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wdwxtg@qq.com 论文发表QQ:329612706 微信:lianpu13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文化 公共文化 非遗文化
  • 正文内容

千余件非遗刺绣作品亮相博湖 针线间凸显文化魅力

阅读:987 次 作者: 来源:天山网 发布日期:2019-05-21 14:45:46
基本介绍:一起问道文艺网分享的非遗文化资讯。

  2019年5月18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1000余件手工刺绣作品集中亮相,明亮的色彩,精心的设计,服饰、荷包、帽子、靴子等琳琅满目。

  这些绣品均出自当地“绣娘”之手。今年71岁的米代是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村民,她是国家级蒙古族刺绣技艺非遗传承人。当天,她展示了自己亲手制作的200多件刺绣作品,还一针一线在现场展示蒙古族刺绣技艺。

  记者在现场看到,她的绣品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针法多样、绣工精致。

  米代说,从12岁起,她就从母亲那里接触到了蒙古族刺绣,后来家里所用的衣帽、花鞋、枕套、门帘等用品都是自己和母亲共同绣出来的,刺绣的图案也都有象征意义,或喻富贵,或表生命繁衍。

  “制作蒙古族传统服饰已成为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米代说。

  除了自己刺绣以外,米代还免费传授技艺,提供原材料,再回收销售,现已有民族服饰100余种,手工刺绣、旅游纪念品60余种,带动150余名妇女就业。

  “只要她们来学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教她们,当然学的人越多我越开心。”米代说,希望把刺绣技艺传承下去。

  来自乌鲁木齐市的游客黄静怡拿着刚购买的钱包说:“这个钱包刺绣得很细心,花纹和颜色搭配得非常好看,让人看一眼就特别喜欢,我买了一个回家留作纪念。”

  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苟秀君表示,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展现着各民族千百年的智慧结晶,博湖民间艺人致力于把家乡美不胜收的秀丽风光和古朴民情融入到作品创作中,既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活化”保护,又让非遗资源优势变成了文化产业,同时更让她们在针尖上绣出了一条脱贫的致富路。(记者 张冬梅 张万德)


标签:非遗文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