作者初踏上写作之路的通癖,想象的源头,或者源于生活,或者得自阅读。

  (问:你的文学启蒙主要来自于?)

  我的文学启蒙更多来自于阅读,经历了阅读的熏陶和锤炼,我才获得看懂生活的些须能力。说得更具体点,是《世界文学》。在高中时,我的一位老师一直订阅这本刊物,惠及于我,经常能蹭读,等我高中毕业,他更是把他订阅的所有《世界文学》都转赠给我,让我大喜过望,如获至宝,并将之带到南京。

  2 “赵志明运笔如风,灵魂赤裸,以虚无写实在,在散漫中见虔诚……尽管赵志明的精神气度略嫌逼仄,但他拒绝自我幽闭,反抗庸常写作,执着于在黑暗里找寻亮光,在浑浊中打捞清水,这份绝望的深情,值得敬重。”这是你在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O一三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时的授奖词,你怎样看对你创作的这个评价?你如何定位和评价自己的创作风格?

  这是我写作迄今第一份授奖词,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授奖词,宝贵至今,其中自然多有溢美过誉,每每惶恐,常思不能匹配。但这份褒奖实为一面镜子,可以反观我的写作,譬如“气度逼仄”,可谓一针见血。在我写《另一种声音》时,我似乎已明白自己要致力于写出“另一种”,“别一种”,当时矛头并非指向“庸常写作”,但我本人确实深以为戒惧,不是要夸言常人之所不能言,而是要诚言己之所欲言,情动于衷,自然发自于外。看见,然后说出。如此而已,尚不能深潜到绝望的深情之程度,但一直在努力。有鉴于此,我个人的写作风格,当会沿此脉络循序渐进,深潜再深潜,像一匹孤独的鲸鱼,偶尔浮泛海面,喷吐水柱,形成彩虹。我希望能匍匐在尘世的泥土中,观察我在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谱写出人世哀歌。

  3 你说自己的写作受到“他们”的诗人、小说家如韩东、朱文、顾前等的影响很大,可以具体谈谈吗?

  韩东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扎根》,给我的触动非常大,还有他更早前写下放地的一些中短篇小说,收在《树杈间的月亮》和《在下放地》等小说集中,帮我打开了天窗,照亮了我过去的生活。我简直被吓了一跳,原来我曾经有过的乡村日常,被韩东栩栩如生地写进了小说中,但愿我也能孕育并珍惜这些生活经验,让它们成为我性格中温柔的部分。诸如灯下黑、骑马找马这样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不察,在韩东笔下被放大凸显,因而直接获得了魔力和表现力。正是有赖于韩东的这种激发,我完成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中的大部分小说,例如《还钱的故事》、《一家人的晚上》等。这种影响不可谓不大,流布必然更加深远。

  (问:除了“他们”群体,你的创作还受到哪些作家的影响和启发?)

  除了“他们”群体,我也受到国内先锋派小说家的影响,首推马原,《冈底斯的诱惑》彻底俘虏了我,《I am Z》、《钓鱼》可以说是这种强大影响的直接产物,虽然我是隔了很多年才写出这两篇小说,但是源头在马原那。翻译小说也很重要,我渴望在我的小说中体现如下特点:语言呈现博尔赫斯的简洁,场景透露卡夫卡的荒诞,布局如《都柏林人》般严密,推进像《九故事》般舒缓,再兼有《米格尔大街》、《小镇畸人》等的温情,那就美哉。

  4 你认为自己的创作有哪些长处和短板?写作遇到瓶颈时通常会怎样处理?

  我喜欢场景描写和心理分析,但未必擅长;我几乎没写过爱情,小说中人物对话也很不自如,这是明显的缺漏。可能是因为我在写作中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精神全程紧张的缘故,我忘了张口,小说中的人物必然也结舌。这或许是极有意思的写作临场学,一种奇怪而神秘的观照。

  以前,在写不下去的时候通常会冷处理,甚至直接弃写,造成很多小说只是开了个头,像美术室里的头像和胸像模型。现在,我会向难而行,写不下去时硬写下去,宁写废,写完觉得是赝品,但不让它有始无终悬而未决。

  5 你的创作灵感通常来源于?

  小说家蒋一谈说,创作灵感犹如埋在记忆的黑暗土壤里的种子,可能很快破土而出,也可能待时发芽。小说家是这种灵感的采集人,采得多了,才能厚积薄发。这种灵感积累主要源于书本知识和日常生活。我是两者兼顾吧。写《中国怪谈》时,灵感和素材主要来自书本,写《渔夫和酒鬼的故事》、《侏儒的心》、《晚稻禾歌》、《逃跑家》等,就大多是道听途说来的一句话或一个故事。

  6 你认为评价一部小说好坏的标准有哪些?你比较偏爱哪些类型的小说?

