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旅游文化 人文民俗
  • 正文内容

助推乡村振兴 蓬莱小门家镇举办第一届民俗文化节

阅读:1768 次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发布日期:2018-11-24 16:14:12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民俗文化资讯。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关键一年,在“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的开元之年,11月17日,蓬莱市小门家镇举办首届民俗文化节,为广大基层文艺爱好者提供舞台,展示出新时代农村群众美好生活的同时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基层落地生根,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首届民俗文化节,锣鼓比赛打头

  丰收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歌儿唱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17日一大早,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首届民俗文化节在小门家镇中心文化广场拉开帷幕。

  本届民俗文化节以传统的锣鼓比赛为主,来自全镇的7支锣鼓队参加了比赛,精彩的锣鼓演出,将比赛的气氛不断推向高潮。同时,除参赛的7个村以外,也有小门家镇的6个村和北沟镇的2个村积极参与本次民俗文化节,并带来了舞蹈、小鼓等精彩表演,丰富多样的文艺汇演也为民俗文化节增添了别样的光彩。舞蹈《丰收中国》欢庆今年小门家镇苹果的大丰收、对口快板《新时代新农村》赞誉新时代下小门家镇的新农村新风貌。比赛共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七名。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小门家村以精彩的锣鼓表演摘得桂冠,石桥村、小埠村以优秀的表演获得二等奖,山西韩家村、柞树庄村、隋家窑村荣获三等奖

  加大投入强基础,搭建平台促繁荣

  近年来,小门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文化建设。2016年,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12000多平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其规模在蓬莱市各镇街中位居首位。

  在政府建设的带动下,各村也因地制宜,积极行动,目前超过80%的行政村建设了文化演出舞台,满足了群众日常文艺演出的需要。依靠着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的演出平台,精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在各村轮番上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目前,全镇乡村文艺演出每年超过100场,有力推动了基层公共文化的繁荣发展。

  形式突出多样性,主题切合主旋律

  蓬莱市小门家镇在文化惠民活动中通过挖掘乡村文化基因、发挥地域特色,结合山会、庙会等传统风俗以及三八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在文艺演出中注重突出“党建”特色,大力实施文化党建工程,通过文化与党建的互动、互通、互融,让主旋律的弘扬在新时代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打造出一系列的文化精品。

  在文艺创作上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组建写作班子,鼓励他们拿起笔杆子,讴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蓬莱市小门家镇所取的成就。在传统文化传承上,炉上村、闫家桥村相继建成了民俗文化示范点。在重点节庆利用上,逢得口店村三月三庙会,炉上、会文等村山会,该镇都会组织文艺演出,利用人员相对集聚这一有利时机,最大范围内把精彩的文化生活送到群众身边。三八节、重阳节等主题突出的节日,除了组织文艺演出以外,还会结合节日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在弘扬时代主题上,把文化下乡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今年七月份在西张庄村组织的演出晚会上,演出的以《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等贴合党建特色的节目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地域特色深挖掘,文旅融合大发展

  蓬莱市小门家镇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区域内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富集,爱国精神、奋斗精神等世代传承。

  在民俗旅游板块打造上,该镇围绕民俗文化,以炉上村为依托,在原有民俗公园和四合院基础上,计划投资建设具有胶东传统民俗风貌的四合院3处,与原有单一的四合院形成相配套的建筑群体;同时,规划建设民俗工艺品街和蓬莱风味小吃街两条商业街区,广泛集聚人气,逐渐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

  在红色旅游板块打造上,突出“二线五点”。以蓬水路、蓬丰路为两条主线,“五点”包括重点开发抗日英雄吴佩孚纪念馆,目前筹备处已经成立;爱国将领于学忠故居已维护完毕,目前正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力争早日建成纪念馆;投资维修八路军双山战役指挥部旧址和蓬莱市第一个党员、第一个党支部创建者赵鸿功故居及抗日英雄王朗故居。

  在山水旅游板块打造上,以国家美丽乡村示范村岳家圈村为示范,围绕“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农强旅”的功能定位,积极发挥丰富的山水资源优势,以建设山、水、村为一体的绿色旅游生态度假区为目标,打造生态旅游新村,融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旅游休闲于一体,初步构建起“山水生态旅游村”的发展蓝图。(记者 李大鹏 通讯员 杨萍)


标签:民俗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