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 正文内容

佛山打造公共文化设施联盟 创新服务品牌丰富文化产品

阅读:630 次 作者: 来源:中国文明网 发布日期:2018-08-20 10:26:07
基本介绍:

  三年来,佛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做出了佛山探索,走出了佛山道路,形成了佛山经验。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的背景下,佛山市积极采取措施打造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

  统筹协调文群共建

  打造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

  01背景

  2017年3月1日起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统筹协调,推动实现共建共享。”

  为贯彻落实保障法的要求,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建设具有佛山特色、全国领先、更具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佛山在2017年提出建立“党建引领、文群共建”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强化在党委领导下,文化、体育、科技部门与各群团组织之间的互动合作、共建共享。在“文群共建”机制下,联合跨部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成立“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进一步挖掘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活力的新路径。

  2017年8月31日,由佛山市图书馆、佛山市文化馆、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工人文化宫、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佛山市儿童活动中心、佛山科学馆、佛山中奥广场管理有限公司(岭南明珠体育馆)、佛山市体育场馆中心(世纪莲体育中心)9家场馆发起的“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正式成立,佛山市图书馆担任首届联盟主席单位,佛山市图书馆馆长担任首届联盟主席。

  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成立仪式。图片来源:佛山文化

  02做法

  (一)机制共建,探索运营管理

  自成立以来,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积极探索建立由文化和各群团组织直属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共同参与的“文化圆桌”联席会议机制,以开放对等、公平对话、互学互鉴作为沟通原则,增进互信,深化合作,追求共赢。先后制定并签署了《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章程》《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宣言》《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圆桌会议制度》《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挂名申请流程》《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活动宣传规则》等规章制度。

  并在联盟主席单位佛山市图书馆办公室设置秘书处,并由一人兼职管理,成员单位各派出一位成员参加,作为联盟的常设机构,负责制定联席会议季度工作计划及会议召开和闭会期间的组织、联络、调研、咨询、信息服务及日常工作,确保成员单位间的互联互通。

  (二)阵地共享,开放整合空间

  建立场馆使用信息动态录和使用需求交互平台,充分掌握各成员单位可利用的场馆资源和使用需求,通过场地互借、共用、交叉覆盖等形式,开发各类场馆的空余档期,减少场馆闲置率。进一步开放合作空间,整合各部门优势资源,推动文化部门各类图书、非遗、演出、展览等文化资源延伸覆盖,如整合多种类场馆打造特色文化空间,共同承接活动策划、演出、培训等业务,共同完成上级交办的重大活动任务。

  (三)信息共通,开展立体宣传

  公共文化设施联盟多方位、多渠道开展立体宣传,打破信息“壁垒”,以“佛山文化云”为主要平台,汇集各成员单位的服务、活动、场馆预订等信息,采取增设联盟成员活动信息页面、增加网站链接跳转功能,接受市民报名预订和留言评价,打造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联合各成员单位自有宣传平台(官网、官微等),微信微博互转互推等举措,促进各成员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集约服务,实现“两微一网”互联互通,以信息化推动均等化、便利化。

  “佛山文化云”网站截图。图片来源:佛山文化

  (四)品牌共创,打造示范区亮点

  通过实行服务分类品牌战略,通过建立科学、规范、高效、务实的品牌创建机制,把以往分散的、同质化的内容整合起来,形成较为集中、较具规模的活动项目。比如升级打造“佛山韵律·和风鸣畅”系列文化活动,通过策划包装,形成集产业工人文化节、寻找佛山“最美家庭”、南风讲坛、宣传思想文化进企业、科普进校园、“情暖佛山·青春暖流”等活动于一体的规模化、品牌化大型文化惠民工程。联盟联动,重拳出击,推出一批响亮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突出特色,在全市形成影响。

  (五)人才共育,培养文化人才

  结合各成员单位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培育,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一方面,整合培训资源,开展系列主题培训,培养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乐于奉献、懂得培训、扎根基层的文化文艺工作者。推动挂职交流在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单位间常态进行,每年培养一批德才兼备,专业能力、敬业精神较强的优秀年轻干部。联手探索建设一批文化交流基地、创作实践基地、培训实习基地,作为文艺文化工作者挂职锻炼、采风创作、成果展示的重要阵地。