  构成小说的元素,应该也是评判小说优劣的标准,诸如:人物、结构、情节、语言、氛围。我比较偏爱氛围见长的小说,像墨西哥小说家胡安·鲁尔福,他的小说不多,几乎每篇都是珍品,弱化了故事情节,但氛围营造得极其完美,小说人物就好像从大雾中走出来,或者走进大雾中。

  7 你有怎样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因为做过多年图书编辑,我的阅读相对繁杂一些,看书也很快,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这是不是也可视为职业病?但阅读小说,特别是自己喜欢的小说,阅读速度会放慢很多,有时会做人物索引和读书笔记,以增进理解和强化记忆。在大学阶段我看书挺多的,当时差不多天天泡图书馆,每次都用借书证借满额的书捧回宿舍。毕业后看书呈下降趋势,但因为工作关系,每年还是会看很多书。现在因为不做图书编辑,差不多是强制性看些书,利用坐公交车和坐地铁的时间,每个星期看一本书,其他零碎时间会利用手机复习和背诵一些古诗词。

  8 重读次数最多的作家作品?最近在读什么书?

  重读次数最多的作家作品有:但丁的《神曲》,《神曲》具有神性,非凡的结构和对所有人物的安排,使得但丁在那一刻化身为神;卡瓦菲斯的诗集,卡瓦菲斯让古代气质重现于现代诗歌之中,或者遥望古代人的生活;胡安·鲁尔福,营造氛围的大师;三言二拍,重温古代白话小说的隽永;朱文的小说,语感酣畅,犹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最近在读的是《2666》和《佛罗伦萨的神女》,这算是暑假作业。都是强大的作家,同样涉及时空转换和人物命运,个人觉得《佛罗伦萨的神女》比《2666》更容易读进去。

  9 父母给予你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父母对你有怎样的重要影响?

  身体发肤皆受于父母,父母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当然是这条命。有了这条命,才能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的父亲早殁,对我的影响可能是以不在的方式体现存在感,这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后来我在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身上看到了某种共性,他也让业已死去的父亲继续生存了很多年。我的母亲含辛茹苦,既当妈又当爹,因此对我的影响不言而喻。我从母亲身上学到很多:吃苦耐劳,保持善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求回报,大方,乐观。

  10 有哪些至今难忘的童年经历?

  故乡水多桥多,很小的时候,大概六七岁吧,一个人偷偷去镇上的奶奶家,结果因为桥多迷了路,幸亏路上遇到一个同村人,他把我带了回来,不然就走丢了。小学的时候玩水,差一点淹死,掉进河水的深段里,眼睛能看到自己嘴里涌出的大量水泡,最后手脚并用,才到了浅水区,能够站立在水中,头露出水面,大口喘息。还有一次陪一对哑巴母女在河堤同行,哑巴母亲叽里呱啦说个不停,连比带画,我虽然听不懂她在说些什么,但明显感到其中有故事流淌,印象特别深刻。

  11 你是常州人,在南京求学,后来到北京工作、生活,你对南京和北京这两座城市各有怎样的情结?

  我成人之后待过并久居的城市,先是南京,后是北京,此外就没有了。南京让我常想回去,北京让我没有寄宿的感觉,两者都让我心安踏实,都是家。不过,南京和北京还是各有特色。北京显得大气,北漂者居多,大家不问出处,不问前途,喝酒玩耍在一起,特别自在。“王城如海一身藏”,虽然长安居大不易,可是懒人烂人也能容身,各守理想。南京虽然金陵王气黯然收,但六朝古都底蕴深厚,让人心旷神怡,其间多高士达人,自成其脉,自得其悠。

  12 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最看重朋友的什么品质?你与作家曹寇、李黎、彭飞等人是多年好友,可以谈谈你们交往中的趣事吗?

  希望结交这样的朋友:失察而后省,明理而缓争,有独立人格,宽严皆不失度。我最看重朋友的诚善之气,诚善之人,方可与之交。李黎是我大学同学,性格嫉恶如仇,大学毕业后又认识了曹寇、彭飞。曹寇秉直,彭飞宽善,我们一见如故,性格互补。交往中的趣事挺多,就说其中一件吧。有一次周末我们聚在大方巷喝酒,酒毕夜空突降暴雨,积水迅速过膝,没有车子能够开进巷里,像是给我们特意准备了一条渠水沟。从吃饭的地方到李黎的居所,不过百米,我们四人蹚水而行,那时水已深至腰部,戏游耍乐,竟然走了一个小时,每个人都像是回到初中时,像泥鳅一样在水里出没,被头顶的闪电照亮。

  13 你从同行那里获得的最好建议是什么?

  在我初涉写作时,韩东曾说过:写作是个人的事。不管志同道合的文友多少,写作的所有问题都只能留给自己去单独面对。这句话每每让我警醒,写作是孤独的事业,即使广交天下的孟尝君,在写作上依然注定是孤家寡人一个。

  14 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吗?

