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艺术 影音 影视
  • 正文内容

影视业风波又起,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阅读:797 次 作者: 来源:广电独家 发布日期:2018-08-17 10:22:28
基本介绍:

  8月13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发布了《团结一致,自律自强,维护影视行业健康发展》声明, 表示坚决支持从政府到民间显示出的对于影视产业的关心和维护产业发展的积极态度。

  至此,在中央宣传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通知出拳整治后,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主体和行业协会业已接连表态和发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声明同时也指出,造成行业内某些问题的原因绝不仅是“天价片酬”和“偷税漏税”这些热点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市场公平:诸如一段时间以来在某些平台和制作机构之间存在的收视率、点击率造假;电影票房造假;制作发行垄断;宣发恶意竞争,乃至金融资本将影视作品工具化等现象,这些同样是会妨害行业发展的症结问题,是政府部门应该管理的,业内公司应该共同重视的。

  行业乱象愈演愈烈,全行业共同扼制

  从2013年的214亿元票房到2017年的559亿元票房,中国电影市场在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的一些弊病,譬如票房造假、制作发行垄断、宣发恶意竞争等也逐渐凸显,直至愈演愈烈。

  这个暑期档也不太太平,几大影片先后都陷入了舆论风波。《爱情公寓》被质疑偷票房,《一出好戏》被指抄袭……尤其是《爱情公寓》,在这个多台风的夏天,无疑处在了风暴正中心。

  8月10日,《爱情公寓》上映首日收获了3.03亿元票房,成为暑期档有史以来首日票房最高,中国影史首日票房第七的电影。

  然而,《爱情公寓》随即卷入了偷票房的质疑。网友“以太息”在首映当天在微博晒出《爱情公寓》疑似偷票房的证据,配图显示网络购票信息为《一出好戏》,而票根却是《爱情公寓》的。

  8月12日中午,央视电影频道旗舰栏目官方微博@中国电影报道发微博称,“听说有偷票房的事,征集,请在此条微博下晒出证据,我们调查。”配图中,是两张《爱情公寓》的电影票,但电影名字被人工划掉改成了《一出好戏》。

  这一条微博引发了万条网友评论,而在评论区的热评上,不少网友指自己也有类似的“偷票房”遭遇。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大量报道后续跟进,在一些报道中,《爱情公寓》被当作典型的“偷票房”例子。尽管如此,真相可能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

  8月13日晚,@中国电影报道发博公布了调查情况,剧情出现反转。

  该条微博称未出现确凿证据证明《爱情公寓》存在“偷票房”行为。 “如此大规模的网友爆料,究竟是影院违规操作,还是电影遭遇恶意营销,抑或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中国电影报道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公众对于真相的进一步思索。

  负面口碑非理性发酵,对票房将产生巨大破坏

  尽管对于《爱情公寓》涉嫌偷票房的调查声势浩大,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信息来看,正如@中国电影报道说公布的那样,并没有证据显示《爱情公寓》确实存在偷票房的行为,而片方的积极配合、主动核实、结果开诚布公,使得偷票房的指控逐渐平息。

  但是《爱情公寓》原班人马十年后聚集,用另类的冒险方式继续搞笑的表达方式,在部分人的解读下,成为了披着情怀的外衣,实则为盗墓笔记的IP衍生的遛粉行为,并且这一声音在所有相关评论中具有了压倒性的声量。

  非理性口碑的不断发酵对影片的票房产生了即时影响,在首日票房超过3亿的情况下,《爱情公寓》接连两日跌幅超过50%。要知道,《爱情公寓》的粉丝有6000万,即便只有一半粉丝选择走进去电影院,票房可能都是20亿级别,而在映前,有不少数据预测方对其总票房预测都为20亿。

  目前《爱情公寓》电影豆瓣评分2.8,早前,甚至有人为了拉低《爱情公寓》的评分,跑去给豆瓣史上评分最低的电影《逐梦演艺圈》打高分。客观来说,电影版《爱情公寓》固然算不上佳作,在剧情设置、人物刻画、类型融合,甚至后期宣发上,电影都有更多可探讨的空间,但影片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这种IP建设思路是有长远探索价值的。

  而从电影版《爱情公寓》的评论来看,很多负面评价和低评分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大大偏离了理性值,甚至陷入到了一种失控的地步,其中,不乏连电影都没看过就一边倒地给出无脑黑评的,而关于电影本身的创新尝试和表现技法的探讨推敲非常罕见,真正看过电影后给出的客观评价也都淹没在浩浩荡荡的负面舆论中。

  有影评人认为,批评《爱情公寓》仿佛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使口碑传播陷入了“沉默的螺旋”:网民们希望与大多数人保持态度和观点的一致,从而避免被孤立,即使自己赞同,也会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文艺评论本就是见仁见智,但是客观和理性不能缺位,《爱情公寓》在IP构建上做出的大胆尝试也并非没有价值。

  究竟是影院违规操作,还是电影遭遇恶意营销,抑或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无论真相为何,经历了这样一轮风波后,对于影片票房产生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这也给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如果类似事件接连发生,很容易滋生和助长行业的恶性竞争,轻易煽动舆论影响票房,进而损害电影市场。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强国的路上,不管是阴阳合同、天价片酬、偷漏逃税、票房造假,问题暴露之时便是有效治理指日可待之时,早发现才能早治理。


标签:影视,行业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