  另一方面,团结凝聚文化人士、文艺社团、文化志愿者队伍,扶持培育民间文化组织,发展壮大社会文化力量。建立佛山市“文群共建”优秀文艺文化骨干人才库,为入库人才“量身订做”成长培养计划,集中力量促其成器、成名,成为专业领域领军人物。

  03成效

  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立足“文化圆桌”,各单位之间互联互通、磨合交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从佛山构建“大文化”发展的站位出发,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充分发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机构的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和活动策源地的职能,通过搭建机制共建、阵地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创、人才共育的互动双赢工作平台,使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覆盖面、活动规模、品牌效应、队伍力量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一)推出信息刊物,搭建宣传矩阵

  面向市民定期推出全市文化品牌活动信息刊物——《佛山韵律文化生活导航》(电子版、纸质版),创建全市文化品牌活动宣传平台,以信息快递的方式,将市、区、镇文化部门以及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等20多个单位及场馆活动信息,进行全息式收集与覆盖,联合各成员单位自有宣传平台(官网、官微等),通过微信微博互转互推等举措,进行跨系统宣传联动,搭建联盟宣传矩阵架构,促进各成员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集约服务,实现最大覆盖和最准确地到达,真正把服务送到市民手中。

  《佛山韵律文化生活导航》2018年第二期电子版封面。图片来源:佛山文化

  (二)开放合作空间,整合优势资源

  联盟成员间开放合作,秉承共建共享的原则,能有效调度活动安排和场馆使用,灵活实现场馆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着力变资源分散为集中、去部门壁垒谋联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能。

  2017年底,由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统筹举办的“非遗系列公益讲座”由图书馆提供讲座报告厅,博物馆提供讲师资源与讲座内容策划,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2018年伊始,联盟大力协助推进佛山市“智能文化家+”建设,结合面向制造业一线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这一全市性课题,重点在产业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整合既有阵地资源,升级硬件配套,优化服务内容,建设智能文化家示范点,惠及广大产业工人群体,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

  (三)举办系列培训,补足人才短板

  借助九大联盟成员单位的师资力量及其影响力,陆续开展“六个一百”等文化工作者培养工程,推出文化领域高端人才系列培训。

  2017年开展了“舞蹈创编、古典音乐与合唱指挥文艺人才培训班”、“音乐剧表演人才培训班”、“文化社团管理人才培训班”、“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人才培训班”、“基层图书馆管理人才培训班”、“文化活动管理人才培训班”等6场“六个一百”人才培育班,参与学员上千人,为培养造就一批有潜力、有造诣、有影响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化工作者做出实际贡献。

  “基层图书馆管理人才培训班”是佛山市图书馆近年来承办的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图书馆业务培训班。图片来源:佛山文化

  (四)创新服务品牌,丰富文化产品

  公共文化设施联盟依托“党建引领,文群共建”工作机制进一步统筹策划、整合资源、推陈出新,在阵地建设、活动品牌打造、人才培育等方面力争实现新突破,共同打造了一批新的服务、活动品牌,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拓展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全市形成影响。

  如举办“产业工人文化节”,整合市、区、镇各级、各系统活动资源、品牌资源,集中推出宣传思想文化进企业、移动智能图书馆进企业、“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职工大讲堂、职工文化展、职工公益培训课堂、以及禅城区玫瑰有约、佛高区最强音、顺德“文化艺术进园区”、高明“圆梦计划”、三水产业工人文化暖心工程等系列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一区一品牌”,将“产业工人文化节”打造为具有全市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专家点评

  巫志南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佛山市公共文化设施联盟有效整合了文化、体育、科技等部门和各类群团组织资源,扩大了在公共文化建设中不同部门的互动合作和共建共享,也增强了、拓宽了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的核心作用和服务载体渠道。

  在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服务规范的基础上,联盟成员单位依托“佛山文化云”平台,实现了活动的有效调度、场地设施的灵活安排、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的互通有无、品牌的共同创建以及人才的协同培育。这样的联盟,有效改变了过去文化资源分散、文化建设各自为阵、文化信息相互壁垒、文化成果无法均等共享的局面。

  在公共文化设施联盟的作用下,诞生了一大批市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佛山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精品项目,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和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得到了较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谓不断健全,为新时代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签:公共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