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文化活动
  • 正文内容

黄浦区160个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通过标准化验收

阅读:808 次 作者: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日期:2018-10-15 16:16:12
基本介绍:

  2018年,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联手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卫计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市农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及各区政府,全力推进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立足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助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通过多级联动、多方联合、下沉资源,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着力夯实本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级网络,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本系列专题将分期呈现16个区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取得的新进展、新变化,以期更深度、更全面、更生动地展现上海最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之现状,并以此展现上海涵养文化生态、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积极作为。

  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是离市民最近的“文化站点”。在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圈”中,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居委文化站点,为市民就近、就便提供了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今年以来,黄浦区积极响应2018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的各项工作要求,不断提升黄浦区各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效能,积极推动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公共文化优质服务均衡发展,尤其是加大了向四级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配送文化活动的力度。通过区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中心做好资源内容集成,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大众评审意见结果,黄浦区将95家主体、122个项目纳入区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库;并整合各类资源,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作为托管方,负责面向四级的黄浦区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的受理安排、产品配送、配送监管、信息反馈等工作。目前,黄浦区已完成对每个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的图书配送;配送至居委的文艺演出、特色活动近300场次,受益市民达万余人次。

  日前,黄浦区160个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通过了2018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第一批验收,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工作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创新验收模式更高效

  当前黄浦区共有10个街道,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177个,此次通过验收的居委占90%。作为验收管理单位,黄浦区文化局委托第三方上海黄浦区演艺文化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具体实施。据悉,验收侧重于实地考察,重点关注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基础服务功能的落实和覆盖面,注重对比各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一年来服务能效的提升情况,其中公共文化资源四级配送完成情况尤为受到关注。

  而在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创建验收的具体工作中,黄浦区文化局创新验收模式,参考了“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验收工作系统——黄浦区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创建验收平台。各居委活动室只需要根据提示在线填写评分表,收集、梳理并上传相关资料,力求申报材料尽可能地规范化与统一化。

  相关负责人表示:“验收工作组基于对各点位自查资料的分析,可以分别确定普遍暗访的重点方向和重点考察的针对性问题。运用平台的高效功能,结合工作组的实地走访,做到了100%预审和全面验收。未来,我们还可以对验收数据作进一步再分析、再利用,了解各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普遍性情况和各项特色,进一步提高对于公共文化工作的指导水平,对基层公共文化工作做出针对性布局。”

  居委文艺队“秀”出精彩

  黄浦区各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的良好平台建设,让各社区文艺团队得以“秀”出精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与传承,是基层文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在本次创建验收工作中,黄浦区涌现出了以非遗传承为特色文化活动的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

  潮州音乐历史悠久,保留了很多南音古韵,古朴典雅、优美抒情,2006年潮州音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豫园街道太阳都市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与民间音乐团体上海豫园潮汕国乐团于两年前开展合作。

  为传承发扬非遗文化,太都居委活动室毎年暑假开设青少年团培训班,举办暑期青少年团乐专场演出,在乐团所在的太阳都市居委培养青少年国乐小乐手。上海音协古筝专业委员会古筝考级评委、著名古筝演奏家、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郭大锦居住在太都居民区,他以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为己任,在太都居委积极培养少年儿童小演奏家,他的学生在全国音乐大赛中屡获金奖。在今年举办的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古筝艺术周“上海之春”敦煌杯古展演中,他的学生许若愚、王君睿获最高奖最佳演奏奖,郭大锦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同样多才多艺的还有南京东路街道新昌社区的居民们。

  “石库门”建筑是新昌社区的特色之一,该居委自2006年起便每年举办居民区“石库门文化才艺系列展”,并不断推陈出新:“情浓金重阳喜迎十九大”新昌社区居民欢乐会、“一抹色晕绽放”围巾扎染展、“我年轻我健康”乒乓球大赛、“新昌好声音”卡拉OK赛、“味觉新昌”厨艺大比拼等十多项内容。

  每年10月举办的文化才艺汇演,节目由活动室组织居民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及作品质量之高,堪称专业。活动室工作人员表示:“去年石库门文化才艺系列展上,居民刘志明表演的爵士鼓节目《张灯结彩》赢得了阵阵喝彩。”原来,已是而立之年的刘志明患有唐氏综合症,但在父母的精心培养下,对爵士鼓打击乐颇有造诣,曾多次获得市、区级比赛奖项。虽然如今已经搬离了新昌小区,但每年十月他都不忘带上爵士鼓回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为老邻居们表演节目。“石库门文化系列展旨在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既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又在社区中营造了一种亲善和谐的氛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工作人员介绍道。

