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泛文化 游戏
  • 正文内容

别让“趣味激励”成为玩游戏的幌子

阅读:1201 次 作者: 来源:三门峡日报 发布日期:2018-10-11 11:48:03
基本介绍:

  近日,家住重庆渝北宝圣湖街道的林女士向华龙网反映,她儿子佳佳上三年级,每天都需用“一起小学学生”APP完成作业。最近佳佳效率变慢,她觉得不对劲。经检查发现,该款作业APP嵌入了多款游戏,佳佳的游戏等级已排到了第一。林女士很愤怒:“整个作业过程就在一堆游戏里,让这个才8岁的小学生怎么控制得了自己!”

  对此,开发者否认APP里有游戏,表示APP中“成长世界”在内的产品都是趣味性的学习产品,主要起一个激励作用。可以想见,家长们对开发者回应不会满意,而笔者调查的结果从侧面印证了一些作业APP是暗藏玄机,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开发者所谓“趣味激励”更像是一个幌子。

  众所周知,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强,容易受外界因素的诱惑和干扰。一些学校之所以禁止学生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进学校,就是担心学生沉溺于电子产品,而忘记了学习的主要任务。事实上,小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带来的危害更是严重,不但损害他们的视力健康,不利于他们情绪情感的发展,更可能给他们的成长带来阻碍。因此,慎用电子产品,慎用作业APP是社会共识。

  一些教师之所以热衷于使用作业APP,一则减轻自己批改作业的压力,提高效率和针对性;二则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换句话说,如果作业APP使用得当就是多方共赢的一件事情。但是,如何正确使用作业APP,而不过度依赖,却是一道难题。因为作业APP里牵涉多方利益,有教师、学生、开发者等,他们的利益诉求并不相同。某种意义上,作业APP开发者总是在尽可能鼓励教师、学生使用,甚至设置一些机关,如此才能赚取更多利益回报。一些作业APP打着“寓教于乐”的幌子,设置一些陷阱,以奖励为诱饵,诱使学生长时间使用,其目的就是让使用者产生依赖症。

  从本质上看,作业APP仍然只是传统作业的补充,教育功用才是其最主要的功能。离开了教育功用大谈“趣味激励”,甚至故意将其导入游戏境地都是别有用心。对此,教师和家长要有明确认知,一是要控制作业APP使用频次,不要让辅助工具成为主要工具;二是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增强其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能力。

  信息化时代,完全禁止使用电子产品和作业APP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把“趣味激励”当成幌子,大搞挂羊头卖狗肉,诱使小学生进入圈套,则更是险恶。


标签:游戏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