  我不是个完美主义者,也不愿意让他人和自己在高标准下过于紧张。完美主义者犹如深度洁癖的人,虽然自己讲究洁癖与他人没什么关系,但最终还是会难免以此来要求他人,这对他人而言,显然是一种负担。我崇尚精进之道,即首先弃绝平庸的状态,愿意往完美的刻度进发,但不求必须达到。卡瓦菲斯在一首诗中,借助诗神对一名年轻的诗人说过,写一首诗意味着登上一级更高的台阶,写诗的意义在于此,而不是一定要登上那最高的台阶。

  15 听说你是足球爱好者,平时经常踢球么?

  我们有一个球队,叫“天狼星”,里面一帮朋友都是足球爱好者,年龄从50后到90后都有,每周组织一次。但我不是每次都能去,特别是提前报了名最终却不能成行,觉得愧对队友愧对自己。足球的最大魅力在于场上的位置感,踢前锋摧城拔寨,踢中场从容调度,踢后卫固若金汤,踢门将密不透风,这种成就感非职场和生活中所能提供。

  (问:今年的世界杯有哪些遗憾和惊喜?你平时偏爱的足球运动员、主教练、国家队、俱乐部?)

  今年世界杯最遗憾的是:阿根廷对法国那场,下半场阿根廷反超比分后,主教练应该果断变阵,调整防守阵型,说不定还能守住比分,顺利晋级。惊喜就是阿扎尔、姆巴佩都踢出了自己的技术特点,展现了风采。这也是我个人喜欢的球员。阿扎尔今年在切尔西应该还是大腿。主教练我喜欢狂人穆里尼奥,喜欢他很多年了,没有理由不喜欢。国家队是德国队,日耳曼战车,善于打硬战血战。俱乐部是阿森纳,亨利大帝时期就喜欢,一直到现在,不在乎它是不是冠军。

  16 理想的一天会怎样度过?请描述几个你生活中感到幸福快乐的时刻/场景。

  早晨醒过来时元气满满,一天下来不感到疲倦,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消息败坏情绪,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午饭或晚饭皆可,傍晚踢一场球,洗澡后神清气爽,坐在电脑前文思泉涌,睡觉时沾枕头就能睡着。这是我理想的一天。若是踢球时能有精彩的射门,并被场下队友用手机抓拍到,那简直会心花怒放。做饭时若有一两道菜超水平发挥,家人吃完还意犹未尽,也会觉得特满足。

  17 如果你能在不同的职业中获得成功,你最想做什么?

  我最想成为一名厨师。虽然说众口难调,但我还是希望成为一名有特色的厨师,烹制出美食,获得刁钻食客的喜欢。

  18 如果可以与古今中外任何人共进晚餐,你希望是?

  蒲松龄和爱伦·坡。我会听蒲松龄畅谈鬼狐故事,也乐于被爱伦·坡吓得半死。

  19 如果可以“生活在别处”,你希望生活在什么时代的什么地区?

  盛唐长安五胡处,南宋偏安临安府。觉得彼时彼地,能谛听到帝国高昂或微弱的心跳。

  20 希望获得什么超能力?

  如果祈祷有效,希望亲朋好友在盛年时都能远离病痛。穷怕病,富怕亡。穷人生病却看不起,特别悲惨。

  21 当下比较关注的社会话题?

  人工智能、AI写作。从去年开始,我一直关注着微软产品小冰,从她出第一本诗集开始,到现在小冰与人类合作在线上写诗。小冰的技能更加丰富,而且有的技能直接服务于人类。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人心智能确实让人工智能发光。

  22 现在是专职写作吗?每天通常什么时间阅读、写作?

  现在算不上专职写作,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我平时在家写作,一般是晚上,手机扔一旁,也不会有什么人事意外相扰。集中精力坐在电脑前三个小时左右,时间短了进入不了状态,时间长了容易产生疲倦,第二天也难以恢复。每天外出坐公交车或地铁,或者在出租车上,是我主要看书的场所。我的包里通常都会装两本书,平均一周能看完一本。偶尔也会为自己喜欢的书写书评,精读完毕需要两周甚至更长时间。

  23在写作上有怎样的野心与抱负?未来三到五年的创作规划?

  在写作上没想过什么野心,我希望自己成为写作上的孤狼,但孤狼并不一定就要有什么狼子野心。哈哈。抱负倒是很明确,想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随着马齿徒增,难度变得越来越大,不是自我期待值升高,而是人世阅历丰富了,对小说的理解也更全面深刻。未来几年,《中国怪谈》的尝试还会继续下去,希望能在文本上有所推进。另外,也会写一组中篇历史小说,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争取出版一部类似《在路上》的长篇小说,固定住我和我的朋友们曾经有过的那段青春岁月。

标签:文学,人物报道,人物访谈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