  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不但要“秀”出精彩,更要“秀”出和谐。

  针对社区少数民族居民较多的特点,外滩街道汉口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经过多年的努力,打造出了社区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彰显民族特色、展示民族风情的“清真食品节”、少数民族舞蹈团队演出活动,受到了广泛欢迎。这些由活动室组织的,社区少数民族居民积极参与的活动,已成为了外滩居委活动室的特色品牌。今年4月成立的外滩街道民族联更将助力活动室成为街道民族文化展示的基地平台,从民族节日、民族音乐、民族饮食等各方面积极推动传承发展博大精深的各民族传统文化。

  “个性化”课程让居民有所学

  过去一年来,黄浦区各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不断改进服务,通过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轮流值班延长开放时间,目前通过第一批验收的居委活动室均能做到每天8小时每周56小时免费开放。

  打浦桥街道汇龙居委活动室内就活动不间断。为扩大社区活动的覆盖面,汇龙居委挖掘社区特色,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在文化活动中,内容涵盖环保宣传片播放、环保知识讲座、环保签名活动衍生、在线共享图书馆、绿色骑行、DIY涂鸦、共植“环保树”等。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汇龙居委将儿童、青年人从家里“请了出来”。

  “我们关注环保,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以前的环保活动都较为单一,参加过便没了兴趣,居委活动室现在举办的环保活动我能拉着小朋友一起参加,不仅培养了环保意识,也增进了家庭感情。”一对年轻夫妻如是说。去年,汇龙居委申请创建“上海市低碳示范社区”,在居民间又掀起了一股“环保风”。通过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组织的宠物便民箱、智能家居体验、“我和低碳有个约定”百户家庭承诺签名活动、废弃易拉宝锡画制作等活动广受好评。

  老西门文庙居委活动室则针对居民区内人口密度高、房龄久,安全隐患较多而将活动特色关注在居民安全上。为提升社区居民自救互救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文庙居委于2016年5月在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内成立了社区平安应急屋。

  平安应急屋成立后,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每月开展一堂培训科目,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演练,根据二元结构特点,制定“个性化课程清单”。培训和讲座均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应急培训师负责,听课居民覆盖各个年龄层次和领域,都能在平安应急屋内有所学、有所悟。活动室平安应急屋的培训课程还拓展到了各个不同类型的共建单位,为整体社区安全保障做出了贡献。

  在一次家庭急救课程中,作为主讲人的居民区党总支汪嘉梁书记,向大家传授了遇到气道异物梗阻的海默立克急救法。没过几天,居民王阿姨就到居委道谢,说小孙女在家中吃饭时食物堵住了气道,自己急中生智,将汪书记教的办法现学现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以书会友”让家园更温暖

  黄浦区很多居委活动室都成立了老年读书会,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同时也活跃着社区文化氛围。

  瑞金街道巨鹿居委于2013年2月成立“香樟树月悦沙龙”,以“多彩生活、和谐愉悦”为主旨,每月在综合文化活动室举办一次活动。成员聚在一起讨论时事政事、欣赏西洋音乐、晒照片忆往事。他们还关心社区困难群体,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每到寒暑假,成员们会义务给孩子们上课,在社区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能量。

  “香樟树月悦沙龙”成员的平均年龄在75岁左右,其中组长邵兴方已年逾古稀,他退休前是一名中学教师,教书育人几十年,桃李满天下。如今退休在家却也闲不住,他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继续当着“孩子王”,辅导孩子们做功课,更给孩子们讲革命先烈的故事,教孩子文明做事、文明做人。

  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城区“二元结构”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一方面高楼大厦林立,另一方面旧式里弄和危棚简屋集中。小东门龙潭路居民区如今就是这样一个高档楼宇和老式公房相结合的新型住宅区。而在2005年之前它则是坐落在黄浦江畔的老城厢旧区地段,为了响应动迁号召,大批居民搬离这里迁入新家。

  离开了这片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家园,居民们的心中充满着不舍,希望可以经常回来看看。通过一系列的努力,龙潭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逐渐成了拆迁居民们自己“回娘家”的落脚点。

