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 正文内容

县域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阅读:554 次 作者:郑琼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日期:2018-12-19 09:39:14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公共文化资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言,最大的不平衡体现为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数量和服务质量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体现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运行不充分。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在均等化、标准化供给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机制也已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从供给数量不足转化为有效供给不足。

  从公共文化设施来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设施的实际利用率相对偏低。以广泛布局在农村的农家书屋为例,调研显示,图书的流动周转不足和借阅率较低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配置的图书与农村常住人口的阅读需求不相适应,农家书屋很少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总体来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虽然为居民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保障,但对新时代农村文化消费的引领和文化生活的建构作用并不突出,对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也不明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成为新时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亿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环节。

  学术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供给机制、优秀乡土传统文化的挖掘利用等。虽然这些研究对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来看,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就农村谈农村、缺少县域视野的问题。县域治理是治理理论在县域范围内的应用,旨在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县域治理的视角来看,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根本。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只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才能真正掌握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态势和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和建设上,要打破行政化的模式,坚持服务围绕人群转,根据农村人口的居住状态布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点,根据农村人口的流动状况调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上,要在完善自上而下的均等化、标准化、便利化配置机制的同时,完善自下而上的个性化需求表达机制。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常住人口文化需求既存在内生不足,又存在表达不足的问题。因此,要从彻底打赢三大攻坚战、保障贫困人口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精心谋划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切实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扶贫功能。

  县域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全方位覆盖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基础。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只有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对城乡所有人群的全覆盖,才能使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体系。从现状来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等传统的公共文化机构对农村的辐射作用非常有限。鉴于县城公共文化服务在一些内容上、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相对过剩,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上呈现绝对短缺的矛盾,推进县域公共文化设施的全方位覆盖,将从空间层面为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供基础。为此,设施建设必须着眼全域、重心下移、动态调整,解决好消灭空白、完善功能、合理布局三大问题,以城乡社区为重点,打破行政化布局格局,使县域范围内的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以人口分布为导向的扁平化网状结构。

  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化供给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核心。体系化不足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效能不足的要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化不足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和条块体制分割。从县域范围内来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还没有与城镇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体系。因此,要以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为抓手,将县图书馆、文化馆的资源与乡镇、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文体设施等进行整合,把单个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设施群,形成一个组织体系,在体系内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上下联动,使村一级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及时流动、更新,使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动”起来,从而解决农村、基层资源和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

  更加贴近农民日常文化生活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关键。公共文化服务对农村日常文化生活具有导向性功能,要发挥这一重要功能,必须让隐含于文化服务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融入农民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服务供给的内容与农民日常文化生活需要之间还有差距。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主题。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来看,一方面,没有把握住新时代农民文化生活方式的变化规律,对农民的文化需求把握不准,存在供给慢半拍的问题,如现在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基本普及,而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没有跟上技术变迁的节奏;另一方面,没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创新,导致“大传统”的主流文化与“小传统”的乡民礼俗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要从农民群众发展权的高度,更加贴近农民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结合实际、深度调研,挖掘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和方式,设身处地地从村民的现实需求着眼,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让群众真正有获得感。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编辑部)


标签:公共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