  很多在家里不愿说、不好说的话都带到活动室里一吐为快。有位吴阿姨因琐事和女儿关系闹得很僵。在“回娘家”聊天中,大家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关心,共同为她分析、劝导,将双方约出来面谈,找出不足之处和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沟通使母女俩很快重归于好。心灵手巧的阿姨们则每年都亲手给活动室制作一盆精致的工艺花卉,共同参与心目中“娘家”的建设。大家还会带着手工艺品参与居委组织的义卖活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老邻居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淮海中路街道志成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组织建设的益友读书会则是由居民自发成立,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自发响应的文化团队。读书会引导已退休的社区居民,将生活重心再转移,重新拾起以前的兴趣爱好,利用定期读书交流会的形式,给日常生活增添无限的精彩。益友读书会不仅在文化、精神等方面给予了社区居民帮助,还将志愿服务每一个身边有需要的人。在志成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开展的读书会形式多样的活动给整个社区带来正能量。同时,多种形式的各类方式,更是探索出一种创新型的社区学习团队建设思路。

  “我的活动室我做主”

  文化活动要开展得有声有色,居委活动室本身也要在硬件上提升才行。

  五里桥街道丽园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各项文化活动开展一直以来都受困于活动室设施的陈旧,活动室各项硬件急需改造升级。居委工作人员介绍道:“虽然活动室本身面积不大,但因为门口有个院子,早上居民会在这里结伴打打拳。附近有个幼儿园,居民们接送小孩的同时也可以在这里休息。我们一直想通过改建,把这个场地更好地利用起来”。借着大调研的机会,居委活动室改造再次被提出。今年,在五里桥街道发展办的牵头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打造下,丽园居委“和美益家”综合文化服务站设计改造工作得以完成。

  改造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设计工作在今年春节后启动。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室内装潢设计班的27名大学生各自设计了一套方案,由居民积极参与投票选出了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方案,并融合成最终设计稿。如今的丽园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为社区各类宣传活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敞亮的空间和隔音优化设施,为舞蹈队、合唱队等团体提供了专业场地。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的居委活动室更具“丽园特色”,大门两侧还挂上作为“上海灯彩非遗传承教学点”的居委活动室学员们亲手制作的上海灯彩。

  在室外改造上,休闲广场重新铺上了彩色沥青路面。在大调研中被不少居民提到的原先利用率不高的单杠等体育健身器材被舍弃,重新安置了由居民自行选择的健身器材,新设的弄堂游戏“围棋桌”成为不少居民的首选。此外室外还开辟了“一米菜园”,划分出“花园议事角”,以供居民议事聊天。

  第三方委托提升社区“格调”

  人力资源不足、经费相对有限,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痛点。为了能给百姓构筑一个“5分钟文化圈”,半淞园路街道尝试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对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进行日常运营管理,居委会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

  半淞园路街道保屯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位于斜土东路上。随着居住人群结构的变化,居委会的工作任务日渐繁重,不仅仅要协助配合好各个部门交代的新任务,还要完成居民区的各项自治工作,提供的服务力不从心,设计的活动没有新思路,难以满足居民的日渐增长的多元需求。

  针对这一现状,结合保屯路居委会综合文化活动室的自身特点,半淞园路街道整合辖区内的公益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海涛社工服务社托管运营,希望借助专业的力量开展更多居民喜闻乐见的公益课程。

  接受托管运营的海涛社工服务社在前期走访周边居民、听取居民的需求后,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了个性化的公益活动。如今,保屯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每天平均举办2至3场活动。活动由专业老师授课,内容涉及越剧初级课程、法律讲堂、生活手创课程、微信学习课程、家庭亲子课程、美食厨房等,大大提升了居委活动室的“格调”。同时,海涛社工服务社还特别关注社区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入各种类新的亲子活动和青少年活动,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让整个社区“活”了起来。

  今年4月1日,半淞园路街道把保屯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取名为“乐荟苑”,寓意其是快乐汇集,实实惠惠的公共客厅。

  据悉,目前同样委托第三方管理的还有南京东路街道长江居委和贵州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以及半淞园路街道高雄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等。这些活动室都建立了“居委、团队、居民”三方反馈机制,反馈结果与委托部门的运作绩效挂钩,并根据反馈结果优化和改善配送质量,为落实群众意见和建议“开绿灯”。


标签:文化活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